感谢您在茫茫网海进入到我们的网站,今天有幸能与您分享关于林环书法,林环书法家的有关知识,本文内容较多,还望您能耐心阅读,我们的知识点均来自于互联网的收集整理,不一定完全准确,希望您谨慎辨别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就开始介绍林环书法,林环书法家的相关知识点。

林环书法,林环书法家

林环书法,林环书法家

林环,人称“林师”,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之一。他以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和精湛的技艺而受到广泛赞誉。林环书法作品充满力量和创造力,其独特的风格和才华使他成为当代书法界的翘楚。

林环书法作品以草书为主,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线条刚劲有力。他擅于将传统的书法技巧与现代的创意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字体线条流畅,有韵律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的作品充满了哲理和诗意,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

林环书法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书法展览,并获得了多项荣誉奖项。他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使他的作品在艺术上更具突破性和时代感。他的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又与时俱进,体现了当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林环书法作品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书法界的范畴,也引起了文化界和艺术界的关注。他的作品被广泛收藏和传播,成为了艺术市场上的热门产品。他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将自己的作品用于慈善拍卖和慈善展览,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林环书法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当代书法界的一颗明星。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了传统文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林环书法家的作品将在国际舞台上展露光芒,为世界艺术贡献更多的精彩!

林环书法,林环书法家

林环(1375~1415)字崇璧,号絅斋,福建莆田人。明永乐四年(140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升侍讲。预修《永乐大典》,为《书经》部分总裁官。他曾两次出任会试考官,所取多为真才。林环识略过人,通晓世务,深得成祖器重。成祖驾幸北京,命他为扈从官员,“常侍帝侧”。林环善诗文,著作颇丰。后人赞其诗“清思异质,藻而不浮,朴而不枯,极诗家音色之妙。”林环又工书法,擅长狂草。有《絅斋集》。

林环书法家

莆田极具代表性十大人物你知道是哪些人吗?

莆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曾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自唐以降1200多年间,涌现出2000多名进士,10名状元,8名宰相。他们恰似灿烂的群星,在历史的银河里闪烁,各领风骚,垂范后人。

林默

号为“通贤灵女”

林默,一名默娘,民间亲切地称她“姑妈”、“娘妈”或“妈祖”。莆田人。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县湄洲屿的一个仕宦家庭。生后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因被名为“默”,又称“默娘”。默娘聪慧过人,8岁从塾师读书,就能解书中大意。稍长,好诵经礼佛。她精医术,常为人治病,教人防疫避灾,又熟习水性。

江采萍

悬壶济世的医道世家

梅妃江采萍(710年-756年),别名江妃、江东妃、梅精,唐玄宗早期宠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梅妃擅长诗赋、乐器、歌舞,著有《谢赐珍珠》《楼东赋》等,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惊鸿舞》乃唐玄宗梅妃的成名舞蹈,已失传,在当时广为流传。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落逃未带上困于冷宫的梅妃,梅妃白绫裹身投井自尽。

黄滔

授予“四门博士”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黄滔故居蕃衍出的后裔,有进士94人,其中状元2人即后唐天成丁亥(927)科状元、端明殿掌院学士潘湖翁黄仁颖居晋江潘湖。

刘克庄

文名久著,史学尤精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初名灼,师事真德秀。宁宗嘉定二年(1209)补将仕郎,调靖安簿,始更今名。江淮制置使李珏任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

许稷

安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许稷,字君苗,莆田人。曾在京师与欧阳詹、林藻等酒会,激于林藻戏语,隐终南山,苦学三年,出就府荐,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举进士,历南省员外,终衡州刺史。许稷少年,美凤仪,善谈论,警敏能文,性喜漫游。尝谒九鲤湖,知何氏兄弟九人之初至也,止于南山而炼丹于湖,丹成饲鲤化龙,乘之而去,故此山名九仙,湖曰九鲤,总名曰何岩,皆以何氏始。

林藻

胸有大志,敏而好学

林藻,字纬乾,莆田人。唐贞元七年(791)应试《珠还合浦赋》,辞彩过人,受到主考官杜黄裳的赏识,认为他“有神助”,终得进士及第,官至岭南节度副使。林藻与其胞弟林蕴都以善书闻名,成为唐德宗贞元时期名书法家和文学家。林藻的书法学颜真卿,尤擅长于行书,极得智永遗法,笔意萧疏古淡,意韵深古,其书作杂于魏晋书法艺林之中。

康大和

被朝廷誉为一代宗师

康大和,字原中,号励峰。明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于莆田县崇福里砺山(今秀屿区月塘乡前康村)。明嘉靖十四年(1535)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升迁南京工部尚书。康大和,少年聪颖,笃志好学,被人誉为“神童”。他立志日后要出人头地,在学堂里比他人更加发奋,学业上都是名列前茅,颇受老师器重。

林环

精伏氏经方

林环,字崇璧,号絅斋,福建莆田人。明永乐四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升侍讲。预修《永乐大典》,为《书经》部分总裁官。他曾两次出任会试考官,所取多为真才。林环识略过人,通晓世务,深得成祖器重。永乐十二年二月,林环随从明成祖出征瓦剌,途中染病,回到北京后不治而亡,年仅38岁。林环善诗文,著作颇丰。

戴大宾

未老思阁老,无才做秀才

戴大宾,字寅仲,福建莆田人。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吕籹榜进士第三人。戴大宾出身于书香门第,3岁就学背诗文,5岁便能吟诗作文,尤善联诗作对,在当地小有名气,被称为神童。8岁那年,有一天,他到县里的学馆去游玩,老师知道他善对就指着厅堂里的椅子出了一联:“虎皮褥盖学士椅。”戴大宾对曰:“兔毫笔写状元坊。”老师听后连连称奇。

翁承赞

右谏议大夫

翁承赞(859~932)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

作者:水瓶blank998

最贵书法

世界上最贵书法为砥柱铭。

起初参与竞拍的人都以500万起步,尽管《砥柱铭》的竞拍价格一直飙升,但是现场的竞拍者似乎并没有停止的意思,一场价格在追逐战就这样愈演愈烈。在竞争过程达到白热化的阶段,《砥柱铭》的价格又以千万为单位开始上浮。没有人能够想到,一幅书法作品从最初的8000万竞价到了最终的3.9亿。一个跨越南北半球的落差,无数的人为沸腾。因为《砥柱铭》的竞拍需要支付主办方12%的佣金,所以黄庭坚的《砥柱铭》最终以4.368亿的价格成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具包容性,无数领域的独特文化丰富了中国现代世界,也最大程度地传承了从前中国的辉煌。书法作为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艺术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一幅优秀的书法总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宋朝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砥柱铭》就是优秀书法作品的典型代表。黄庭坚在北宋时期拥有着文学家、书法家等多重身份,他曾经是江西诗派的元老级人物,在北宋文坛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砥柱铭》是黄庭坚的书法作品之一,也是黄庭坚艺术成就的高峰。

中石书法大全

客厅字画大全四字 客厅字画大全四字,四字书法作品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时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很多的名家书法已经流入了家庭,成了家庭装饰挂画必选,以下是关于客厅字画大全四字。 客厅字画四字1 1、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杨少英书法《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见《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意思是宽广,“厚德”就是宽广的德,“德”在这里不是一种狭义的德,不是简单的善良,不是含有施舍之意的下德,而是建立在得道基础上的上德,是一种遵循自然之道的大智慧、大仁义、大自在,拥有此德可宁静内心、淡泊名利、宽己宽人。“物”指万物,既有自我之物,也有身外之物。既有自然之物,也有人工之物。 人一生有多大的德,就可载多少万物,所载的物是由其德决定的。 2、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杨少英四字书法《室雅兰香》 听到室雅兰香四个字,感觉这是儒雅之人的专属。雅室内兰花盛开,香气四溢,呈现一片温馨、安详、和谐之感。 宾客来访,家人聚集,总少不了进入客厅,在客厅墙上挂一幅名家手写室雅兰香书法,会给人一种雅室、和睦、文艺的感觉。 3、海纳百川的胸怀,一笑而过的气度 杨少英四字书法作品《海纳百川》 大海的宽广可以容纳众多河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正所谓“有吞吐天地之志者,自当有容天下之量”,“海纳百川”成了修身励志的象征,成了书法家笔下的宠儿,成了客厅、书房、办公室字画的常见内容,之所以那么多人喜欢海纳百川书法,是因为它展示的不仅是一种气场,更是一种精神。 客厅适合挂什么画?现在的人品味越来越高,更注重文化内涵,四字书法作品拥有丰富的内涵,包含各个方面,可以给人不同的选择,选名家手写四字书法挂在家中客厅,更显高端大气,更能彰显一个家庭的品位和修养。 客厅字画四字2 1、客厅书法四字——淡泊明志 王国强四字书法《淡泊明志》作品选自:聚艺上品 “淡泊明志”出自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何为淡泊? 淡泊是修德的必要, 淡泊是超凡脱俗的淡定和坦然, 淡泊使人有随遇而安的灵巧, 淡泊是成就奇志的铺垫。 淡泊就要求人们的内心始终保持宁静,清心寡欲,不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分力。 古圣贤诸葛亮就要求自己,在生活上清静养性,甘于淡泊,不奢侈浪费,不刻意追求锦衣玉食;在思想上保持宁静。他时常告诫自己的子孙后人,要修身养性,崇尚节俭,淡泊名利,心存远志,奋发有为,经世济民。 2、客厅书法四字——宁静致远 王国强四字书法《宁静致远》作品选自:聚艺上品 “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志士都崇奉“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这句名言,它表现出一种儒家风范,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只有淡泊宁静,才能洞察凡尘,只有清心内敛,才能高瞻远瞩。“宁静”则是端庄,持重,安然,恬然。 3、客厅书法四字——厚德载物 王国强四字书法《厚德载物》作品选自:聚艺上品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 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厚德载物一词寓意美好,积极向上,可以挂在客厅,彰显业主的文人气息;可以挂在书房,有自勉激励的作用;可以挂在学校办公室,体现教师及校长的美好品质;可以挂在公司办公室,彰显领导的修养风范等等。 4、客厅书法四字——室雅兰香 孟国安四字书法《室雅兰香》作品选自:聚艺上品 “室雅兰香”这个词语出自郑板桥的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室雅让人远离尘嚣,凝神静气,思接千古;兰花内敛安然,香气高雅,姿态飘逸,有君子品性。非常适宜品性儒雅之人悬挂。“室雅”寓意室雅人和,象征家庭和睦,挂在家里客厅最好不过了。 5、客厅书法四字——惠风和畅 孟国安四字书法《惠风和畅》作品选自:聚艺上品 “惠风和畅”出自王曦之的《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引申为一切都很明媚和谐。将四字书法惠风和畅,挂在客厅不仅可以营造一种春天般的舒适感,让人忘却窗外的寒冷,还能彰显家居主人极高的生活品味与文化修养。 客厅字画四字3 适合挂在客厅的经典四字书法: 适合客厅的四字书法内容有:室雅兰香、惠风和畅、紫气东来、海纳百川、宁静致远、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天道酬勤、观海听涛、福寿康宁、谨礼崇德、福地鸿基、福禄祯祥、鸿运当头、高瞻远瞩、精强博敏、勤学志远、家和业兴、家和万事兴等。 这些书法都是客厅经典书法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从中国浩瀚文献中提炼的经典用语,言简意赅,而且寓意极好。若客厅挂幅以这些经典成语为内容的名家墨宝,更显高端大气,是您的智慧选择。 经典客厅书法 石荣禄四尺横幅书法《室雅兰香》 【作品解析】:“室雅兰香”这个词语出自郑板桥的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它和《陋室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异曲同工之妙。 室雅让人远离尘嚣,凝神静气,思接千古,也是适宜品性儒雅之人的住所,兰花内敛安然,香气高雅,姿态飘逸,有君子品性。现在多用于形容居住环境高雅而有格调。 既温馨又高雅的空间环境,人人都喜欢,将石荣禄老师这幅寓意极好的书法《室雅兰香》挂于家里客厅、卧室或者茶楼、酒店里,总让人感到兰花的香气满溢,整个环境被一句言简意赅的四字成语点缀得立刻高雅起来。兰花象征的君子品性,更可以让主人修身养性,对您的身心健康都大有裨益。 适合挂在客厅的经典诗词书法: 适合客厅的诗词书法内容有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赤壁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刘禹锡的《陋室铭》,李白的《将进酒》、《古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杜牧的《山行》、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岳飞的《满江红》等。经典诗词,耐心寻味,悬挂客厅,尽显屋主高雅品味! 当代榜书名家石荣禄六尺横幅书法《沁园春雪》 【作品解析】:毛泽东诗词,将历史上的豪放、婉约两派熔于一炉,相得益彰,堪称一绝。其豪放,纵论千古风流人物,挥洒自如;走笔万里多娇江山,气吞霄汉。其婉约,情意缠绵又不失豪气相间,愁云泪眼更呼唤昆仑绝壁。豪放之中颇多细腻情思,婉约之中又见铜琶铁板,能将中华诗词之精妙集于一身者,唯有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雪》是毛主席诗词最霸气的诗词佳作,整首词,霸气外露,彰显着雄才大略,堪称是最具“帝王之气”的诗词。毛主席在文字中指点江山、抒发理想、彰显气魄,透过这首不朽的诗词,便能领略毛主席当年的风采与胸怀。 俗话说,家中挂字画,儿女多儒雅。由此可见,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有助于孩子整体素养的健康发展。在家中悬挂一幅好的书画作品,既能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又能提高个人的品味,陶冶情操!

中国书法家林环

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 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 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 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 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因而,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 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臣,光宗耀祖。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 仰头看”的巨大殊荣。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 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终于登上了显赫的高位。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者29人,其中就 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达20人之多。可以说,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这一群体实 现人生价值的至上追求。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大金(长19.26米,高0.825米,满、汉文合壁,年月日及骑缝年押"皇帝之宝"印)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乡 试、省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苏洵就曾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特别到了清代,考到白发满头仍然是个“童生” 的不乏其人。四五十岁中进士,人们并不觉得他年龄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就是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生动写照。如宋代共产生了118个 状元,据《中国状元全传》载,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37人,占72.5百分号,最小的18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2人。清代共 有状元114人,生卒年可考者54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19人,占35百分号,最小的21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5人,最大的62岁。状元之路绝不 易于巴蜀之道。唐代,进士科考试主要是三场,其后各代基本沿用下来。 一场是贴经,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填空。主考官从诸子经书中选取一行,然后把其中的三个字贴盖住,让考生读出被贴的字是哪几个,其用意不过是考考生的背功,测 试一下考生对经书的熟练程度。第二场考诗赋,每个考生作诗一首、赋一首,这一场极为重要。如唐开元二年(714年)赋试的试题叫《旗赋》,且规定必须以 “风日云野,军国清肃”八字为韵。当朝状元李昂写了一篇27句327个字的赋,全文洋洋洒洒,文辞雄劲,用韵准确,在录取的27名进士中,名列第一。第三 场考试策,就时务出个题目,让考生回答自己的见解,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对治国方略的独到见解,以为国家选择治国平天下的英才。这三场考试都实行淘汰制,每场 皆定去留。只要一场考不好,状元梦随之破灭。宋仁宗后,又对科考进行了修改,按策、赋、贴经、墨义的次序,让参试者并试四场,综合平衡后再定夺。考生考完 后,由“读卷大臣”排出前十名,呈送皇上,最终由皇上根据个人评判圈定谁为“第一甲第一名”。所以说,能中状元者大多都是当朝才子。他们天资聪慧,勤奋好 学,或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或有独特的天赋异质,往往具有众人称颂的绝代才华。如明代状元杨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 论》”,十三岁诗名满京华,被诗坛领袖李东阳收为高足,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状元,成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大金榜局部在这七百多位状元郎中,也不乏平庸之辈。为数不少的人 高中状元后,一事无成。他们性格怪僻,饮酒成癖,穷困潦倒,暮年凄惨。唐代昭宗光化二年(899年)状元卢文焕,穷苦之极,连顿酒也喝不起,可谓够可怜的 了。还有许多状元,为官一任,了无政绩,终生平平。更有甚者,投降叛军,诬陷谄媚,被史书称为“奸邪小人”。如投降金兵、助纣为虐的北宋状元莫俦。此等状 元,无以入史,难留清名,可称状元中的不肖败类。在状元科考中,有时也并非全凭真才实学,有的人就是靠 走关系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状元的。唐代就有“许愿状元”牛锡庶、“自荐状元”尹枢、“相扑状元”王嗣宗等,从其绰号即可见其为人。状元裴思谦则更为恶劣,唐 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礼部侍郎高锴知贡举,主持科举考试。他标榜公正,宣言杜绝请托。裴思谦凭与赫赫有名的大宦官左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的关系,要求高 锴让他当状元。当时,文宗皇帝是个傀儡,仇士良权倾朝野,裴思谦怀揣仇士良的信,公然对高锴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沉思良久,自知无力相抗,不然 马上就会大祸临头,只好无可奈何地把裴思谦录为状元。天下动乱,皇权旁落之时,貌似公正的科考常常难脱权宦重臣的掣肘,成为宫廷政治的玩偶,这不能不说是 科考状元的悲哀。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小金榜局部(长1.05米,高0.34米,满、汉文合壁,不押印)历代状元中,大多出身名门望族。他们从小就处在优裕的 家庭环境,既有重臣之后,又有名士之家。有的甚至是父子状元、祖孙状元、宰相子、尚书婿。父辈的荣耀和辉煌的地位为他们登上科考的顶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许多人就是靠名臣的举荐和培养,顺利圆了状元梦。也有相当一部分状元出身寒门。他们全凭自己的才智成为一国学子之冠。特别是宋太祖,为了革除唐代权 贵操纵科举、营私舞弊的沉疴,在科举中加强对权贵子弟的监督限制,有意选拔了一批平民子弟科举及第。如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状元吕蒙正,幼小 时就被父亲赶出家门,随母流落龙门山,栖居山间石窟中。元代杂剧名家关汉卿的《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便是以吕蒙正的贫寒生活为素材创作的戏剧。孤贫寒酸的 吕蒙正,依靠自己的天赋才智和刻苦学习,31岁大魁天下,42岁位居宰相。成为两朝辅弼,万众景仰。各朝历代,都有像吕蒙正这样的状元郎。他们成为庶民百 姓通过科举之路出人头地的幸运骄子。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为国家选拔官吏的一条重要途径。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看见新科进士从考场中鱼贯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一千多年来,科举制度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有真才实学的治国安邦 人才,构成了统治集团从中央到地方官僚队伍的中坚支柱。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种历史奇观:状元们以文得名,而在文学艺术上有较高成就者了无几人,很少有人步 入大家之列。他们身为状元,诗赋词文,无所不通,往往都有诗书传世,有的甚至著作等身。其中的绝大多数人自高中之后,从此潜心仕途,无意文字,热衷 于官场得意,专注于富贵得失,已经无心无力对文学艺术加以执著探索。700多位状元中,除杨慎、柳公权等几位获得较高的成就外,大多数人都文绩平平,难传 千秋。状元难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很难高中状元。唐宋两代265名状元中,苏轼等八大家,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无一人摘取状元挂冠。这一极为独特的历史文 化现象,至今仍是困惑人们的古代文化之谜。中国科举时代究竟有多少状元(不含武状元和女状元)呢?据史籍记载,唐代,共有状元139人;五代十国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沿唐制,有状元11人;宋代有状元118人,元代的蒙、汉状元共32人;明朝有状元90人;清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时,其间有状元114人,总计由唐初到清末,共有状元504人。辽代的状元为18人;金代的状元为15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有状元1人;太平天国的状元有14人,若上述状元可与唐、五代、宋、元、明、清状元同列,则中国历代状元共计552人。一千多年间连中三元的共有17人,如明洪武年间的许观、正统年间的的商轺。附历代状元情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龠禾。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于天庆十年(1203年)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历代科举考试中,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杨真宀、冯京、王岩叟等6人。★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 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人。★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兆页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二年(949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仿效。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 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年)丁丑科状元吴其睿。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我国19 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历代状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王霸关系的辩论。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历代状元中,最嗜饮茶并对我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年)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历代状元中,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 状元陈安阝。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安阝等人一并处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 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至哀帝(907年)丁卯科,285 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39余人。★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 年间,共产生状元49 人。★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人。★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今福建永泰)。自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年)辰科,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 、张正甫(弟) 等兄弟状元19人。★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 、张师德(子) 等父子状元6人。★历代兄弟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是唐咸通十四年(873年)癸巳科状元孔纟熏(兄)和唐乾符三年(876年) 丙申科状元(弟)孔缄。兄弟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历代父子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是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已巳科状元安德裕(父)和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壬申科状元安守亮(子) 。父子二个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年)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 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中状元。

今天的关于林环书法,林环书法家的知识介绍就讲到这里,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