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虞琴书法,姚建祥书法,老铁们想知道有关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吗,相信你通过以下的文章内容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就跟着我们的小编一起看看吧。
姚虞琴书法,姚建祥书法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代代传承,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众多书法家中,姚虞琴和姚建祥都是备受赞誉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扎实的技术功底使他们的作品在书法界独树一帜。
姚虞琴,字琴叔,广州人。自幼酷爱书法,深受黄庭坚、米芾等名家的影响。他善于运用楷、行、草、隶等多种字体,作品充满灵动之美。其书法作品以行且韵,清且丽而著称。姚虞琴的作品凝聚了他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意境,给人以沉稳、豪放之感。
姚建祥,字建志,江苏人。他在创作中力求独特性和创新性,大胆地打破传统束缚,注重情感的表达。姚建祥的书法作品富有个人风采,梦幻般的构图和流畅的笔触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韵味。他的作品常以意境深远、浑然一体的形式呈现,给人以广阔、奔放之感。
姚虞琴和姚建祥的作品风格各异,但他们都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追求个性和创新。他们通过书法艺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深化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他们承载着文化传统的责任,用自己的笔尖书写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精神的积淀。
姚虞琴和姚建祥的作品在书法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展览并获得多项奖项。他们的作品不仅被国内外众多收藏家钟爱,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们的书法作品既是艺术的结晶,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姚虞琴和姚建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作,为中华书法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优秀的审美价值,更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书写着时代的印记,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姚虞琴书法,姚建祥书法
姚翰字元白。广东人。清代画家。 姚翰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作《六贼闹弥院图》,姚翰的 作品画法近似漫画。
姚筠字俊卿,号山懈雪。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清代画家。姚筠于同治六年(1867)优拔贡生, 同治十二年(1873)中乡举。后任饶平县学训导,学海堂学长。 姚筠工诗善画,山水仿倪瓒,吴镇。尤精于画松。同治、光绪年间,其与名家陈璞、李启隆鼎足于广东画坛,一时闻名于粤。年八十七岁时去世。
姚丙然字菊仙。号淡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学者,画家。 擅画花卉,其曾仿蒋 廷锡水仙天竹,饶有天趣。其学识渊博,且多才多艺。但其为人颇为自负,一度力扶翼孔 教。 姚昌颐,为姚丙然儿子。亦为画家。善画,尤擅花卉、山水。 姚虞琴名景赢、字渔吟。原籍浙江杭县,寓居上海。近代画家。姚虞琴曾任上海中国书院画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擅长中国画,兼及书法、诗文、鉴赏。 尤擅画兰及梅竹,阴法明人,上追元人赵孟俯、郑所南,尤以写兰蜚声江南。姚虞琴曾加 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于民国时期在《北平晨报》发表了著名论文《中国人物画的表 现与背景》。
姚振铎(清朝时期光绪年间) 字省群。安徽黟县人。清代画家。 姚振铎能诗尤精于绘画。
姚彭年(清朝时期) 字小宾。江苏如皋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画家。 姚彭年为光绪十七年 (1891)举人。其诗文有较高造就。工画,尤善画梅花,枝干苍老、花蕊婀娜、相映成 趣。姚华字重光,号茫父、一鄂、弗堂先生、秋草诗人。自署莲华盒。贵州省贵筑(今贵阳市) 人。书画家。学者。教育家。 姚华自幼就喜爱诗书作画,极具天赋,且才智超众,得名师 严修(范孙)、莫友之、郑珍赏识和指授,书画技艺益精。作品以山水为主,其最仰慕北宋山 水之雄伟,但其笔法却倾向于碑学书风,尤其注重从汉魏刻石、画像砖之中汲取精华;姚华 之画喜长幅持轴,将崇山峻岭置其间,作法简檏,作品显得极其大胆的结构与传统的不同。 有时是诗,有时是题记,丰富而高雅。其画作出类拔萃,独树一帜。
姚绶书法
姚绶(1422—1495)明代官员、书画家。字公绶,号谷庵,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汉族,浙江嘉兴大云寺人。顺八年进士,官监察御史。著有《谷庵集》、《云东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诗文》。姚绶少有才名,专攻古文辞,诗赋茂畅。天顺中赐进士,官监察御史,奉命巡盐两淮,铲除积弊。因得罪权贵,成化初谪为永宁知府。以母老解官归,居大云,作室曰丹丘,人称丹丘先生。又作沧江虹月舟,游泛吴越间。
长山水、竹石,宗法元人,受吴镇影响较深。他与杜琼、刘珏、谢缙等明代早期文人画家,为明代中期吴门派的勃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善书、画,书法工行草书,初学宋克,后法魏晋钟繇、王羲之,劲婉咸妙,风格近张雨。画初学水墨,后进学唐品,得古意。擅画山水,宗吴镇,也取法赵孟頫、王蒙,小景好作沙坳水曲景色,墨色苍润,孤钓独吟,其阔幅重林远汀,著四五渔船而已。喜临摹赵孟頫、王蒙二家,墨气皴染皆妙,闻写吴镇竹石,亦潇洒可爱。图成或售于人,辽厚价返收之,其自重如此。
姚建祥书法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获奖、入展名单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获奖、入展名单 一等奖:(五名)
韦斯琴 马有林 张维忠 杨明臣 吴 行 二等奖:(十名)
仇高驰 龙开胜 徐强 张 继 王镛 王 昱 王大禾 井桂生 解小青 方玉杰 三等奖:(十五名)
毛国典 樊子阳 马云鹏 钱守宽 纪松 甘文锋 诸葛丽娜 宇文加林姚小平 曹端阳 张洪祥 梁能伟 薛建国 薛玉印 王墉 入展名单:(五百名左右)张如忠王雅敏 潘维杰 黄银根李文华 李 炜 周昌寿 金良栈 杨继业 刘林蔚 陈海妹 柳晓峰 张 雷 徐显锦 薛亚君 辛学州 项光新 林晓坚 徐怀艺 姜文华 郑 光 盛延丹 叶旭华 舒卫国 林娟娟 赵沛包 杨小贺 孙福泽 钟爱华 叶茂浩 王正善陈卫星 陆珍贵 李江忠 钱娟妹 顾 婷 操声国金建根 吴稚雨 丁 盛 施惠诚谢兆衡 王然可 刘光辉 刘寿江 张学武 孙海霞 孙建强 杨发明 张 蕾 王志平 周德才 韩步东 朱卫东 季茂山 汪明时 王国社 陈有志 刘树俊 徐 季 戴文彬 俞文祝 江从武 王乙霖 王加贵 戚亚东 李维生 龙 漩 李安贵 沈春勤 胡志群 张 辉 孟祥瑞 曾维俊 徐中尧 洪锦明 许康富 吴其凯 朱 琚 张春根 尤俊科饶 苏 方志明 杨振兴 王尔立 欧建美 吕增泽 杨代全 赵安如 卿明田 马均然 杨金中 赵效忠 罗庆林 黄世明 熊 计 王永忠 张 震 向 彬 刘西纯 王书宏 杜军林 胡大军 戢倩予 董子禄 郑云松 冯跃国 任建辉 张晓军 黎世莲 肖万隆 夏代忠 郑昌立 张 勇 闫明海 罗力均 张荣先 游火清 袁海松 宋哓辉 康 俊 尹全红 陈春英 刘雪舒 高须眉 高梦溪 郑殿文 乔 为 李德蓉 张湘壁 阳本义 赵跃文 向远红 谭 毅 杨玉琪 马启科 欧阳明 马 蓉 向卫桥 朱莉梅 王书峰 邹成龙 程星琰 吴永泽 洪 权 邱 新 贺 娜 赵宝田 郑万麟 王槐佑 张颖洁 肖华军 古鸣清 柳相夙 蔡花兰 王生慧 江 波 左云伟 周 宇 杨定玉 陈思雅 张 斌 罗学明 王林华 王伊韵 黎定全 韩力先 杨开禄 胡 宜 张 登 卜 丹 朱全荣 傅琳凤刘入滔 秦 晖 李俊杰 吴长骏 陈顺军 王 豪 陶明溪 王一君 苏 斌 乔维荣 徐 敏 胡 林 文 尧 屈昌明 冯朝宝 杨建民 李建强 何光润 王庆功 刘仕通 何 民 吴 峰 王堂甲 李 历 陈丽莎 权友明 向新敏 全 斌 黄庭寿 叶枝繁 张永霖 赵绪犹 杨文娜 李建明 李德广 张纯冰 王 镛 向志勇 李先基 杨晓光 陈 辽 杜海生 高风勇 高 建 高建国 高 石 郜玉成 葛良胜 耿宏亮耿岐超 耿孝宗 耿艳春 关治顺 郭洪豹 郭建民 郭名高 郭 庆 郭圣君 何慧敏 贺 剑 侯东菊董江源、何晓东、朱 桥王 岚、叶华洲郭 阳 杨明臣、杨克勤 赵桂中 钱松君 肖斐斐 郑南贞 孙 或 郑丁豪仇高驰 崔宏波 崔进宏 崔向泉 戴 文 戴永庚 单林富 党英才 邓 杨 丁修洁董洪涛 董士林 董伟国 董小宁 国 浩 韩存利 石海松、李家铭、张 宇刘堆来、王 元姚秀娟 方 波 方 芳 方仲元 冯东志 冯 良冯 伟 付 勇 傅宏志 韩建军 韩 瑞 郭志福丁 坤 韦金大 王大文 王湘平 张建荣 陈巧令韩旭东 冯建国 冯宗兵 刘山林 苏险峰 沈 正 张 伟 张东明 张建祥 张其凤 翟立新 季雪忠郑必厚 贺 进 胡海云 赵逸群顾宇驰 顾春高卫平 曹元伟 郝 军曹正羊 常 秦 储 逸 程娇龙 裴元庆 韦晓风 范 青金永强 徐正升 王仁锵 陈柳闻 鄢红儿 胡彦才 姚建祥 饶煜明 董吾恩 金春源 胡 晋 方向荣 袁 伟 戴志华 魏平岩 郭建党 黄裕成 唐全明 余中新 白 伟 沈佳颖 赵卫中 帅 宵 孙百安 陈德铭 喻群歆 孙福泽 叶 平 周志平 郑鑫莉 丁 郑 何富军 钱依敏 罗 俊 戴 牧 郑渭泉 卜弋帆 何 斌 周宏伟 戴海定 俞林才钟继军 陈作霖 岳增武 段彧 金日明王黎明 张振国 陈 磊 余伟国 戴秀江 胡迪军李大庆 霍旭文 蒋小田徐雪松 张 峰 沈水琴韩林宏 程 莉 王洪生 马永斌 贾兰兰 曹 斌 刘 军 郑光林 龚 斌 王湖益 彭 杰 罗怀琨 吴成清 潘 懿 谭 科 刘冬梅 龙 军 刘 阳 王志蓉 刘建蓉 尹 静 杨国辉 光 耀 刘兴无 杨 勇 欧 波 李长露 岳 军 敬晓东 徐兴洪 周婧雯 王峻涛 李传辉 王登宇 黎孝江 朱世文陈良敏 李 明 罗先龙 廖长明 刘苏阅 刘延平罗贵文 杨 平 柴 源 凌 涛 何克雍 冯 政 宁绍松 袁文斌 李伯伟 王德林 周 耿 何晓平袁忠诚 张 渊 何 正 伍晓斌 吴亚忠 何燕武 伏岷山 杨 艳 吴定芳王树川 吴 树 唐天晓 饶德模 刘开健 彭贵军 谭 伟 龚德华 邓治平 魏 燕 魏文纪赵 焱 陈学亮 陈俊学 余 勤 何安全 王 刚 骆庆东 刘朝凯 邓天伟 谢代勋 段丕元 马先进 王超杰 邓传根 杨雄辉 黄胜凡 马爱斌郑传福 蒋培友 熊 刚 李芹盛 张志远 王 刚 张 彬 黎鸿煜 王 斌 李勤丰 周星阳 何世能 周新源 吴应森 周显华 倪 波 陈文释 李 锋段晓呜 官正宏龚仕清 刘久毅 刘蕴瑜 刘川林 李 勇 黄宗型 龙云生 吴文波 郑 雄 左小龙 江宏章 郭效谦 郭瑞士 林玮静 胡方权 许仕铭 张 华余亚雄 曾吕能 陈 霞 胡国永 郭易东 陶瑞宇 杨 敏 巫 楷 陈应兰 虞 潜 丁红光 刘 桥 钟历红 袁耀林 钟昌雄 陈星才 刘竞涛 王红森 龙彦燕 陈永波 邓飞虎廖鉴奎 虞 晗 杨昌平 何晓红 葛远刚 刘 丽 廖天东 岳菊湘 刘国建 徐华智 康剑雄 许泰华 张 骅 周述常 陆盛远 任志莉王宜川 李 彬 石福华 五仁佑 李炳中 王汉雄黎怀平周 余 周文斌 杨洪春 任建强 彭涌泉 万 勇 邓石灵 施 勇 罗友彦 薛 建 刘天佑 廖明全 廖小鹏 陈永和 杨幼平 郑瑞康 邱海明子 李 彬杜雨声 肖继业 李国莲杨仁江 林天勇 张正道 罗 冈 李 新 黄守铭 代 霜 封 芸 肖光荣 尹 扬 杨玉洁 蒲建筠 邓宽栋 罗 驰 曹 涌 陈自军 陈 庸 叶子辉 杜 琴 刘良坤 方茂林 蔡阳生 徐恩泰 周玉杰 唐小刚 翁茂菊 唐天娇 说明:
1、第三届全国扇面书法展获奖、入展名单公示期为10天。
2、公示期内欢迎投稿作者监督,凡是发现或被举报代书、代刻作弊等问题,将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处理,直至取消本次获奖、入展资格。
3、第三届全国扇面书法展获奖、入展名单在满10天公示期后,将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网公布,届时,请作者登陆中国书法家协会网(域名:http://www.ccagov.com.cn)查看正式名单。如有转载请表明出处。 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0-5月29日
虞愚书法
一灯青到海,四顾我为峰。接着看到陈子善先生的发问:“请问是哪位的对联?看不清楚。四顾我为峰,好大的口气。”我觉得有趣,于是就关注了一下,等下文。自己也在心里分析:对联的内容是极其阔大的,气势也不凡。看这对联书法,应该是善书者所为,书法有弘一大师晚年书法的面貌,但比弘一大师的又多了些雄壮,从书法的气息,并结合对联的内容来看,书写者应当是佛学界或者研究佛学的学者……
就在我沉思间,微博有了下文,是徐俊的回复:“虞愚先生。”接着又看到陈子善的回复:“哈哈,虞老,自然可以这样写。”
虞愚何人?我心中纳罕也好奇,便去网上搜索了一下,简略看了一些,原来:虞愚不特研究佛教哲学,精于书道,且在中国文学上也造诣颇深,他曾在大学和研究单位主讲“先秦文学史”、“杜诗研究”、“佛典翻译”、“中国文学史”等课程,且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他擅诗能词,生平吟哦不辍,所作诗词格调清雅,情意真挚,著有《北山楼诗集》及《虞愚自写诗卷》二书行世。虞愚自幼爱好书法,曾下过苦功,且曾受于右任和弘一大师两大书家的指导。虞愚一生,致力于因明学的研究,对因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书法独具一体,其墨迹不仅遍及八闽家山、大江南北,而且远涉南洋,东渡扶桑。
和我的猜想果然差不多,不禁会心一笑。
书法就是这么美妙可爱。书法的线条里能够映现出书写者的心境。弘一法师没有出家前,他的书法作品体势雄强,线条神采飞扬,字里字外生气勃勃、情采斐然,仿若见出翩翩公子的模样,而在他皈依佛门之后,他所书写的作品则沉静内敛、安然自在,又带着点温厚朴拙味儿,可谓书法风格大变,宛如换了一个人似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确实是换了一个人,不再是俗世那个叫李叔同的风流才子,而是一位持戒静修法号叫“弘一”的僧人。弘一法师的作品如此恬淡、安宁、沉静、朴拙,每每看到他书写的“老实念佛”、“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等作品,总会让我想到一位慈眉善目、端坐蒲团上安静打坐的老僧形象。
白石翁、缶翁两人大体上是由印而书而画,一生里刻印、习书、作画、吟诗不辍,各艺互相渗透,互相印证,可谓是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他们的艺术作品,无论是书法里的线条还是国画里的线条,有浓郁的金石味,厚重圆润,骨力内含,饶有韵致,特别耐品。两人的作品我都偏爱。缶翁的花鸟画,白石翁笔下的小鼠、小虫等,都是我特别喜爱的,也是最让我百看不厌的。两人的国画作品除了上述的一些共性之外,缶翁的花鸟画更具有一种文人书卷气,笔墨精妙,色调清雅、气息高古,而白石翁的花鸟画则呈现出天真稚拙的天然童趣之美,有一种乡野气息扑面而来,一派活泼泼的天机,是大俗也大雅的朴厚之美。
古人论书,多把书法与做人、才识学养等视为一体。像汉代扬雄如此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扬雄《法言·问神卷第五》)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一文中则如此评论张旭的草书:“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於心,必於草书焉发之也……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惜,一寓於书。”宋代书法评论家朱长文《续书断·神品》里有关于颜真卿的书法评论:“鲁公可谓忠烈之臣也。”“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
“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如其人而已。”清人刘熙载关于书法与人的论述,实在是精辟。大先生不以书法闻世,他的书法却是功力深厚,简淡平和,沉稳浑厚,有一种静穆之气,耐人品味。品赏大先生的书法,感觉他的书法和他的文字品格、做人的风骨,正可以相互映照。“不要因为我写的字不怎么好看就说字不好,因为我看过许多碑帖,写出来的字没有什么毛病。”在写给友人的信里,大先生曾如此评说自己的书法。我觉得这是很谦虚同时又是很自信的评价。大先生一生广读博览,文学之外,还钟情美术,有较长一段时间还浸淫于古碑帖的抄录整理之中,而且写字做文,用的始终都是毛笔,无论是眼界还是境界,都是很高的。
“言必己出,乃是书法之根本。每每心有难捺之语,或有灵性之句,捉笔展纸,书写出来。笔笔自然都是发自性灵的心迹,字字都是情感乃至情绪的形态。这样的书法,才是有魂的艺术。”冯骥才先生如此评赞文人的书法。人们青睐、偏爱文人书法,是偏爱书法中字里行间漫溢出的浓郁书卷气,那清雅隽永的文人风致,那烂漫率真的文人情怀,还有那骨鲠硬气的文人风骨。一幅书法尽管是所谓文人写的,但如果没有书卷气和动人的情怀,也只能说是伪文人书法而已。
姚虞琴国画
喜收藏,收藏甚丰。又精鉴藏,当时与吴湖帆、黄保銊、张大壮并称“四大鉴定家”。擅画兰竹,取法明人,上追元人赵孟頫、郑所南,幽静秀润,绝烟火气,与国画大师齐白石有 “北齐南姚”之誉。尤以写兰,蜚声江南,晚年亦偶尔画梅及山水。著有《珍帚斋诗画稿》一卷、《海上题襟馆》、《杨柳楼台》等。他还合编过《临平记再续》三卷、《杭县志稿》。
他喜画兰,兰乃草卉,遁迹在深山冷坳,在春寒料峭时开出并不娇艳的花朵,绝不惊世炫俗。姚老称它“灵根自昔称香祖,位置孤高品独尊”,这种幽谷清香、清操自持的品格,正是他自己的写照。
关于姚虞琴书法,姚建祥书法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