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在茫茫网海进入到我们的网站,今天有幸能与您分享关于书法家李克让,钟国兴书法的有关知识,本文内容较多,还望您能耐心阅读,我们的知识点均来自于互联网的收集整理,不一定完全准确,希望您谨慎辨别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就开始介绍书法家李克让,钟国兴书法的相关知识点。
书法家李克让,钟国兴书法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李克让和钟国兴都是杰出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以其独特之美在艺术界享有盛誉。
李克让,字子常,号步虚堂主,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被誉为“书法界的教父”。他承袭了传统书法的精髓,同时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使其作品充满了时代气息。李克让的书法作品字体端庄大方,笔势激昂有力,气势磅礴。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李克让的作品不仅被国内外的收藏家和博物馆广泛收藏,还多次参加国内外的书法展览,并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
钟国兴,字宾青,号白云,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钟国兴的书法风格清秀流畅,字体饱满圆润,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作品既有古人的风骨,又有现代的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钟国兴的作品以楷书最为突出,他的每一笔都流畅自然,注重用笔的力度和速度,让人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钟国兴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省级的书法展览,并多次获得金奖和杰出奖。
李克让和钟国兴都是当代书法界的翘楚,他们的作品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他们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们的作品将会在未来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为世界书法艺术贡献出更多精彩的篇章。
书法家李克让,钟国兴书法
[书法家李克让简介]李克让,男,生于1943年7月,凤翔县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陕西省宝鸡市工商局陈仓分局退休干部。平生爱好写作和书法,自参加工作以来,练习书法从未间断,初习颜真卿楷书多年,从九十年代起,又练习石宪章书体。退休10年来,日夜苦练毛体和智永和尚、怀素、于右任《千字草》书,现在形成了自己独有风格的行草书体。参加的书协组织有: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国际名家书画院副院长、客座教授、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中华诗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老年书画家联谊会会员、宝鸡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宝鸡市老年书画学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在多次书画大赛中获奖。
附其作品一幅,如图:
写马到成功的书法家
马到成功书法家排名前十有: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董其昌。
1、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2、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3、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唐代书法家,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创立“颜体”。代表作:“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4、柳公权:(778年—86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等。创立“柳体”。5、苏轼:(1037年—1101年),诗、词、散文、书、画等俱佳,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代表作《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6、黄庭坚(1045年—1105年),“宋四家”之一,代表作:《狄梁公碑》。7、米芾(1051年—1107年),“宋四家”之一,代表作:《蜀素帖》。8、蔡襄(1012—1067年),“宋四家”之一,代表作:《万安桥记》。9、赵孟頫(1254年—1322年),“楷书四大家”之一,元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洛神赋》。10、董其昌(1555年—1636年),明代书法家、画家。代表作:《山静日长》。
钟国兴书法
天地之中建筑群及佛道儒一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世界从何而来,万物从何而来,不同的民族看法大不相同。在中华文化看来,世界是从什么没有开始的,也就是从无开始的,世界万物是从无演化生成的,这就是所谓“有生于无”。道家讲无,佛家讲空,其实空也就是无,只是用词不同而已。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存在变化的万物都是从前边的事物生出来的,那么最初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初的东西是从什么都没有生出来的。并且老子在《道德经》中还使用“无极”这一概念,提出人修道的目的是“复归于无极”,也就是重新回归到无边无际的空无的状态。强调世界万物最初产生于什么都没有,在这一点上印度和中国有相似的哲学观念,佛道两家的根本世界观并不矛盾,根本观念高度一致,这是佛教能在中国广为传播、广受信奉的最重要的原因。从西域传入中国的佛教本来就强调无,而到了中国之后经过一个时期,到了唐朝发展出一个中国化禅宗流派,其代表人物六祖慧能有一首著名偈语,也就是谈佛说法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的意思是世界归根到底是“无”,佛教让我们悟到这个“无”,并不是在这之外给我们另外一个世界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而是让我们认识“本来无一物”这个根本,达到一种毫无牵挂的解脱。儒家原本只是谈“仁”,并没有谈“无”。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根据道士陈抟《无极图》,在其所著的《太极图说》中对道家“无极”一词作了新的解说,把“无极”作为万物之本原,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的命题,表达“有生于无”之意。这一哲学大大地影响了后来中国文人的世界观。虽然宋明理学和儒学在一些基本理念上有重大差异,但毕竟理学仍然举着儒家旗号,所以也可以说到了宋代,儒、释、道三家的世界观在根本上趋于统一了,对世界的解释归根到底都归于一个“无”字。中华文化中的这个无就是空无,无极就是空无终极,但很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有和尚强调这种空又不是绝对的,所谓不是“顽空”,为此东晋时候研究佛教理论的僧肇,曾经专门写过一篇《不真空论》,强调“真空不空”。道家和理学的无极,其实也是这个意思。这就像是无限趋近于零,但又不是绝对的什么都没有。于是你可以在空无之中体会出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所以禅宗高僧让你听“空谷之音”,让你在体悟空无中去实现大彻大悟。中华文化的世界观,除了物质世界之外还存在非物质世界,而且非物质世界还是很庞大、多层级的。中华文化中的无,显然不是指这种非物质的世界,因为非物质世界和物质世界一样,都属于“有”,用现代科学说法就是“暗物质”。无是指物质世界、非物质世界的共同来源、共同的根本。因为尊崇无,而且认为“有生于无”,所以中国人的心灵领域并不局限于物质世界,而是非常重视物质世界之外的冥冥之中的世界,以及这种冥冥之中的世界背后的状态。中华文化并不简单地断言世界是某个造物主所创造,即使有这样的说法也认为是一种初级的神话,人们总是相信有一个不可知的、当然也是不可估量的未知世界的存在或价值,并且对它总是怀有一种审慎的敬畏和敬重,不敢简单地忽略或否定。在宗教领域里,一般不会尊敬一个神而否定其他神的存在价值,这使得中国人对外来文化有一种难以想象的包容力,甚至对外来宗教的神因不了解而更有一种兴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共处的国度。由于这种包容,似乎中国人对于宗教、文化和科学的态度,都显得近乎实用主义——谁能对自己目前关心的事物给出某种合理的解释和有效的方法,就倾向于相信、接受他的说法。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人的信仰很难做到坚信不疑。人们相信科学,但是并不等于就是科学主义者,许多中国人依然对于科学所不能直接证明的领域抱有一份敬畏心,不会用简单、武断的推理去证明没有接触过的世界就一定是什么。当人类用物质的手段了解太阳系时,中国人不会简单地相信世界都是由同样的物质组成;当感官只是感受到物质空间的存在时,不会简单地否定其他空间存在的可能。上面所说的是指受中华文化影响较大的中国人。确实,有一些深受西方某些理论影响的中国人,已经远离了这些原则,那是因为这样的中国人尽管是黄皮肤、黑眼睛,但在精神世界里却已经没有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中华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道”。“道”这个概念来自老子的《道德经》,孔子也使用过这一概念,不过他的使用也可能来自老子的影响。老子讲“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也就是说,“道”存在于有和无之间,既像有又像没有,却把有和无连接起来,打通了,从而体现了无支配万事万物的看不见的作用,背后是无在支配有的生生不息的运行。在中国人的意识中,越是隐蔽的世界,越是起到支配的作用。所以过去国人对于冥冥之中的命运和风水的相信,似乎更甚于其他国度的人。既然存在道,就要努力认识和接近道,如果能得到道的真谛,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胜于得到人间任何东西。所以中国人向往“得道”。所谓“得道”,就是达到在有无之间自由行动、自由支配的状态,所谓出神入化。那么谁最为出神入化?中国人最喜爱的“得道”的艺术形象是孙猴子,其法名就是“悟空”,也就是了悟了空无的真谛,于是就可以在有无之间随心所欲,随意变化。把孙悟空关在“老君炉”里的太上老君,还有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的佛祖,更是人们尊崇的对象。空无用数字来表示就是零。因此也可以说,零是中国哲人认定的世界本原,零是中华文化世界观的根本,是中华哲学之根,是中华文化之根。零在中华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不知道这一点,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认识中华文化。文章摘自《中华文化密码》钟国兴,著名学者,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习时报社原总编辑,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专家成员。出版有《社会选择论》《重画世界——10种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升级才能生存》《从〈第五项修炼〉到学习型政党》《带着问题学——裸面学习法》《找点:精准高效的做事方法》《链式学习法——学习型组织的六级台阶》《孔子是个好老师》等著作。研究领域涉及哲学、管理学、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有散文、诗词、歌词等作品。多所高校、党校兼职教授,多座城市顾问,举办讲座上千场。
河南书法家王炳法
王炳法老师的书法作品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当代书法家又有几个人写出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而王老师的书法师古不泥,自然不饰,从古朴中洋溢着豪放,从点划灵动中流露出新意。作品气韵之贯通,浓淡之变化完美的凸显其极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书法家现场写字卖100
任遂超,字愚人,号云游,1952年出生于古都洛阳。现为中国书法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洛阳洛神书画院副院长。任遂超老师作品《风雨送春归》任老出生于书香门弟,受父亲影响从小酷爱书法,师承二王,后临王铎丶米芾、褚遂良等名家笔贴,精研中国历代楷书之精品,遂累功成艺,自成一家。其善正书,兼行、草、篆,且俱有品味焉。行草有势若奔马之姿,楷书含灵动正气之韵。师古而不泥古,觅新而不迷新,以致不经意间时有神来之笔焉。任遂超老师作品《厚德载物》任遂超老师《诚信为本》2013年参加“井冈山风采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书法作品荣获一等奖。2015年参加“唐诗宋词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书法作品荣获银奖。2016年受邀在泰国举办个人书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2017年参加慈善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赠“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任老还长期坚持为部队、学校、医院等义务书写春联作品等,2017年被授于"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任遂超老师作品
END,关于“书法家李克让,钟国兴书法”的具体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