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本站的小编子芊,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广清书法,清风书法的相关知识,希望能解决您的疑问,我们的知识点较多,篇幅较长,还希望您耐心阅读,如果有讲得不对的地方,您也可以向我们反馈,我们及时修正,如果能帮助到您,也请你收藏本站,谢谢您的支持!

广清书法,清风书法,是如今书坛上备受瞩目的两大流派。广清书法充满豪放和张扬的艺术风格,清风书法则更注重内涵和气韵的表达。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所在。

广清书法,清风书法

广清书法的特点是狂放大气,笔触有力,墨意浓重,作品中常常充满着浩瀚的气势。广清书法追求的是意境的开放和表达的自由。在广清书法中,字体的形态多变,有时出现横披、马蹄、虎踞等独特的笔法。这些技法使得广清书法充满了张力和活力,给人以震撼和激情的感受。广清书法注重布局的平衡与谐和,力求形神兼备,让作品更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而清风书法强调的则是内涵和气韵的表达。清风书法的字体工整、清秀,墨迹淡雅、婉约。作品中常常寄托着书家的文化修养和情感体验。清风书法承袭了古人书法雅致的传统,追求的是墨意的含蓄和意境的抒发。在清风书法中,字体的线条柔和,书写间隙得当,使作品在平静中透出一股静谧与深邃。清风书法崇尚的是书法与自然、人文的结合,通过细微的技法和构图,表达书家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广清书法和清风书法虽然风格各异,但它们所追求的都是“意境”,都希望通过笔墨的表达来传递情感和思想。广清书法勇于挥洒墨汁,展现出书家的豪迈和豪情,而清风书法则用散淡的墨迹和细腻的线条传达了书家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虽然二者的形式和技法不同,但在文化和艺术的追求上却有共通之处。广清书法和清风书法的出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形式与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审美享受。

无论是广清书法还是清风书法,它们都代表了书法创作的不同方向和风格,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广清书法以其豪放和张扬的气势,清风书法以其内涵和气韵的表达,将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赢得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赞赏和追捧。无论是广清书法还是清风书法,它们都使得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广清书法,清风书法

导读: 不久前我们去了一趟位于清远的著名风景区——飞来峡。早上我们从新华出发,巴士上广清高速后直奔清远方向 。 不久前我们去了一趟位于清远的著名风景区——飞来峡。 早上我们从新华出发,巴士上广清高速后直奔清远方向而去,约一个半小时后便进入了飞来峡风景区。司机带着我们一头钻进崇山峻岭之中,巴士盘旋而上又盘旋而下,司机和我们都捏了一把汗。当我们走下巴士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水面宽阔暗流涌动的北江,而这段长约九公里的北江就是著名的飞来峡。 飞来峡一景 飞来峡风景点颇多,如飞霞古洞、藏霞古洞、锦霞蝉院以及下游的飞来寺等像繁星点点数不胜数,而众多的石刻更为那些书法爱好者所青睐。根据有经验朋友的指点,我们搭轮渡过对岸,再乘坐风景区的小巴直上飞霞古洞来。下车后再跨过一座登极桥便站到了飞霞古洞的门前。飞霞古洞是清朝麦长天先生出资兴建的,是以道教为主,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修道场所。建筑面积2.4万多平方米,其依山傍势层层叠叠,阶梯枕着屋脊,是游洞也是爬山。因为其建筑的独特格式,有人称其为广东的布达拉宫。该建筑群包括礼耕书屋、桃圆静室、养性楼、乐善山房等诸多景点。其或为一院落或为一陋室,但处处都有楹联,如“飞极原无极,霞天别有天。”、“礼法陶镕修士德,耕耘寄慕古人风。”、“报功崇徳,本正淙清。”等等,无不体现了古人“耕读传家”孝敬父母尊敬祖先的思想和要求乐施行善清心寡欲的心灵境界。洞内一处名曰麦长天故居,其中的`盆盆罐罐已无从考究是否麦老先生用过,但麦老先生的简历却使人惊叹,他不只是修建了飞霞洞,更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处捐资修建有寺庙道观。我突然明白了古人对于家的眷恋,对于信仰的崇拜,还有那些飘泊海外的华人正是用对民族文化的虔诚信仰来团结自己和教育子孙。这不就是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吗! 再往上爬是长长的一段石阶,石阶陡而曲折,爬上几步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嘘嘘。对于我们这些生活稍稍改善就想贪图享受,不愿多行几步路的人,爬起这么长的山路来确是一个挑战。有人坐在石阶上休息,有人停下来品评山谷的野花和路边的石刻。数年来受雇于工作,不敢偷懒,然爬山的愿望始终牵挂心中。如今踏在这山路上,心中的兴奋如逢故友,以至沿途经过的凤凰楼都没有多看一眼。爬山是对人极限的挑战也是对人耐性的训练,山路艰难曲折,有人望而却步,也有人踌躇满志欲征服而后快,然欲速则不达,往往奋力冲上一段路就坐在路边休息,只有看后来者居上的份了。即便正常的行走,时间久了也会腰酸腿疼举步为艰,这时候就只有靠坚强的意志来支配自己一往无前,这正如大师们坐蝉,不堪寂寞之苦不忍肌肤之痛又怎能成为德高望重的宗师。我们上来一处山腰平台,这里有修行精舍和长天塔,有长天日出的美景,然而我们来的不是时晨也就无缘领略了。回望来路,那些楼阁亭台已掩映在苍翠欲滴的丛林修竹之中,空山人静,鸟雀啼鸣。修行精舍内传出出家人虔诚的颂经声,此情此景不觉使人静气舒心,爬山时的兴奋和喜悦慢慢沉寂下来,而逐渐升腾的是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对万物生灵的感叹。 风景管理区的人员已经在这里挂上了游人止步的牌子,再往上已经无阶梯可登,也是人迹罕至地方了。然而爬山的兴致意犹未尽,有几位同行者附和我意,于是我们继续前行。此时已无山路可爬,有枯木横倒脚下,有攀藤植物拔出长长的茎紧紧抱住那些灌木和树干,扭曲着力争上游,有厚厚的落叶堆积脚下,让你不知是否有石块和树根。我们折枯枝为杖,依杖为刀,披荆斩棘,陡峭处只好拉着树藤拖着树干。如此蜗牛般蹒跚前行,上来山顶时汗水已经浸透衣服,同行的也个个汗流浃背衣冠不整。我们静立山顶任微风抚面,环顾四周只见群山起伏,苍苍茫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谷中云雾升腾,白云苍狗;远处的北江象一条白色的玉带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 下了山来我们就在岸边的船上餐厅吃了午饭,风景区的服务也很有特色,鱼汤、清蒸、红烧和糖醋,几乎吃的都是鱼。下午我们决定租船去下游几公里的飞来寺看看,船行江上轻盈如燕,江水清澈如玉;两岸有巨石壁立,有沙滩如雪。至今无缘瞥一眼长江三峡,这素有小三峡之称的飞来峡能否了却心愿呢!江风扑面吹来,两岸青山随风退后而去。远处有悠扬的锺声传来,想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来。惊喜自己已漫游于美妙的画境。 来到飞来寺脚下,我们泊船上岸。而呈现面前的却是残墙断柱,一派狼迹,更无大雄宝殿钟鼓楼藏经阁之类的建筑。那是1997年5月8日的事情,一场千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突袭了飞来峡地区,巨大的泥石流顺着山谷直冲下来,临江背谷的飞来寺就这样连同11名僧尼及上千件文物被冲进滔滔的北江。那是我国佛教界的一次灾难也是古国文化的一大损失。如今只有巨大的木架下挂着一口大钟在那里,人们只能从那悠扬的钟声中追寻历史的足迹聆听飞来寺优美的传说。值得高兴的是飞来寺的重建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助,规划中的飞来寺将更加雄伟壮观。 天色渐晚,我们乘船逆流返程,小船艰难爬行,正如我们依依不舍的心情;钟声渐渐远去,请留下我们真诚的祝福:飞来峡明天更美好。

清风书法

清风书法作品如下:

1、作品名称《清风入怀》作者王腾。

2、作品名称《郑板桥》作者杨立纯。

3、作品名称《心生莲花》作者宗楠。

4、作品名称《爸爸,我想对你说》作者汪凡。清廉书法作品的特点

轻舞飞扬,飘逸洒脱,圆转流美。为大家呈现出来的清廉书法作品骨坚内润、端正俊丽、雄健有力,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营造了积极向上、清正廉洁、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发扬了汉字的艺术特色,陶冶了文化修养和心灵内涵,为清廉的创建工作增添一抹亮色。

中华清廉精神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广泛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指向的权力性四大特性,是中华优良传统廉洁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清书法作品

1书道中兴编辑

清代历二百六十余载,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书道中兴的一代。清代初年,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政治,发展经济文化的措施,故书法得以弘扬。明末遗民有些出仕从清,有些遁迹山林创造出各有特色的书法作品。顺治喜临黄庭,遗教二经;康熙推崇董其昌书,书风一时尽崇董书,这一时期,惟傅山和王铎能独标风格,另辟蹊径;乾隆时,尤重赵孟頫行楷书,空前宏伟的集帖《三希堂法帖》刻成,内府收藏的大量书迹珍品著录于《石渠宝笈》中,帖学至乾隆时期达到极盛,出现一批取法帖学的大家,如乾隆、嘉庆年间的刘墉。

至清中期,古代的吉书、贞石、碑版大量出土,兴起了金石学。嘉庆、道光时期,帖学已入穷途,当时

清代书法

的集大成者有刘墉,邓石如开创了碑学之宗,阮元和包世臣总结了书坛创作的经验和理论。咸丰后至清末,碑学尤为昌盛。前后有康有为、伊秉绶、吴熙载、何绍基、杨沂孙、张裕钊、赵之谦、吴昌硕等大师成功地完成了变革创新,至此碑学书派迅速发展,影响所及直至当代。纵观清代260余年,书法由继承、变革到创新,挽回了宋代以后江河日下的颓势,其成就可与汉唐并驾,各种字体都有一批造诣卓著的大家,可以说是书法的中兴时期[1] 。2客观原因编辑

从清代书法发展情况,可以看到清代书法发展进程中碑学和帖学的竞争和消长。碑学的兴起在清代是有客观原因的:第一,清代知识分子为了避免文网,走上金石考据的治学道路,而这时汉、魏、南北朝碑刻不断出土,人们除了证经考史之助外,碑刻上的文字也为书法提供崭新的资料,使书法家的眼界顿为开扩;另一方面书写篆、隶需要字字有来历,清代文字学的成就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基础,所以清代许多书法家同时又是金石学家。第二,篆刻艺术的发展,也给书法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清代书法家多善治印,能将凝练苍朴的金石趣味运用到书法创作中去,使书法有了金石气,这些都是隋唐以来书法艺术中所不曾有的。第三,文人画的发展使得绘画的书法化更为浓厚。所以清代书法无论是用笔、用墨,以至章法都有所创新[1] 。3顺治康熙年间编辑

清代前期,国势初平,百废待兴,尚无力过多关心书法,因此这时期基本上延续的是晚明书风,大体可以看作三线发展:一是晚明行草书风的新发展,二是传统书风,三是篆隶初兴。

(一)延续晚明行草新书风的主要人物:王铎、傅山、朱耷、许友等

这些书家,多数对晚明时期的行草新书风有切身的体会,有的(如王铎)本身就是其中的主将;有的(如傅山)虽然主要生活在清初,但是国破家亡的伤痛,也使他们无法在一种悠游清和的心境下从事艺术创作,因而对晚明新风有热切的推崇[2] 。

王铎

行书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嵩淙道人、雷塘渔隐、兰台外史、烟潭渔叟、痴仙道人等,洛阳孟津(今河南孟津)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又为南明小朝廷的东阁大学士。1645年南京被破降清,顺治间官授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享年61岁。

王铎学书推重古典,特别强调“宗晋”,认为“书未宗晋,终入野道”(《观宋拓淳化帖》)。他一生坚持一种学习方法,“一日临书一日应索请”,始终让自己的艺术创作保持与古典之间不间断的交流,所以传世临帖作品极多。但他的临帖,常常大量掺入自己的意思加以改造,有些作品明显是根据记忆而背临的,因而有时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创造。同晚明的很多书家一样,他在世时就将自己的一些作品刊刻成帖,汇集成书,其中著名的有《拟山园帖》、《琅华馆真迹帖》等。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他的影响力。

王铎楷书,主要渊源是唐,特别是颜柳两家,但是不追求结构的工稳,而独取其生拗古拙的一面,尤其爱用异体字、古体字以增强作品的历史感,因而气息古朴拗峭,在明末清初的楷书中别出一格。

他最有影响的是行草书,晋唐宋兼综,融汇极广泛,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行书深得《集王圣教》和米芾的精神,在大幅式上纵横驰骋,创造了独特的形式和意味。其书点划粗者,重似千钧;细者既如游丝,也筋力坚韧;有时用涨墨法,形成浓重的墨块,宛如巨石,得厚重之致。结构茂密雄放,或紧结蹙缩,或开拓纵逸,跌宕多姿,无不如意。

他的草书点划与使转兼重,顿挫转折,用意精到,因此脉络清晰,但又绝不安排,总能以意驱笔、因字造型,故浓淡枯湿、随手生发,疾迟衄挫、取次相从,大小、欹正、展蹙、依倚、起伏,无不能顺势调整,宛如宿构。

王铎行草的章法极有特色,倪后瞻说他“以力为主,淋漓满志,所谓能解章法者也”。一般行距大、字距紧,行内因笔法和字形的复杂多变而呈现跌宕起伏的变化,如蜿蜒巨龙腾飞纸上,神妙夭矫,不可端倪,有气贯长虹之势,无轻媚流滑之弊,古韵今情,和合一体,令人目眩神驰、胸豁气畅,开行草书的一种新境界。

王铎书法的这种境界,得到了后人的大力推崇。倪后瞻指出:“北京及山东、西、秦、豫五省凡学书者,以为宗主。”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说:“明自嘉靖以后,士夫书无不可观,以不习俗书故也。张果亭、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废之。”近代以来,更是驰名中外,日本人甚至推许为胜过王羲之,虽是过誉,但是可见他的影响[2] 。

傅山

草书

傅山(1607~1684),原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一字仲仁,号侨山、啬庐、公之它、真山、浊翁、石道人、老檗禅、侨黄老人、朱衣道人等,山西阳曲(今太原)人。他生性刚烈耿介,有义士之称。虽自幼聪颖博学,但却在晚明屡试不第。明亡后,曾秘密参与反清活动被捕,获救后隐居不出。康熙十八年(1679)开博学鸿词科网罗各地硕儒,他被当地政府强行送往北京,却坚辞不入,终未应举。其终于旧朝的行为虽有历史局限,但刚直不阿的气节还是为后人所称颂的。他还是清初的重要学者,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在清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同时长于医术,尤精妇科。学问道德都为当时所重。

傅山工书,与其为人一样,反对矫饰造作,“不信时,但于落笔时先萌一意,我要使此何如一势。及成字后,与意之结构全乖,亦可知此中天倪,造作不得矣”(《字训》),尤其不喜赵孟頫一路优美妍媚的风格,而崇尚拙朴率真的书风,有谓“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真毋安排”(《作字示儿孙》),既可以说是晚明书风的理论也对后来兴起的篆隶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实践,楷书学颜真卿,得其厚密朴质;行草受王铎影响,同时深研阁帖,易王铎的方折为圆转,更加重视点划之间的缠绕盘旋,因而气势更加饱满、风格更加恣肆。但是他学古不如王铎全面深入,创作时又比王铎率意,因而在技巧的丰富和严谨方面有所未逮。他同时也涉猎篆隶,虽然尚未得法,却可谓清代复兴篆隶的先驱[2] 。

朱耷

朱耷(1626~1705)是明宗室、宁王朱权后裔。号雪个、雪衲、八大山人、个山、驴屋、人屋、何园、书年、驴汉、刃菴、破云樵、驴屋驴等,明亡后为僧,以享名于世。他于书曾于黄庭坚用力甚勤,得其蹙伸欹侧之妙,而增益以秀雅;又受董其昌影响,得其灵动秀美之致。60岁前后开始,逐渐形成独特的个人面目:用笔凝练如篆,泯去起收形态变化,代之以圆浑含蓄,行笔以中锋圆劲、婉转流动为主,不计提按粗细的变化。结构极重视疏密的对比,并常常因此造成字势欹正、展蹙的诸多变化,从而进一步形成章法的跌宕起伏。形简而势满,神清而意长,意境高远,气质浑穆,与其绘画同一机杼,有很高的审美价值[2] 。

许友

清初人(约1620年-1663年,生卒年说法各异,约清圣祖康熙十三年前后在世。)诸生。原名采,曾名宰。父许豸,因闽音宰与豸同,有忌者称许友改名宰犯家讳,以不孝责之,遂更名友,字有介,又更名为眉,字介寿、介眉,又名友眉,号瓯香,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明崇祯间举孝廉,以诸生终,入清不仕。

许友工书善画,诗尤孤旷。时称“三绝”的草书、山水和诗文。书少师倪元璐学。晚慕米芾为人,构米友堂祀之。他的草书清逸超隽,山水松竹挺拔不群,诗文词赋清旷脱俗,钱谦益尝录其诗于《吾炙集》中。王士祯、朱彝尊亦称赏之。书法风格近于王铎。其书在笔力上不如王铎的雄健,而妙在其章法的借鉴。其作品传世不多,日本澄怀堂美术馆所藏之《七绝二首诗轴》是其代表作。此作就妙在章法的的奇崛:七行书大小错落,布白空间聚散如山水画般曲折有致,真有“岩花生得山斋满”之生趣盎然,为书法的章法布白开了一个新生面。

(二)传统行草书风的延续:董、赵书风的笼罩

这一风气的形成,既是董其昌影响的自然延续所致,也与清初几位皇帝的引导有关。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酷爱董其昌书风;乾隆在位六十年,喜欢赵孟頫书风。由是,整个清朝前期的朝廷官员书法,多数都受董、赵书风的笼罩。

其中也出现过一些水平较高的书家如查士标、姜宸英、沈荃、孙岳颁、查升等。这些书家主要受董其昌风格影响,但因为学力或性情的限制,未能充分发挥董书的妍雅清逸,或过于拘谨,或过于软弱,气息上都不很高明,尤其是创造性相对王铎、朱耷等人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虽然一时获誉甚高,却终究没有开辟新境。

(三)篆隶书

清初的篆隶,在晚明基础上有一些进展,声势渐壮。除傅山外,善于隶书的还有戴易、郑簠、王时敏、朱彝尊等,实绩渐有可观[2] 。

王时敏

王时敏(1592 - 1680) , 字逊之,号烟客等,江苏太仓人。明末曾官太常寺少卿,明亡后不仕。善绘事,隶书点划工整、结构沉稳,气息渊静古穆,颇有魄力[2] 。

郑簠

郑簠(1622 - 1693) , 字汝器,号谷口,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是清代第一位专攻隶书的书家,终生未出仕,主业行医。学汉隶垂30年,得《郑固》、《史晨》、《曹全》之意,又参以行草笔法,自成飘逸潇洒的格局,后人认为他与朱彝尊是“汉隶之学复兴”的首要功臣[2] 。

朱彝尊

朱彝尊(1629 - 1709) , 字锡鬯,号竹垞,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应博学鸿词科,任翰林院检讨,撰修《明史》。他是清初重要的金石学家,隶书主要得力于《曹全》,临习之功极深,能够形神兼备地临摹《曹全》而不受唐以后隶书的影响,非常难得,标志着当时学者对于汉隶笔法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是他自作时却不能完全坚持《曹全》的规范,稍嫌板滞[2] 。4雍正道光年间编辑

乾隆、嘉庆前后,董、赵的影响渐弱,文人们向古代传统的追寻逐步深入,这使得篆隶书法的复兴步伐加快了,对晋唐宋元明传统的学习范围也大大扩展,由此成为两股基本的力量。

(一)对晋唐宋元明传统学习的深入

这一派书家有的仍以学习董、赵为主的,但更多的则是向宋、唐、晋的大师们取法,代表人物有王澍、张照、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梁巘、翁方纲、钱沣、永瑆、铁保等,其中翁、刘、梁(同书)、王有“清四家”之称(亦有一种说法是翁、刘、成、铁)[2] 。

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石菴、石盦、木菴、青原、香岩、勗斋、东武、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他是乾隆年间的重臣,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苏学政、内阁学士、湖南巡抚、左都御史、工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嘉庆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卒谥文清。著有《石庵诗集》。他的书法由董、赵入手,而后遍临晋唐宋诸家,尤得力于苏东坡、颜真卿和晋唐小楷,融会贯通,自成格局。其书点划丰腴处短而厚、细劲处含而健,对比强烈;结字内敛拙朴,而决不拥塞,端重稳健中透出灵秀;章法轻重错落,舒朗雍容。整体风格含蓄蕴籍,精气内敛,浑若太极,貌端穆而气清和,有硕儒老臣的持重,无恃才傲物的轻佻,似乎包有万象而莫测高深,洵然可敬。因为喜用浓墨,时号为“浓墨宰相”[2] 。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探花,曾任翰林侍读等,以事被黜,执教各地书院。擅诗文,著有《快雨堂题跋》等。他的书法出于董其昌,上溯米芾、李北海,多用侧锋取妍,笔致翩翩,结构舒展秀逸,纵横挥洒,以文人才士的佳致见长。因喜用淡墨,与刘墉恰成对照,故时称他“淡墨探花”[2] 。

翁方纲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忠叙、彝斋、覃溪、苏斋等,北京大兴人。他于乾隆十七年(1752)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西等地省试考官及广东等地学政,官至内阁学士。他的主要活动也在乾隆年间,和刘墉齐名,但是主要精力都放在鉴赏、考证和题跋碑帖上。他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庙堂碑唐本存字》、《苏斋题跋》、《苏米斋兰亭考》等诸多著作。在书法学习上,翁方纲主张学习古人,强调每一字一笔都有来历,一生致力于欧阳询,严守法度,以精工为尚。其楷书,得欧阳询的结实端谨,而乏其清新精巧;行书稍活泼,而仍然过于拘束,缺乏逸韵高情。严格地讲,其金石研究比书法实践影响更大。

(二)对秦汉北朝传统的重新发现与取法

在篆隶与北碑领域,情况却有所不同。经过书家、学者的共同努力,篆隶的审美价值不断得到深入的认识,许多杰出人才投身于此,从而使篆隶领域出现了巨大的飞跃和突破,对北碑的学习也开始起步。总体上看,对这一传统的关注已成燎原之势,形成了与晋唐宋元明传统一翼足可抗衡的局面。

涉足这一领域的艺术家中,有不少画家,如名列“扬州八怪”的郑燮、金农、汪士慎等人,他们疏离于主流文化圈之外,而与市民阶层有较密切的联系,艺术思想、创作倾向带有一定的叛逆性。在书法上,对晋唐以来传统采取一种比较主动的反叛姿态,而对秦汉传统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从而成为秦汉传统复兴的一批重要力量[2] 。

金农

漆书

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古泉、、金牛、老丁、百研翁、耻春翁、寿道士、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龙梭仙客、百二砚田富翁、昔邪居士、心出家盦粥饭僧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著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等。精诗词、鉴赏,喜收藏,绘画为一代宗师。于书专攻《华山碑》,后自出机杼,不受束缚,以倒薤法作撇,以方整宽阔笔作横、细劲笔作竖,号称“漆书”,古拙朴厚,时涉谐趣,形成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并由此衍生出独具特色的行书和楷书[2] 。

郑燮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风子、樗散人、红雪山樵等,江苏兴化人,著有《板桥全集》。他以画竹著称于世,又对传统行草有相当的造诣,但因世人好奇,遂不满于此,而有意以篆法、隶书、楷书与行草杂糅,自称“六分半书”,这种探索精神当时即为他博得了很高声誉,但是由于篆隶本身的复兴并不充分,事实上融合篆隶楷行草于一体的时机并不成熟,因而板桥的作品,往往是一种偏于简单的拼凑,无法深入到其精神实质,故总体上并不成功。但他的影响,对于人们重视篆隶的审美价值,仍然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的[2] 。

丁敬

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钝丁、砚林、研林外史、梅农、丁居士、龙泓山人、孤云石叟、胜怠老人、玩茶叟、玉几翁等,浙江钱塘人,是一代著名印家,“浙派”的领袖,对篆隶有精深的研究。与篆刻别开天地不同,他在书法上相对中和平正,风格古朴雅致,得秦汉书法的简净精神[2] 。

钱坫

钱坫(1744~1806),字献之,号十兰,嘉定人。在篆书方面极为自负,自诩二李之后一人,其篆书专攻铁线,出规入矩,确有古人风范,晚年右手病废,以左手作书,结构不能完全如意,然而却增添了一种自然之致。就铁线篆来说,钱坫确实是一代高手[2] 。

桂馥

桂馥(1736~1805),一作(1733~1802),一名复,字未谷,一字冬卉,号雩门、老苔、老菭、渎井、渎井复民、肃然山外史等,山东曲阜人。他博涉群书,一生精力萃于小学,著述宏富,为“说文四大家”之一,著《说文义证》。亦工诗书画印,所辑《缪篆分韵》一书,为学习汉印之必备。尤以隶书为一代之雄,时人推许为直接汉人,甚至认为是百馀年来第一人,足以超唐越宋。其字用笔肥而不臃、深沉厚重,结字方严广博、朴质端谨,气势雄伟浑穆、堂堂煌煌,确实可以说是深得汉人隶书醇古朴茂、博大饱满的精蕴。只是稍有习气,未能尽善[2] 。

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以字行,改字顽伯,号完白、完白山人、古浣子、完白山民、游道人、龙山樵长、凤水渔长、笈游道人等,安徽怀宁人。他生于乡鄙,终生为布衣,但自幼即喜刻石,仿汉印颇工,至南京梅镠家,居八年,遍临所藏金石善本,由此而篆、隶、楷、印皆臻大成之境。乾隆五十五年入京,刘墉延为宾客,声振当代名公。其篆书融秦汉于一炉,又出以隶笔,遂使篆法活脱生动,摆脱了铁线的拘滞,不唯字形阔大磅礴,而且笔势丰富多姿,墨色流溢灿然,大大拓展了篆书的艺术表现力。其隶书笔致健拔苍劲,结体疏宕俊逸,用墨苍古,亦可谓深入汉人堂奥。晚清书论名家包世臣、康有为、杨守敬等对他无不推崇备至,竞相推许为国朝第一、集篆书大成等。这都是因为他成功地实现了两大传统的转换,表明酝酿已久的秦汉北碑传统的复兴高潮的来临和两大传统的对峙、融会的真正的开始[2] 。

伊秉绶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默庵、南泉、秋水,福建宁化人,著有《留春草堂集》。他能诗文、绘画、治印,但以书法为最著名,工小楷,行书、楷书均宗颜真卿,通篆法,而以隶书为一代之雄。其隶书从《衡方》等碑化出,笔划含凝厚重,波磔不显,似有篆意,字形方整宏大,有颜真卿气度,因而形成气势磅礴、拙朴茂密之格,有清一代,隶书浑厚一路,无出其右,康有为许为“集分书之成”,不为过誉[2] 。5咸丰清朝末年编辑

嘉庆、道光前后,阮元、包世臣倡兴碑学,从理论上鼓吹秦汉北碑传统在书法史和书法美学系统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时显学。但深入实践的许多书家,并未完全舍彼取此,而是各取所长,自觉不自觉地寻求融合之道,使两大传统都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晚清书家,大体可分作三类。

(一)以晋唐传统为主的书家:林则徐、翁同龢等[2]

文清书法家

清代四大书法家是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四人书法享誉大江南北,时称“翁、刘、梁、王”。后人称他们为清四家。清代书法是碑派的复兴时期。

1、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嘉庆二十三年,卒。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小石帆亭著录》等。2、刘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3、梁同书(1723年~1815年),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梁同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同书家学渊源。他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以后又取法米芾,70岁以后融汇贯通,纯任自然。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名,所书碑刻极多。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4、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

清朝前期书坛的主流是帖学派,康熙好董,乾隆好赵,董赵书风风靡天下,明初之“台阁体”至此演变成以黑大圆光为特征的“馆阁体”,代表书家有张照、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等。后四人被称作“清四家”,刘有“浓墨宰相”、王有“淡墨探花”之称。与此同期的有民间一批画家对书法的探索,将书法各派和国画进行融合,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清四家",实际上只有刘墉较有成就,其余诸家,只是在当时的官样书法中,或远或近地走出了董赵的藩篱,因此被时人看重。从艺术的角度看,并没有多少超越前人或者赶上前人的地方,而且都还有各自的缺陷,启功先生说:"有清书推四大家,而各有一眚,盖成(亲王)板,刘(墉)蹇,翁(方纲)赧,铁(保)软。蹇者矫姿,色厉而内荏;赧者迟疑,欲进而反退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四家

广志书法

戴广志,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和文学家,生于1945年9月10日。祖籍河南固始人,号大别山人,别号:芙蓉斋著。现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外书画名人研究院名誉教授,王学仲艺术研究会员,吉林省长春市辰星文化艺术中心客座教授,北京艺术交流中心名誉教授,中原书画研究院顾问等职。被授予“优秀书法艺术家”以及“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等荣誉称号。1997年个人传记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录》,其多项佳作在香港、韩国、法国、俄罗斯、美国、比利时、加拿大、日本、巴西等十三个国家(地区)展出,其作品曾被西方巨商与艺术大师所收藏。正如徐悲鸿纪念馆收藏榜说的:戴广志教授的艺术作品在本馆列为珍品收藏。

广清书法,清风书法的介绍,今天就讲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篇文章,更多关于广清书法,清风书法的相关知识,我们还会随时更新,敬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