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今天来给您讲解有关李文若书法,李若初书法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李文若书法,李若初书法,两位名家之间的字面相似性恰如其分地呼应了他们在书法艺术上的亲切关系。李文若,字若初,自幼酷爱书法,以别具一格的作品在书法界崭露头角,成为备受瞩目的新秀。

李文若书法,李若初书法

李文若的书法作品充满了刚劲有力的气韵,笔势犹如激浪奔涌,带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他独创的“若初之负笈书法”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种书法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给人一种意境深远的感受。他以自然山水、花鸟虫鱼为题材,以浓墨重彩的技法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活力,令人叹为观止。

而李若初的书法则更注重于笔墨的流畅与奇妙的构图,她独具一格的书法作品往往给人以亮丽的视觉效果。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瞬间美,将其转化为字体中的艺术形象。她的作品不拘泥于传统的规范,敢于创新,展现出一种独立自由的个性魅力。她的作品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女性的柔美和细腻。

李文若和李若初的书法作品虽然风格迥异,但彼此之间却蕴含着相通的艺术情怀。两位艺术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了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他们都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之道。他们的作品不仅体现着艺术的价值,也代表了时代的风貌和文化的传承。

李文若书法,李若初书法,正因为他们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俨然成为当代书法艺术的标杆。他们的作品呈现了一种全新的审美风格,引领了书法艺术的潮流。无论是李文若的刚劲有力,还是李若初的柔美细腻,都在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震撼。他们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也让我们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无论是李文若还是李若初,他们的书法作品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珍藏。

李文若书法,李若初书法

勇强自幼喜爱书画,学习书法、篆刻至今已三十余年。 其书法以隶、篆见长。他的隶书刚劲有力、疏密得当,拙中见巧;他的篆书,将大篆、小篆融于一体,采用疏与密,大与小,粗与细,长与短,虚与实,方与圆相结合的方法,回、藏、顿、挫苍劲连绵,奔放自如,在古朴中求新意,给人以奋然向上的神韵和耳目一新的感觉。

勇强的书法作品用笔独到传神,运笔如刀,笔锋回转有力,每幅作品都如刻划入石,壁裂干峰,岑擦顿挫如同行云流水,桀骜不驯、挺拔向上,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他为人刚正不阿的性格。

“学书先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勇强心若浮云,淡泊明志。他在继承了徐柏涛、李文新先生创作神韵的同时大胆创新,把隶书的端庄、篆书的圆润大胆合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书法钢筋铁骨,韵味十足,有点、有面、更有线,字里行间都显示出他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 勇强的书法刚劲之余又不乏流畅,行笔之间挥洒自如,犹若潺潺流水绵延不断。篆书作品《长乐无极》《乐寿康宁》苍劲有力,洒脱自如;金墨铁线《百家姓》、《心经》、《沁园春 雪》行笔稳健,字态端庄俊秀,如同游丝,均匀有序。

勇强的书法作品是以治印之法行书:“书从印入,印从书出”,金石之气盎然纸上,每个字都如同刀刻斧凿一般,呈现出书家十足的手上功夫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未出土时先有节,待到凌云尚虚心”,勇强不但是书法家,同时也是作家、法学家和慈善家,多年来勇强的作品广为中外人士和机构收藏,为书画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所青睐。他的一幅四平尺隶书“敬天爱人”书法作品,在2007年慈善拍卖会上,以8万元的价格拍卖成交,创下了当年中青年书法家作品拍卖价格的高点。在2010年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中国城市建设峰会暨甘泉工程公益慈善晚会”上获得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颁发的“慈善书画家”荣誉称号及证书。

李若初书法

春秋左传 大学 尔雅 论语 孟子

尚书 诗经 孝经 仪礼 中庸

周易 返回页首史

北齐书 北史 曹子建集 陈书 大宋宣和遗事

国语 汉书 后汉书 金史 晋书

警世通言 旧唐书 旧五代史 开元天宝遗事 梁书

辽史 洛阳伽蓝记 明史 穆天子传 南齐书

南史 清史稿 三国志 山海经 史记

史通 书目答问 水经注 宋史 宋书

隋书 魏书 文史通义 新唐书 新五代史

醒世恒言 元史 战国策 贞观政要 周书返回页首子

茶经 初刻拍案惊奇 东京梦华录 二刻拍案惊奇 公孙龙子

鬼谷子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黄帝内经素问

黄庭内景经 黄庭外景经 金刚经 近思录 九章算术

老子 乐府杂录 聊斋志异 列子 林泉高致

六祖坛经 吕氏春秋 洛阳牡丹记 墨子 棋经

容斋随笔 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 水浒传 四十二章经

搜神记 孙子兵法 太上感应篇 武林旧事 西游记

心经 新书 荀子 颜氏家训 扬子法言

阴符经 尹文子 游仙窟 喻世明言 周易参同契

庄子 返回页首集

楚辞 窦娥冤 二十四诗品 古文观止 绝妙好词

乐府诗集 柳宗元集 六朝文絜 六一诗话 牡丹亭

欧阳修集 全宋词 全唐诗 人间词话 诗品

苏轼集 唐诗三百首 陶渊明集 文心雕龙 文选

西厢记 玉台新咏 返回页首蒙学

百家姓 千家诗 千字文 三字经 声律启蒙

增广贤文

李文灵书法

书法家协会--会员信息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

正书专业委员会:孙永志 行草书专业委员会:陈书国 篆隶书专业委员会:徐为零篆刻专业委员会:万玉龙 刻字专业委员会:冯 勇  理论专业委员会:胥广福 组织联络委员会:吴大华

淮安市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吴建华  胡岁年  赵阜新  戈健勇  周大成 王群峰 王清宁 李德会  金 炜 杨建球  黄曙光

淮安市中国书协会员名单

戚庆隆 姜 华 胡道华 张建武 庄 辉 黄 江 万玉龙 杨建球  王野云 李文灵 郁建伟 吴自标 张 挥 姜筱卉 李守卫  孙永志 吴 健 徐为零 束其虎 孟建清 陈书国 谢景行 叶华洲  吴建华  冯 勇  张建祥  刘 保  张一冰 姜苏海 李德会 陈一农  黄志强  钱淑英  张筱宁  江 军 周大成  张 扬 张 可

淮安市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名单

戚庆隆 姜 华 张寿山 曹启瑞 钱淑英 王鸿澜 周兴和 戴学礼  李 啸 戈健勇 王卫东 王顺馨 田 游 胡岁年 胡道华 庄 辉 万玉龙 黄 江 吴自标 陈 清 赵阜新 洪 钟 孟建清 吴元润 笪如智 李国坤 赵梅林 张幼兰 李永春 胡建祥 陈相宝 唐善玉 万跃魁 汤 永 张建武 王群峰 王野云 李锡贵  张筱宁 罗 星 刘亦虎 杨夕武 吴 健 胥广福 李文灵 刘广培 陆功勋 吴大华 胡泽民 谢景行 吴玉清 朱慈尧 杨建球 叶华洲  王文成 李德会 徐为零 赵新华 张 杨 姜苏海 吴海屏 赵晖山 姜筱卉 施剑海 孙 林 贾砚农 金 炜 姚爱民 蒋廉邓 陈书国 李海军 朱海成 束其虎 潘永群 姚敏江 张 辉 徐一农 张 可 吴建华 李守卫 于雨生 吴大鹏 孙永志 郁建伟 陈永林 庞远彤  冯 勇 林 志 丁维超 杨其宝 刘 保 颜士学 周 伟 陈元震  吴 英 李炳顺 吴海燕 植晓春 薛同忠 周 军 张宗顺 童云亮 李 响 成兴邦 经 宇 刘 鑫 张建祥 肖善中 张德立 包善安   王买成 吴显华 朱 俊 花晓蕾 江 军 邵美健 黄志强 沙正鑫 刘 兵 陈才桂

2006年度新批会员

石金芳 蔡文余 刘兆荣 王海涛 丁祖清 刘锦益 查学东 翟浩华 王金梅 史臻罡 孙步国 刘建仁 阎五建 朱秀承 周家鸿 刘宝华   万国宏 刘风刚 杨仁荣 王明华 赵家明 张发生 颜廷云 韩书高 吉凤山 张冬林 王 成 刘锦年 陈志巍 张 春 朱 飞 徐久斌 陈一农 黄曙光 徐益平 陈克宏 张一冰 宋开智 王明生 杜 江 林海珊 胡义鸿 陈太平 孙 东  李小兵  郑 飞  朱震国  周大成 赵继军 傅振举  汤华祥  张晓兆

淮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名单

戚庆隆  陈 清  赵阜新  姜 华  田 游  刘田一  王顺馨  胡道华  钱淑英  周兴和 卫 国  李永春  王卫东 戈建勇  胡建祥   陈相宝  唐善玉  万跃魁 洪 钟  孟建清  吴元润 胡岁年  王一栋   康福林  汪俊生  笪如智 庄 辉  王清宁  邓建祥 李国坤  胡 楠   刘迎冬  李 民  马兆俊 王康珠  何雨生  吴成美 唐维良  吴明千  陈士桂  王信儒  刘全礼 许强生  陈太平  何宗芳 石金芳  周 斌  汤小梅  翟浩华  朱桂林 赵梅林  朱 涛  李锡贵  张筱宁  姚士贵  罗 星  卜开初  单柏生  夏克智  程祖光  索时光 陈文光  支振球  王买成  靳振远  余桂阶 张木林  褚达楠  陆功勋 植小春  张幼兰  陈 怡  徐 鹤  顾惠民 周贡文  赵士元  房示林 方兆里  谢 海  吴 健   万玉龙  钟 山  朱红祥  蔡厚泽  谈大国   郑国强  吴唐年  施剑海  杨朝荣  汤 池  戴国宝  严东篱  严克宽   陈凤祥  张大春  杨 彭 石运香 杨 澄 孙国平   赵剑萍  沙正新   黄 江   汤 永  沈乃璞   陶文杰  谢光照   姚杰山  张景明  张近怡  李文灵  张寿山  黄志强  徐一农  于殿元   吴唐年  王群峰  曹启瑞 刘广培  吴向明  苗 健  江建宁  马牧英 史开源  陈泽林  夏树云 姜风华  包善安  许文祥  许 静   王绍和   刘传基  高泰昌  陈佩珑 陈以超  周 密  吴云峰  汤鸿剑  傅振举 戴学礼  罗厚礼  张建武   王野云  汤化祥  赵荣华  方一锴  徐 勤 高保岭  胡 彬   孙振佰 唐秋农  程宝玉  王凤阳  王 林  吕德光   马 春  朱震国  华文美 谢卫东 蔡文余  刘济生  苏新旭  刘建红   周家鸿  张国军  陈永祥 张晓兆  李小兵  王金梅  刘兆荣  孙步国   刘锦益  孙 东 史臻罡 陈志巍 王明生 张一冰  查学东

李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览表如下:

1、梁治国、包宪廷、杨雍、孔繁敬、庞道国、王建槐、贾建华、叶建清、徐正德、陈志仁、陈世清、沈胜刚、计永和、高耀东、郭泽红、郭守仁、边靖轩、王海燕、邹美星、张清军、张文甫、吴正前、姜守垣、苗刚、韩德广、魏彦林、杨益奇、邹定一。

2、白锐、冯立松、饶龙起、郎兆祥、李敬国、李毅强、田野、胡家和、李继哲、汤昌华、刘百泉、张江涛、廖 飞、徐存孝、刘凤鸣、郭振辕、杨德富、杨柳、周贵荣、张成宝、刘庆生、任玉岭、穆宣银、潘春富、郑济铭、霍建国、韦忠义、魏元祥、田孝德、周红雨、周晓陆。 3、史丽薇、娄可成、施云、冷万里、汪良、李刚、李建春、李长泉、李永忠、陈友、黄吴怀、张振生、赵远强、张孝勇、王金凯、李文、张文、蒋耀贵、刘德永、冯海波、王胜云、江永、舒文扬、卢树达、王曦、王威、贺林、杨光、张勤贤、彭烨峰、郭光裕、杜赟、徐秋林。

4、赵声瑜、郑继波、黄翰兴、赵瑞超、王改军、李德福、李绍臣、罗远智、孟宪奎、黄震、崔永明、崔大顺、卞建军、卞金龙、郭华伟、兰娥、郑启超、龚文、马大德、李泽江、李永、李宇平、李秀娟、陈白羽、颜以琳、羊炯、舒自勤、游文中、余恢毅、傅胜德、傅应明。

成为书法家的方法:基本功训练、观摩名家作品、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自己的风格、持之以恒

1、基本功训练:书法的基本功非常重要,包括用笔姿势、笔画结构、字形比例和书写速度等。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基本功,例如练习常用字、笔画和字体的书写。2、观摩名家作品:观摩和研究一些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从中学习他们的技法、风格和艺术特点。这可以帮助你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和提高艺术造诣。3、理解书法的内涵: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追求的是与意境、情感和艺术思维的结合。在写作过程中,要理解每个字的内涵和意义,努力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注入书写中。4、培养自己的风格:书法是一种个人的艺术表达,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模仿名家,还要通过不断练习和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5、持之以恒:成为一位优秀的书法家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每天练习和写字,不断提高自己的技巧和水平。参加书法比赛、展览或与他人交流分享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提高和进步。

李文采书法作品

图为李文采为杭州西溪湿地题字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李文采,字闻粲,号稠 ,1941年生于缙云稠门。1959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为我国现代书法教学的首届两位本科生之一。1978年经沙孟海先生推荐,由安吉县文化馆调入浙江省博物馆,为沙老在博物馆书画事业的接班人。2001年退休。乡音不改早就听说书法家李文采的大名,一直无缘目睹其人,观其现场创作。2010年1月16日早晨,我们来到杭州市九联新村影业路李老的家中,专程拜访了这位沉默已久的书法大师。一见面,李老就以一口地道、纯正的缙云话(稠门腔)和我们打招呼。看到家乡媒体记者,李老显得格外高兴,话匣一下子就打开了。1941年2月9日,在大源镇稠门村东园有幢门楣上刻着“素位斋”字样的农家,一个小男孩出生了。他,就是李文采。因五行缺土,故取名“文 ”,上学后因许多人不识“ ”字,就改“ ”为“彩”,后又改为“采”。李文采小时候却并不怎么喜欢读书,倒是对画画有兴趣。六岁上学之前就爱好泥塑人物,后来又常做些有趣的玩具,大人夸他聪明,于是劲头更足。母亲却认为这些爱好与前途无关,所以并不支持。在偏僻的农村,大家都只忙于衣食,母亲当然不知道从事艺术也是一种职业,更不了解其实杭州早就有一所美术学院是理想的去处。1957年,李文采在缙云中学初中部毕业后,务农半年,又做了一年半小学民办教师。1958年,浙江美术学院附中马玉如老师带领毕业班学生在离稠门十里地的大源村实习,李文采高兴极了!于是每天教学任务完成后,夜里就到大源求教。附中的师生见李文采来回要跑二十里山路,就更热情、认真地传授种种绘画知识。他们回杭州后,李文采又搜集他们送给村人的速写、慢写作品,并认真揣摩,反复临习。终于在1959年夏天考上向往已久的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从此他成为当时本县为数不多的美术方面科班生。褚雪琴先生(越陈人)得知情况后,几次约李文采到他家去交谈书画——李文采能理解他一辈子热心书画却因地处深山而造成的那种寂寞的心情,于是更珍惜各种学画机会。浙江美院附中五九届招了四个班,共160人,是该校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届,这一届同学只有18人升入大学部各个系,李文采是其中之一。他本来不打算读大学,只想赶快担负起一家的生活,让年老有病的母亲生活得好一些。因为读中专费用少,而且可以早些参加工作。在一篇作文《升学与不升学》中,他只写了不升学的打算,文学教师兼班主任郑潮老师和专业教师周昌米老师动员他升学。家人也很支持,于是跨进了大学之门。母亲在1974年去世,当时李文采毕业不久,经济并不宽裕,因此他始终遗憾对母亲尽的孝心太少了!离家多年,尤其是母亲去世后,李文采回缙云次数更少了,但他乡音不改,口味不变。师出有门“沙孟海是恩师,但更推崇朱家济。”回忆起老师,李文采更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上世纪六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科只招了五个学生,首届是李文采和金鉴才,第二届是杨永龙、蒋北耿、朱关田。当时书法科有这样一些课程和老师:潘天寿先生教草书,陆维钊先生教隶书、书法理论和古典文学,诸乐三先生教篆书和吴派篆刻,沙孟海先生教文字学、篆刻史和秦汉古玺,方介堪先生教汉印,朱家济先生教楷书、行书和古典文学,陆抑非先生教花鸟画,董中焘先生教山水画,王庆明先生教人物画。其中三位是客座教授——方介堪先生来自温州文管会,沙孟海先生和朱家济先生都来自浙江省博物馆。课程很多,老师都是全国第一流,李文采自觉基础不太好,于是常开夜工,有时甚至到天明才放下毛笔上操场做广播体操。可惜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因文化革命而中断了。李文采是中国近现代书法教学的首届本科生,而且这一届只招了两个人,1968年李文采被分配到安吉县文化馆当一名美术干部。在安吉的十年中,李文采重新学习前贤法帖,又趁出差杭州的机会向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等先生继续请教。有一次他出差到杭州,顺便去浙江省博物馆看望沙孟海先生,沙孟海先生笑呵呵地对他说:“博物馆急需年轻专业人员,你学过绘画,学过书法,学过篆刻,屁股又坐得住,我第一个就要推荐你。以前我在馆里说话没人听,现在好了!”1978年10月,李文采到了浙江省博物馆,跟前辈学习古书画整理、鉴定工作。说起朱家济先生,李文采更是对其钦佩有加。朱先生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书法才能,于1928年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获“文学士”学位。而后在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等处任职。自1953年至1969年去世,先后在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工作,一直与沙孟海先生共事,对浙江地面文物调查研究和古书画鉴定都有重大贡献。1963年,朱先生和沙先生同时接受浙江美术学院潘天寿院长和陆维钊教授的聘请,为刚创办的书法专业兼职教授,而朱先生即成为我国书法教育史上大学本科书法专业的第一位书法技法教师。李文采说,万物皆有阴阳,书法艺术风格自不例外。在他的师辈中,如潘天寿、沙孟海、陆维钊、诸乐三诸位先生皆以阳刚取胜,沙先生尤以龙威虎震之姿称雄当今书坛;若论书风的阴柔之美,当然应该首推朱家济先生了。朱家济先生善真、行、草三体,在继承前贤优秀传统之中,自成响亮风格。从尚质书风盛行以来,这一书风尤其显得面貌特出,如果将它放在当今书坛来考察,那就更加令人眼目为之一新!朱家济先生于1963年受潘天寿先生聘请,兼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科客座教授。书法实践方面,真书和行书是当时的重点课程,均由朱先生授课。他有气喘病,举步艰难,休息两次才能走上三楼教室,看他运笔挥毫却是那么矫健敏捷、充畅自如!老师为人最是耿直、率真,而于书道却极善于“耍手腕”——运腕。他的运腕很是独特,不仅上下方向,更强调左右方向,加上指的推拉,肘、肩关节的配合,遂在上下、左右、前后三度空间中得到充分自由。如今李文采尚珍藏着他为了让大家认识用笔、运腕在书法中的重要意义而写的一页真书:“李文采学书,必自运腕入手;未有不能运腕而能用笔者也。”朱家济先生于1969年去世,他的名声没有沙孟海那么大,李文采认为他可能生不逢时吧。李文采27岁时为钱江大桥“蔡永祥烈士纪念馆”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坐而论道李文采的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同辈书家中,他成名较早,现存钱塘江桥头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广场的巨幅题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就是他廿七岁时的作品。精通优秀传统笔法,所以尤善临写前贤法帖。前中国书协主席、国家级书画鉴定家启功先生在绍兴兰亭看了全国众多书家所临的《兰亭序》后说:“要临得李文采那么像,在国内还没有第二人。”1986年在杭州举办了《李文采临古代名迹书法展览》,展出所临历代七十多位著名书家的152帖,专家观后评价说,“其毕肖程度犹如出自复印机”。他的电视专题《临书一绝》曾多次由中央电视台播放,被誉为中国临书第一人。谈起学习书法的体会,尤其是为什么自己临摹得特别神似,李文采归纳了两点:一是观察能力,要临得相似,就要看得准确;二是方法,读书时学过素描,为书法功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李文采说,点画的生动来自用笔的灵活,用笔的灵活终因执笔的合理。拇指、食指的上一组力与中指、无名指的下一组力分得较开。这样必然掌竖,而掌竖即使腕活,也便于中指和无名指的导送。一般人都是临结构,点画不准确,其实,指腕活了,运动半径就短,点画自然准确起来。谈及书法的继承与创新,李文采说,据说书法不仅能够,而且必须“如其人”和“表现时代精神”———不管人和时代的本身是否存在书法精神,都必须一律地“如”和“表现”,否则就埋没了当今的“时代精神”,人也成了最没出息的“书奴”,“创新”也就落空。事实证明,要做前贤的“书奴”,要摆脱当今书风而与晋唐书风一致是十分吃力的,如果不得法,即使穷数十年之功也不能与之合辙。既然传统使人吃力不讨好,书人就寄望于“创新”。“创新”正如一帖叫“立地成佛”的速效药,保证大家“立地”可成书法家,于是书法就不可能不“热”了。李文采的论述,见解独到,分析透彻,寓道理于幽默之中,听后精神为之一振。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这两个观点:能用前面关节的,不用后面关节;能用一个关节的,不用两个关节。笔法上要不看中间看两头,抓两头带中间。他还举了个例子,100斤东西,两个人分别挑比抬要容易,因为抬难协调啊……将近3个小时的采访,我们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晚年夙愿在书法江湖,李文采可算是一个奇特的人物。他本是一个曾经有过大名的前辈书家,但现在他深居简出,与世无争,潜下心来做他的学问。杭州有许多地方都有他的题字,但他根本没有亲自去过。他要挽救那些爱好书法的年轻人,让他们在复杂的当代书坛不要急功近利误入歧途。他挽救的方式就是网上论战,同他认为错误的创新观点论战,通过论战说服对手迷途知返。他用来挽救别人的武器就是他的理论,是他自己的理论,经过认真思考凝聚他心血的理论,过去时髦过、现在不时髦、将来是否重新时髦还不一定的理论。李文采已经学了十几年电脑。他笔法精湛,临摹高超,号称为复印机,但他用起电脑也是打字神速,不逊于年轻人。李文采正着手做书法字库。他说这项工作他已经做了4年了,集了7000多字,他想把这套字库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享受他的智慧成果。李文采说,有一种故土情结在,过了年,他想在缙云住一段时间,办一个书法培训班,让缙云的书法爱好者尝试一下他的书法速成教学的好处。他相信,他拥有字库资源可使来学的学生很快出成果。但愿他能成行,完成他的心愿。

关于李文若书法,李若初书法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