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荼经书法,经书书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荼经书法,经书书法

荼经书法,经书书法

荼,即指苦荼,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小苦荼,是一种蔷薇科植物,花朵小巧而美丽。这样一个普通的植物,却被书法家们赋予了深厚的含义。

荼经书法,源自中国古代的经书书写艺术。经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智慧和知识的载体。经书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书法的深厚文化底蕴。

荼经书法,不仅仅是对经书的书写,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书法家在书写荼经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其字体的工整,还要注重内涵的传递。他们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将经书中的教诲、智慧和人生哲理融入到字中。

荼经书法的艺术之美,不仅在于其书写的技巧和笔墨的运用,更在于其背后的思想。荼经书法所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也承载着书法家对社会、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荼经书法虽然在现代社会已不再普及,但其意义依然深远。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见到荼经书法的身影,但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一艺术形式,来感受其中的智慧和美妙。

荼经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字体的工整和内涵的传递而著称。当我们沉浸于荼经书法的世界中时,我们会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妙,一种从内心深处涌动的愉悦。荼经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境界的提升。

荼经书法,源自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它告诉我们,通过笔墨和字体的表达,我们可以传递思想、启迪人心。它让我们了解到,美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内心的升华。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荼经书法的美妙,来感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荼经书法的技巧,来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书写水平。无论我们是书法爱好者还是普通的观众,都可以通过荼经书法,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丰富。

荼经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美学观念。通过欣赏和学习荼经书法,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丰富内涵和智慧,也可以将这种美妙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让它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荼经书法,经书书法

《苦笋帖》唐·怀素

《精茶帖》北宋·蔡襄

《思咏帖》北宋·蔡襄

《新岁展庆帖》北宋·苏轼

《啜茶帖》北宋·苏轼

《一夜帖》北宋·苏轼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茶

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荼,令人少眠”的说法。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其实对丹丘子饮茶的记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丹丘子为汉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家人物,历史上的余姚瀑布山为产茶名山。因此“大茗”与“仙茗”的记载亦完全一致。这几则记录中的“荼”与“茗”,也就是今天的茶。更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早在晋代郭璞在注解《尔雅》时,即解说:(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茶。此中所谓“蜀人”之记载,即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还有西汉壶居士在《食忌》中所说:“苦荼,久食羽化。”都说明茶开始时被利用是和药联系起来的。制茶工序、荼与茶通,是唐显庆年间苏恭、长孙无忌等人详注《唐本草》定荼为茶以前茶的异体字。有关荼的最早的正式文献记载是《诗经》,其中共有多处提到荼字,如《邶风。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郑风。出其东门》中的“有女如荼”,《豳风。七月》中的“采荼薪樗”,《豳风。鸱鸮》中的“予所捋荼”,《大雅。绵诗》中的“堇荼如饴”,和《周颂。良耜》中的“以薅荼蓼,荼蓼朽止”,意思分别为苦菜、茅花和陆地秽草,与后来用于饮用的茶并无非常明显的联系。茶之进入饮食的确切事实当在汉代,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荼”、“烹荼尽具”语,烹当然是为了食的。此外据《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成书于三国魏的字书《广雅》中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可见茶之最早进入饮食,正如后来陆羽所说是从加入葱、姜、橘皮等物煮而作茗饮或羹饮,形同煮菜饮汤,用来解渴或佐餐,饮食兼具,还不是单纯的饮品。所以唐时尚有“茶之为食物,无异于米盐”的说法。茶成为纯粹的饮品大抵是在唐中期陆羽《茶经》之后,由于陆羽及其《茶经》的提倡和引导,人们在茶中的添加物才逐渐减少,茶也才慢慢地变成单纯的饮品。可见,茶最初进入饮食是食饮兼具或药用的物品,而当茶用作食物时,与礼等庙堂文化毫不相干。

赵孟頫茶经书法代表作

天下名泉录1.四个“天下第一泉”按常理,既为“天下第一泉”,应该是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然而单在中国被称为天下第一泉的,就有囚处:一处为庐山的谷帘泉,一处为镇江的中泠泉,一处为北京西郊的玉泉,一处为济南的趵突泉。谷帘泉 庐山的天下第一泉在主峰大汉阳峰南面康王谷中,叫谷帘泉。相传唐代名人陆羽(公元733—804年),以嗜茶著称,撰世界第一部研究茶叶专著《茶经》,世称“茶神”。陆羽对泡茶的水很有研究,他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品尝各地的碧水清泉,按冲出茶水的美味程度,将泉水排了名次,确认庐山的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湖北蕲水兰溪泉第三。谷帘泉经陆羽评定,声誉倍增,驰名四海。历代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纷纷品水题留。宋代学者王禹偁考究了谷帘泉水后,在《谷帘泉序》中说到此泉水:“其味不败,取茶煮之,浮云散雪之状,与井泉绝殊。”宋代名士王安石、朱熹、秦少游、白玉蜡等都饶有兴趣地游览品尝过谷帘泉,并留下了绚丽的诗章。白玉蟾对飞流的谷帘泉及泉区胜景作了如下勾画:“紫岩素瀑展长霓,草木幽深雾雨凄。竹里一蝉闯竹外,溪东双鹭过溪西。步入青红紫翠间,仙翁朝斗有遗坛。竹梢露重书犹湿,松里云深复亦寒。”

中泠泉 也叫中濡泉、南泠泉,位于江苏镇江金山寺外。唐来之时,金山还是“江心一朵芙蓉”,中泠泉也在长江中。据记载,以前泉水在江中,江水来自西方,受到石簰山和鹘山的阻挡,水势曲折转流,分为三泠(三汁为南泠、中泠、北泠),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泠泉”。因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放又称“南泠泉”。因长江水深流急,汲取不易。据传打泉水需在正午之时将带盖的铜瓶子用绳子放入泉中后,迅速拉开盖子,才能汲到真正的泉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到此,留下了“铜瓶愁汲中濡水,不见茶山九十翁”的诗句。

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江沙堆积,金山与南岸陆地相连,泉源也随金山登陆。中泠泉上岸后曾一度迷失,后于同治八年(公元1869 年)被候补道薛书常等人发现,遂命石工在泉眼四周叠石为池,并由常镇通海道观察使沈秉成,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 年)春写记立碑,建亭,覆亡。光绪年间镇江知府王仁堪又在池周造起石栏,池旁筑庭榭。并拓池40 亩,开塘种植荷茭,又筑土堤,种柳万株,抵挡江流冲击,使柳荷相映,十分秀丽。现镌刻在方池南面石栏上的“天下第一泉”五个道劲大字,为王仁堪所书。池旁盖楼建亭,池南建有一座八角亭,双层立在,直径七米,十分宽敞,取名“鉴亭”,是以水为镜,以泉为鉴之意。亭中有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十分风凉幽雅。池北建有两层楼房一座,楼上楼下为茶室,环境幽静,林荫覆护,风景清雅,是游客品茗的最佳之处。楼下层前壁左侧,嵌有沈秉成所书“中泠泉”三字石刻;右侧为沈秉成“中泠泉”及薛书常“中泠泉辩”石刻。

中泠泉水宛如一条戏水白龙,自池底汹涌而出。“绿如翡翠,浓似琼浆”,泉水甘冽醇厚,特宜煎茶。唐陆羽品评天下泉水时,中泠泉名列全国第七,稍陆羽之后的后唐名士刘伯刍把宜茶的水分为七等,扬子江的中泠泉依其水味和煮茶味佳名列第一。用此泉沏茶,清香甘冽,相传有“盈杯不溢”之说,贮泉水于杯中,水虽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硬币,不见沉底。从此中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北京玉泉位于西郊玉泉山上,自山间石隙中喷涌而出,淙淙之声悦耳。下泄泉水,艳阳光照,犹如垂虹,明时已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明清两代,均为宫廷用水水源。据传,清帝乾隆为验证该水水质,命太监特制一个银质量斗,用以秤量全国各处送京来名泉水样,其结果是:北京玉泉水每银斗重一俩,为最轻;济南珍珠泉水重一两二钱,镇江中泠泉水重一两三钱!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水均为一两四钱。证实乾隆自定评泉关键是水质轻为标

准。玉泉水含“杂质”最少,水就清,质量最好,长期饮用还能祛病益寿。于是在“水清而碧,澄洁似玉”的“裂帛湖”畔,刻下了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则凡出于山下而有冽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玉泉被这位旅游和品泉名人乾隆皇帝正式命名为“天下第一泉。”

济南趵突泉还是这个乾隆皇帝在评定北京西郊玉泉不久,南巡来到济南,当他看到趵突池中三泉喷涌,势如鼎沸,状似堆雪的壮观后,遂把泉水三柱誉为蓬莱、方丈、瀛州三座山,乾隆帝凭栏而立,并品尝趵突泉水,俯瞰泉池,觉情趣无穷,高兴处,写下了《游趵突泉记》,认为该泉水清冽甘美,和玉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大笔一挥,把“第一泉”的美名又封给了趵突泉。其实购突泉为济南七十二泉之冠,泉旁石碑“第一泉”三字系清同治年间王仲霖所书,含糊其词,有意无意之间,给游客错以天下第一的印象,遂使趵突泉扬名四方。

上述四个天下第一泉是人们凭实践经验或实验命名的,并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水质测定方法:如以某水煮食物,易熟烂者水质较好的煮试法;用口品尝水的味道,越清淡水质越好的咪试法,陆羽等人煮茗论水,应属于煮试和味试的综合运用了。玉泉的评定是秤同体积各种泉水重量,水量越轻则所含杂质就越少,水质也越好,故称衡试。

2.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泉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南临太湖,西依惠山,京杭运河纵贯南北,京沪铁路横卧东西,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山明水秀,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该市西部高329 米的惠山,绵延20 公里,其九峰如九条顽皮的苍龙,挤在一起,头东尾西,淹没于太湖之中。“挹九峰之苍翠,瞰太湖之波涛”。山间古木参天,幽谷清静,自古以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是著名的锡惠风景游览胜地。

惠山多清泉,历史上就有“九龙十三泉”之说。位于惠山寺附近的惠山泉原名漪澜泉,相传它是唐朝大历未年(公元779 年),由无锡县令敬澄派人开凿的。共两池,上池圆,水色澄碧,饮料都在这里汲取;下池方,虽一脉相通,但水质不如上池清澈。唐朝陆羽在他著的《茶经》中排列名泉20处,无锡惠山泉位居第二。另一位评水大家刘伯刍认为:“适宜于煮茶的泉水有七眼,惠山泉是第二”。此后“天下第二泉”之名为历代文人名流所公认。宋代诗人苏拭曾两次游无锡品惠山泉,留下了“独携大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吟唱,更使惠山泉生辉。

惠山泉名不虚传,泉水无色透明,含矿物质少,水质优良,甘美适口,系泉水之佼佼者。其原因是由于惠山岩石地层为乌桐石英砂岩,地下水从地层中涌向地面时,水中杂质多数已在渗滤过程中除去,相传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很爱惠山泉水,曾令地方官吏用坛封装,驰马传递数千里,从江苏运到陕西,供他煎茶。因此唐朝诗人皮日休曾将此事和杨贵妃驿递荔枝之事相比联,作诗讥讽:“丞相常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嫌迟;吴国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到了宋朝,二泉水的声誉更高。苏东坡向人推荐:“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泉,”据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所载:“无锡惠山泉水,久留不败,政和甲午岁(公元1114 年)赵霆始贡水于上方,月进百樽。”二泉水一度成为进献给皇帝的贡品。宋高宗兵败南渡时,也不忘饮用二泉水,南朱著名诗人杨万里在诗中称赞二泉:“惠泉遂名陆子泉,泉与陆子名俱佳。一瓣佛香炷遗像,几个袖子拜茶忙”。惠山泉水自泉壁石雕的“龙头”(螭首)中流出,叮咚作响,清脆悦耳。泉畔建有“二泉亭”,泉池旁的大石上,镌亥情“天下第二泉”五个大字,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赵子昂)所题。赵在题字之余,还题诗一首:“南朝古寺惠山前,裹名来寻第二泉。贪恋君思当北去,野花啼鸟漫留连。”

明朗,二泉更成了诗人墨客、达官贵人品茗游玩,题咏不绝的地方。特别是明初听松庵的高僧性海,请湖州竹工做了个天圆地方,形成乾坤壶的竹炉,以二泉水煮茗待客。著名画家王级于洪武甘八年(公元1395 年)为竹炉作画,并有诗云:“寒斋夜不眠,瀹茗坐炉边;伙火煨山栗,敲冰汲涧泉,瓦铛翻白云,竹牖出青烟;一啜凤生腋,俄警骨已仙!”足见其倾倒之情。著名画家文徵明,在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 年)二月十九日清明节,与友人茶会于惠山,兴会所致挥毫作了《惠山茶会图》,设色纸本,再现了诗人、画家竹炉煮茗,茅亭小想的情景,这一珍贵画卷,珍藏故宫博物院。

清圣祖玄烨(康熙)和高宗弘历(乾隆)都曾多次到无锡,每次必品尝二泉水并题咏。乾隆对二泉更是赞赏有加:“石甃淙云乳,何以问来脉?摩沙几千载,涤荡含光泽。澄澈不爱尘,岂杂溪毛碧。鸿渐真识味,高风缅畴昔!”二泉由于受到清朝帝王的赏识,因此地方官绅对二泉周围的环境,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整修,布置了池沼、流泉、石刻、假山、湖山和亭台厅室,配置了花草树木,使其成为一个精巧雅致的庭园。该庭园的主要构筑物,均分布在同一轴线上,结构严谨,基本定型于乾隆南巡期间(公元1751—1784年),所以成为我国造园鼎盛对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中心是泉亭,亭内有上池和中池;泉亭之上为“景徽堂”:泉亭之下为“漪澜堂”,堂前为下池。上池,中池和下池组成了“天下第二泉”的完整水系。三池形状各异,均砌以精致的青石栏杆。上池八角形,径四尺五寸,开凿最早,水质最好,除用作煮茗外,还可用来酿制著名的“二泉酒”。中池方形,边长三尺,距上池仅二尺许,水质较差。下池最大,长方形,开凿于北宋明道年间(公元1032—1031 年)。池的上壁装有石刻的螭首,即《惠山记》中说的“龙吻”,中池条水经过漪澜堂下面的暗渠,从螭口流入下池,叮咚有声。池内金色大鲤鱼、大青鱼悠游其间。下池北面的围墙上,嵌有“天下第二泉”大字题刻,笔势雄劲,系清朝进士、吏部员外郎王澍手书。

从泉亭左右两侧的石阶抬级而上,在平台的后面,倚山有一座三间七架的厅室,这就是景徽堂。这座歇山顶的敞厅,屋字轩昂,三面环廊,厅前乔柯扶苏,绿荫翳然,现辟为茶室,是品评二泉水的理想之处。堂两旁大书一联:“试第二泉,且对明亭暗窦;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这座以泉石之胜而自成一格的古典庭园,每当月色溶溶的夜晚,皎洁加玉轮冰晶的皓月,倒影在波光微动的清泉之中,银华闪烁,悠然入画,水波月影,幽美宁静,美妙诗情画意是何等诱人。无锡当代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公元1893—1950 年),曾在惠山一带颠沛流离。在泉水的汩汩声中,这位饱经风霜、双目失明的阿炳,追忆着旧时所见的山色水光:那清冽的泉水,该是辛酸的泪水凝成的吧?那倒映在清池里散发着柔和银色光华的明月,不正象征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光明和理想吗?一首音乐的旋律在自己的胸中回荡,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瞎子阿炳20 多年呕心沥血、反复凝炼的结晶。那委婉悠扬,感人肺腑的曲调,今天已成为驰誉宇内,叩人心弦的绝响。而二泉也随着这行云流水般的乐曲声,飞越重洋,成为中外旅游者神往之地。

3.天下第三泉——苏州观音泉

观音泉在苏州虎丘观音殿后,泉井所在的小院,清静幽雅,园门上刻有“第三泉”三个大字。第三泉又名“陆羽井”,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在虎丘寓居,发现虎丘泉水清冽沽莹,甘美可口,便在虎丘山上挖一口泉井,所以得名。刘伯刍评此水为第三。

与第三泉相通的还有“剑池泉”,在苏州虎丘山下。一入“别有洞天”的园门即是剑池,门旁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笔力雄劲,为唐代颜真卿所书。据文献记载,剑池之下,为春秋晚期吴国国君阖闾之墓,为建该墓,当时征调10 万民士,凿池三年方成。因阖闾爱剑,下葬时以宝剑3000 殉葬。相传秦始皇和东吴孙权曾遣人在此凿石求剑,无成。凿处遂成深2 丈的长方形深池,故名剑池。池旁峭壁如削,刻有“风壑云泉”四字,笔法圆润,传

为宋代米芾所书。

虎丘虽然是座小山,但其山势雄奇如蹲虎状,它的峰顶,更像从海中涌出状。虎丘寺石泉水,加上“碧螺春”,在此煮茶品茗,别有一番情趣。难怪元朝名大顾瑛夸曰:“雪霁春泉碧,苔浸石瓷青,如何陆鸿渐,不入品茶经。”

4.天下第四泉——杭州虎跑泉

位于杭州西湖西南大慈山下的虎跑泉,相传,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高僧寰中居此,苦于无水,欲走,一夜他梦见一位神仙,告诉他说:“南岳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第二天,果然看见“二虎跑地作穴”涌出一股泉水,故名“虎跑”。当今虎跑泉池东南隅沟谷中,西湖新十景之一的《虎跑梦泉》的浮雕,正活龙活现地再现了这个“虎移泉眼”的神话故事。

虎跑泉并不是两只老虎“跑”出来的。据地质学家的调查研究,“虎跑”附近的岩层属于砂岩,因裂隙较多,透本性能好。而且这里的砂岩层都向东南倾斜,倾角较大,约有45度。虎跑泉就在砂岩层倾斜的下方,正好承受着岩层层面向下渗流的地下水。在地形上,虎跑泉又处在一个沟谷中,是个汇水区。它的北、西和西南三面被高山包围,组成一个马蹄形洼地。它的西北部山峰高230 米(虎跑泉的海拔高度约70 米左右),这160米高差和汇水洼地给虎跑泉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形和供水条件。在虎跑泉附近还有一条与岩石层走向近于平行的断层,可以拦蓄地下水,把地下水控制在断层之中,坚硬岩石裂隙中存身的地下水叫裂隙水,其形成的虎跑泉为裂隙水泉。而西湖风景区另两处名泉:一是补给玉泉的含水层系第四系松散砂砾层,其中的地下水称为孔隙水,出露地表后被命名为孔隙水泉;另一处龙井泉水是岩溶地层中赋存的岩溶水,其天然露头叫做岩溶泉水。

由于虎跑泉是从难溶解的石英砂岩中渗出来的,带来的可溶解矿物质不多,因此虎跑水质相当纯净。经化学分析证明,它的矿物质含量每升水中只有20 毫克到150 毫克,比一般泉水要低,比玉泉水和龙井泉水低得多。这就是虎跑泉水特别沁人心脾,被誉为杭州名泉之首。虎跑泉周围幽雅清秀,泉水甘冽醇厚,泉旁书有“天下第四泉”五个大字。苏拭有诗赞日:“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尊自在尝”。龙井茶用虎跑水浸泡,清香四溢,味美无穷,被称为“龙虎斗”,是一种上等饮料,誉为“西湖双绝”,闻名中外。

5.华夏人名泉

在华夏大地上,还有数处与著名历史人物的生平活动有关,以他们的名或号命名,其中著名的是,湖北宜昌的陆游泉,江西上饶的陆羽泉,杭州西湖的六一泉,山东淄博的柳泉、讽贪倡廉泉。

陆游泉距宜昌市约10 公见出露在长江西陵峡西陵山腰,有石阶一径可达。泉水自岩壁石罅中流出,汇入长宽各1.5 米,深约1 米的正方形泉坑中,清澈如镜,透亮见底;复不枯竭,冬不结冰;取而复满,常盈不溢;用其煮茶,醇香适口。泉侧有“三游洞”。史载,该洞于唐元和十三年冬,诗人白居易、元稹和文学家白行简三人同游而得名。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于嘉佑元年冬,又游该洞,人称“后三游”。“三游洞”依山傍水,高岚深谷,秀美壮观,为一处名泉奇洞旅游名胜。

陆游生活在南宋半壁江山沦陷,最高封建当局苟且偷安,醉心于腐化享乐的时代。他和许多爱国志士一样,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于是愤世疾俗,将爱国之情寄托于山水诗书。陆游不仅喜欢名山大川,还乐意品尝碧水佳泉。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 年)十月,陆游在入川途中游览“三游洞”时,特意到洞门左侧的泉边取水煎茶,品评其味。佳美的泉水使陆游诗兴大发,吟赋一首:“苔径芒鞋滑不防,潭边聊得据胡床,岩空倒看峰峦影,涧远中含药草香。汲取满瓶半乳白,分流触石佩声长,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诗被人摩刻,泉被命名为“陆游泉”,远近闻名。

陆游泉经过修葺,泉口已用条石镶砌,外加雕花石栏杆,上覆一座半壁亭。亭子依山面溪而建,半壁嵌入山岩,如同“天坠地出”,虽由人作,宛似天成。亭为青石结构,仿宋代风格,飞檐翘角,顶脊两端有甍石装饰,亭柱上刻着“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诗句,古朴雅致。泉周围绿竹森森,藤萝重重,奇石累累,流水淙淙,景趣无穷。

六一泉位于杭州西湖孤山西南麓,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元祐四年(公元1089 年)任杭州知州时,为怀念同时代的散文家和诗人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而命名的。

泉池面积约2 平方米,上盖半亭一座。

柳泉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东壑沟中。泉出沟底,外溢为溪,大旱不竭,称“满井”,沟内绿柳咸荫,故名“柳泉”。相传当年蒲松龄在此设茶待客,与人谈狐说鬼,搜集创作素材。蒲松龄是位“写妖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文学巨匠,自号柳泉居士。

柳泉水清冽透底,鱼戏缕缕水藻中,真有点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的味道。四周草木环抱,幽静安雅,1979 年茅盾先生所题《柳泉》石碑立于泉旁。也许蒲公家中后院的柳泉也占了蒲公的光,今天诞生了柳泉啤酒、柳泉路。

柳泉路上共有四泉:柳泉、荷泉、蒲泉、松泉。荷泉有三座亭亭玉立的石制建筑小品,如同三盆荷花盆景立于水中;四泉之首的蒲泉,泉水分别从三根“火柴棍”头上几十个喷孔中一涌而出,霎时三朵白色的蒲公英绽开在水中,如慧星袭月、天女散花。如果说上列三泉以妙趣横生,给人以无限联想取胜的话,那末,最后的松泉则给人幽深肃穆之感。

柳泉东南里许,有蒲松龄墓,墓前碑亭内立重刻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张之撰《柳泉蒲先生墓表》及茅盾新题墓碑。

陆羽泉又名“天下第十四泉”,位于江西上饶市广教寺内(现为上饶市第一中学)。茶圣陆羽以嗜茶著名,世称茶神。陆羽曾在上饶广教寺隐居多年,筑有山舍,后人名为陆鸿渐宅。宅外种植茶园数亩,开凿一井泉,地下水经过四周红色石英砂岩渗透过滤,水清味甜,当时品为“天下第十四泉”。唐孟郊《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诗云:“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开亭凝贮云,凿石先得泉。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皇甫曾诗曰:“千峰侍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据此可见陆羽曾在此种茶、品泉,传说《茶经》也在此写作。泉边石圈上“源清流洁”四个篆字是清末段大成所题,为陆羽泉水质的真实写照。

文学泉相传陆羽还在湖北无门县城北门外“陆子井”取水品茶,因陆曾拜太子文学之职,故此井以“文学”名泉。此并口径90 厘米,上覆八方形巨石,凿三孔,作“品”字状,甚为别致,故又俗称三眼井。井后碑亭,为木结构建筑,六角重檐攒尖顶。内立石碑,正面题“文学泉”三字,背面题“品茶真迹”四字,苍劲古朴。亭后小庙,壁嵌片石,线刻陆羽小像,端坐品茶,颇有凤趣。

讽贪儡廉泉天下名泉中赋予道德生命的当推贪、廉两泉。贪泉位于广州市西北15 公里的名胜石门。史载,人如果误饮贪泉就会贪婪成性,但实际上饮贪泉而不贪者大有人在。吴隐之于东晋元兴年间(公元402—404年)任广州刺史,特地前往饮泉,并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纵使齐欢饮,终当不易心。”诗意为区分贪与不贪,在内因不在外因。

果然,吴隐之在任职期间,始终保持两袖清风,一尘不染;颇有传奇色彩的是,当吴隐之任满返乡途中,船至贪泉附近江面,风浪大作,危难之际,吴隐之揣测,莫非家人违禁?一经询问,果真夫人私带名贵药材沉香一斤。吴隐之随即把沉香抛入江中后,竟然风静波平,这一带遂得“沉香浦”地名。

廉泉在合肥包公祠内,是为纪念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包拯而掘的。亭中石壁镌文说:贪官喝了“廉泉”,头会奇痛不止;清官饮了,则愈加廉洁奉公。泉因此得名。

无独有偶,江西赣州市光孝寺也有一处廉泉。相传,古时当地有一太守廉洁出名,忽一夜,雷击过后,有清泉从地涌出。人们为纪念清官,便命名为“廉泉”。

经书书法

文 | 安祥 今天聊聊书法史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写经体。由于自己对这一书体的接触也不太全面,正好借由这篇文章,了解和梳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如有不对,肯请方家指正。 所谓的写经体,是以书写经书为主要内容且大多以小楷呈现的一种独特书法形式。而经书则以佛教经典为主,间或也有道教等其他经典的。 大约从汉代开始,佛教就逐渐传进了中国,到了魏晋时期,佛经在中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在唐代则达到鼎盛。在这跨度长达700年左右的历史长河中,大量的佛经被翻译过来,佛教宗派也被确立,其中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驿站的敦煌洞窟营造则达到了鼎盛阶段。 当时的人们为了求福纳祥和获得心理慰藉,经常做各种佛事,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写经抄经,这种活动几乎形成了一门营生,出现了专门抄写经文的“经生”。 有趣的是,从汉、魏、晋到唐,中国的书法也出现了全面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汉简汉隶、二王行草、魏碑唐楷等不断变化发展中的书体,成为中国书法的主流一脉。而与此写经体则与此相互并轨发展,既相互影响,又各自独立。 《武威汉简》 早期的写经体多以南北朝字体和隶书为主,在北魏时期,写经体就有了明显的魏碑笔法和结构特征。到了隋唐,写经法度也和唐楷一样讲究规范、精准、笔画巨细无遗、结构千锤百炼。可以说,写经体与时代书风的紧密结合,拓宽了写经体的书法风格。 西晋元康六年《诸佛要集经》 其实,写经从最开始,并不是书法行为。它只是用来方便学佛之人阅读的载体。字迹工整、结构匀称,易于识别,是对写经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抄经人的背景差异、所处时代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字体形式也多种多样,或秀美或冷峻,或端庄或雍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但整体上来说,在抄经的过程中,都对写经人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要有恭虔之心,要心平气和、神智宁静,还要有一定的技能、速度、质量等等。这一点和历代的其他书法遗迹都不相同。可以想象,现代人抄《心经》,想必也是要回归那种神智宁静的状态吧。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一 当时,传抄佛经之事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寺院僧侣,另一类就是经生(也称为写生或书手)。这些经生,很多都是功名场上的失意者,其名多不见于经传,生平更是无从考证。当然还有民间的普通信众,这些人因为不在上流社会,一般也看不到名家的手迹,所以他们习书的范本就是前人抄写的经卷。 我们知道,历代的书法遗迹中有甲骨、金文、碑刻、摩崖、砖铭、帛书、简牍、文稿、尺牍等众多形式,书体及大小也是种类繁多,体现出中国书法的丰富性和变化性。但写经体则主要是正书,书写工整,在通篇的结构、笔法和章法布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范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道教经典《太上九真妙戒金籙度命九幽拔罪妙经》 纸本, 25 x 142.5 cm ,敦煌。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但写经体也不是像日后的馆阁体那样的千篇一律。由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不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写经体也是有很多值得一书的不同面目的。由于写经活动横跨中国700年左右的历史,因而其实也和中国主流一脉书法一样经历了不断的变化,比如具有隶书意味的楷书形式、汉简对它的影响、魏碑楷书的应用、唐楷对经书的潜移默化等等,都在写经体中体现出来,从而出现了写经体中或风格高古、或朴素自然、或天真率意,或法度谨严的各种特征,为中国书法平添了一道另类的风景线。 由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写经的盛行,写经书法流传下来的也很多。特别是自从一九OO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数万卷古代文书公诸于世,可以让我们一窥那时多彩的写经书法艺术。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罗列几个比较知名和重要的传世作品。 佚名 《妙法莲华经》,原敦煌藏经洞中之物,书写者佚名。上海朵云轩藏 《妙法莲华经》经文为楷体,点画飞动,体态秀逸,神采卓然。可看出其精熟的点画,细处还能看到悬丝,以及运笔的方向,字体上也是大小错落,各随其态,通篇贯气,很有神韵。此件经书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在清末时散出之物,从清代末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岁月里,此卷几经转藏,现珍藏于上海朵云轩。 此卷为乌丝栏纸本,小楷书。275行 每行17字 纵22.6厘米 横468.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国诠是唐初太宗时人(七世纪),名不见经传。但在当时应该是一位比较著名的经生。因而奉旨书写了《善见律》,后有文化大臣阎立本为之题跋。后来的赵孟頫、倪瓒、董其昌都曾见过此卷。笔法上以二王的《黄庭经》《玉版十三行》为基础,是罕见的小楷佳作。这篇书法通篇腕力匀整、无一败笔,字型舒严有度,可谓一丝不苟,笔法圆润纯熟,结体开张而不局促。符合写经人需要“精诚”的要求。 《善见律》简述了释迦牟尼弘佛之事,卷末上端书“善见律卷”,下署“贞观廿二年十二月十日国诠写”。 《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每页20.8 × 8.9cm ,共9页。 《灵飞经》又名《六甲灵飞经》,无名款。《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是后人初习小楷不可多得的范本。 关于《灵飞经》的作者,至今还是一个谜。有说是唐人钟绍京所书,也有说它是玉真公主手迹,甚至也有人认为它是由元代赵孟頫临写而成。而《灵飞经》本身的发现与经历也算是扑朔迷离,有兴趣者可自行查阅资料一睹真相。 《灵飞经》渤海藏真帖本 但《灵飞经 》作为有真迹存世的小楷经典,其秀美身姿,千百年来始终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佛说生经》残卷片段,此残卷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佛说生经》残卷,由释慧湛书于南朝陈宣帝太建八年(公元576年)。释慧湛为南京白马寺僧,本经由南京传至敦煌。因其书法佳绝,为主人宝藏,直至1002年被埋于莫高窟藏经洞。九百年后王道士发现秘密,遂开洞出经,陆续盗卖。此残卷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摘自网络) 《转轮圣王经》其影响和知名度虽不及《灵飞经》,但也是长期被指认为唐钟绍京所书的作品;甚至被被镌入丛帖中(如清代歙县鲍漱芳的《安素轩法帖》即收有此经),因而一度流传甚广。 钟绍京(659-746),字可大,据说是钟繇后裔(第17带世孙),因而被人称为“小钟”,钟繇自然就是“大钟”了。米芾的《书史》 则称绍京书法“笔势圆劲”。董其昌认为,赵孟兆的楷书就是学习钟绍京小楷而得的,因此可以从赵孟頫的楷书看到钟绍京的楷书风范。甚至也有人说《灵飞经》就是赵孟頫的临作,云云。 但此经书是否小钟所书,还有不少质疑之声。当此经本身用笔遒劲有力,结体疏密得当,可堪初唐写经之精品。 聊聊数笔无以表述中国丰富而瑰丽的写经体书法艺术,也有很多优秀作品没有纳入介绍,如一些摩崖石刻中也有不少写经经典(《泰山经石峪》等)。但限于篇幅也只有割爱了。归纳一下: 写经体(也称经书体)从汉代开始,一路走来,到唐代达到鼎盛,是自两晋以来抄写经卷的重要书体形式。 可以说,它详尽记录了中国文字隶变以后楷化的全过程,对中国文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其墨迹形式的完好保存,很多作品传达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笔法的特征和痕迹,因而对后世的书法学习者而言,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宝库,甚至有人提出, 写经体可以成为书法初学者入门的一种学习对象 。 我不才,请予指正

茶经行书字帖

2011年6月2日下午,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的保利当代中国艺术日场春拍中,津门书法大家、中国老子书画院名誉院长何俊田先生的书法作品又创新高,一幅6平尺楷书《爱莲说》,

以10万元成功拍出。每平尺平均1.67万元。

保利拍卖公司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三大拍卖公司(保利,嘉德,翰海)之一。保利拍卖公司成立 5 年来,孜孜不倦地在“精品路线”上探索,得到业界广泛认可。此次拍品层次再次大幅提升,当代著名书画大师吴冠中、黄永玉及范曾、贾又福、王明明、江宏伟、何家英、何俊田、石虎等人的作品都同时上拍。

早在2010年7月26日,何俊田先生的10米楷书长卷——《弟子规》,曾以10.9万元的价格,在位于天津三溪塘成功拍卖。2011年保利春拍图录公布后,何俊田的作品受到广泛关注。6月2日下午,原定13时30分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保利春拍当代中国艺术日场,因不断涌入的人流不得不推迟了近30分钟,两千平米的大厅座无虚席,另有诸多艺术家和收藏家不得不加座或伫立在大厅两侧。当拍卖师报出开拍643号何俊田先生作品时,拍卖台两侧的电子大屏幕上同时显现出何先生的六平尺楷书《爱莲说》。起拍价位是6万元。经过9轮竞拍,最后以10万元落锤。每平尺平均价1.67万元。

何俊田是书坛巨擘刘炳森的得意弟子。他自1982年始,先后追随刘炳森24年,得刘老悉心指教,获刘老真传。其作品先后四次入选中国书协举办之国展,并收录于30多部专著,刻录于26省碑林、碑廊或人文胜地。

何俊田现为中国老子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澳门书法家协会顾问、日本书道泉会顾问、大运河书画院院长、天津武清文联名誉主席

、天津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等。在业内有“中国楷书第一人”之美誉。书坛巨匠欧阳中石称何俊田的楷书“骨力遒劲,结构独异,笔笔到位。结构疏朗清秀,有神韵。” 书坛泰斗启功生前称赞何俊田的书法:“当今书法界能这么规规矩矩写字的人不多。真、草、隶、篆都能上手,没有几十年功夫无论如何也写不成这样。

业内收藏家说:相隔不到一年,何俊田的6平尺楷书《爱莲说》竟然又以10万元成功拍出,说明何俊田先生的作品有着巨大的的升值空间。也有不愿透漏姓名的鉴赏家说:何俊田先生在拍卖中经验不足,像何先生这样岀类拔萃的作品,在国内并不多见,起拍价每平尺无论如何也应该定在2万元以上。这样拍下来每平尺有望突破4万元。 31年的新闻生涯,从通讯员到报社主编,职业的敏感,都时时提醒着我:一定要为何俊田写点什么,不然我会感到终生的不安。

直呼其名,我真的不敢。因为何後田不仅是我的前辈,更是我的首长和恩师。但新闻报道的特殊要求,又不能不直呼他的大名。

还是把时间推到1979年的春天。当时,我刚刚入伍到塞外一个坦克师部队当战士。时任师政治部文化科副科长的何俊田,不知怎么知道有个会写剧本的新兵叫苏清杰(后来才知道,部队去河南接兵时他就交待:接个能爬格子的来)。当时,北京装甲兵要办创作学习班,这个学习班又是何俊田去组织,下连不到三个月的我,硬是被何俊田送到了北京去学习。

创作班学习结朿不久,原本要任文化科长的何俊田,却因宣传、文化两科合并而又到宣传科任副科长。很多人都为他鸣不平,都觉得宣传科长非他莫属。可他却对副科长津津乐道:“真要当了科长,我还有时间写字画画吗?”

正是因为何俊田到了宣传科,我才有机会在他的推荐下,直接到师宣传科当上了报道员。时间是1979年9月。

离恩师何俊田近了,自然对恩师有了诸多的了解。当时参加过全军首届书法大展的他,时常还有诗歌、散文、小说在军内外报刊发表,并成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和山西省作家协会的双重会员。

和恩师何俊田分别已经28年,回过头再看看恩师何俊田走过的足迹,不仅仅给我,也一定会给更多的人更多的启迪。

何俊田,字坦东,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生于天津武清。何俊田的祖辈,是远近有名的“大宅门”。后来虽然家庭衰败,但祖上留下诸多的书籍和字画,对何俊田有着颇深的影响。儿时的何家,室内的字画几乎每年一换。特别是到了冬天,孩子家不愿意早起,他便躺在床上看墙上挂着的字画,看得多了,难免会受到目染,然后就忍不住在床头写来画去。父亲见他在字画方面饶有兴趣,就拿出一本字帖和一套《芥子园画谱》让他临习,并教他怎么写,怎么画,那年何俊田只有5岁。父亲还教他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待他到了入学的年龄,早已把那些古诗古词古文背得滚瓜烂熟。等他到十一二岁的时候,乡邻们就开始让他给写字、画画。

何俊田19岁那年,部队到武清招兵。接兵干部在家访时看到他家里到处挂着字画,问他父亲是谁写的谁画的,父亲便指了指何俊田。当时一个姓赖的政委听说之后,就亲自找门来,到家里一看他的字和他的画,立即就把那姓赖的政委给震住了,说是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临走的时候,姓赖的政委看见他家墙上挂着几张“马恩列斯毛”的伟人像,问他父亲,为什么你们家的伟人像比我们部队买的像大?父亲说那是俊田画的。政委认为那些伟人像画得特别好,也画得特别像,就把这些像连同何俊田一起带到了部队。尽管接兵团的军医向赖政委报告说何俊田的身体不合格,是丙等身体,不具备当兵的资格,且祖上又“有问题”,但那赖政委还是没有丝毫的优豫。

何俊田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遇上了一个姓赖而对他并不赖的好政委。新兵训练之后,北京军区办了一个美术创作培训班,当时只招十几个人,那赖政委就把他给推荐了过去。培训班结朿后又把他留在了机关,并专职从事写写画画的工作。这等于给他提供了一个专业练习书法和绘画的平台。就他一干就是17年。

1981年何俊田转业回天津后。本想继续从事专业的他,却分配到武清宣传部。才华横溢但压根就不想当官的何俊田,不久便当上了宣传部副部长,之后又是常委兼宣传部长,又是主管文教工作的副区长等等。  那是个“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年代,不管你乐不乐意,只要“组织需要”,你都不能也不可能不去服从。但他比谁都更加清楚:他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书画和政务都兼而有之。正如鱼与熊掌不同兼得一样。但要让他彻底放弃书画创作,又无疑于让他放弃自己的生命。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何俊田除一心一意把政务干好之外,只好忍痛把绘画扔到一边,而把其余的时间都用在了书法上。因为创作一幅画占用的时间着实太长太长。而书法只需一纸一笔一刻即可开书。这之后,何俊田不管是任副部长还是部长,是任副区长还是政协副主席,29年来他不管工作多忙,始终临池不辍,从未间断对书法艺术的心追手摹。

更为幸运的是,1983年深秋,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回到武清。闻知这一消息,何俊田欣喜异常,匆忙前往求教。那天夜晚,他从握笔的姿势,直至章法、风格逐一问起,一直交谈到夜里一点半。先生还特意为他定下风格,并给他选了两本帖,一本是刁遵墓志、一本是崔敬邕墓志。从此,何俊田不仅在书法造诣上获得提升,更与先生结下了不解的翰墨之缘。之后24年,常得先生悉心指教,也获先生真传,亦师、亦友、亦兄弟。

在步入书坛之前,何俊田始于柳体。有了专业从事书法创作的机会之后,他对古贴更是爱不释手,凡是能够找到的,他都临帖,而临摹最多的是颜真卿,也临习“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学行书,下工夫最大的是临黄庭坚,他曾经学了十年黄庭坚的体。因为上世纪七十年的时候买不到帖,何俊田把能够搜集到的,都连夜临摹下来。到现 在这些帖子他都一直保留着,足足有数尺之高。  “学我者死,似我者生”。先哲的名言何俊田不能不去记取。但他更懂得,只有在学深学透的基础上,才能从形似到神似。他十分看重书法的法度,不求书法之怪奇,主张在进的力求书法之俊美。正因如此,他的书法作品以颜、柳为主,加上欧、赵的精髄,魏碑的成份,把魏碑和唐楷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在突破的又不墨守成规,端庄雄伟,法度森严,但又自成一幅。其结体宽博而又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又气概凛然,疏密有致而又气韵生动,大有“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之绝妙。这就难怪有书法评论家要称何俊田的书法为“何体”。

如果硬要何俊田自己对自己的书法作个那就是:规规矩矩按照传统的派路走,在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自己,不断改造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至于自己的书法到什么程度,或者有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他认为应该由别人来评论,不能自己说了算。别人认为你的字有功力,就是有功力,就是要被全社会所承认。他说:“搞艺术的都是专业人才,而服务的对象却都是圈外人,如果圈外人都认可你的书法,就证明你的字已经被得到了认可。历史最公平,历史上所留下的书画大家的作品,字体都非常的漂亮,若是华众取宠戓欺世盗名的东西,肯定不会流传开来。”

何俊田那是自谦。用当代魏碑大家孙伯翔先生的话说:“何先生的书法形质功力极深,信有性情之录。他数十年临池不辍,纵向取古,横向取今,以盛唐楷书作底,又上溯北朝碑版,且潜心研习篆、隶、行、草诸体兼擅,卓然成就自家风貌。他的书法严整遒劲、沉实洒脱,隽美中含刚毅,朴茂中显雄浑,既有汉魏风骨,又具唐宋神韵,更有时代气息,给人以质朴淳厚的美感。”读了何先生的楷书《茶经》,再对照孙老的评价,信不为虚。

品何俊田的书法,确有稳中不俗、险而不怪、老却不枯、润也不肥的独特魅力。亦刚亦柔,时重时轻,或虚或实,不激不厉,欹正相生,章法意境全在其中。书坛泰斗启功生前称赞何俊田的书法:“当今书法界能这么规规矩矩写字的人可不多啊。真、草、隶、篆都能上手,没有几十年功夫如何也写不成这样。尤其是楷、行、草书,真见功夫,看来重视传统的书法家大有人在呀。”

何俊田的书法“写的好”是圈内圈外都不争所事实。不然其作品就不会入选全军首届书法展,就不会四次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之国展,中央电视台就不会为他录制专题节目,诸多媒体就不会为他开办书法讲座;他的书法就不会刻进山东、河南、河北、浙江、江西、广西、四川、新疆、西藏等21个省、市、自治区的碑林、碑廊或名胜古迹处,他的书法就不会收录于30多部专著,就不会被境内外众多艺术馆、博物馆所收藏,他也不会以学者身份,多次和刘炳森等书坛斗被邀访日本、韩国、加拿大、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并进行书法艺术交流或展览。不然,1999年8月,赵朴初老先生也不会对何俊田书法作岀如此评价:“花枝春满,老干弥昌”,并抱病题此以赠。

纵观历史上能留下痕迹的书法大家,无不是诗书画印样样都出类拔萃。当今书坛所以鲜有大家问世,说到底是缺少厚重的文化底缊。而岀身书香世家的何俊田,恰恰是这方面的杰岀代表。他涉猎之广泛不仅令圈外人吃惊,也常常令圈内同行叹为观止。他在潜心耕砚的酷爱古典文学,诗词歌赋。同时对戏剧、曲艺、音乐、美术都有很深的研究,特别是古体诗,功力更为深厚。仅创作古体诗,就有两千多首。作为天津师范大学的特聘教授的他,曾一次次和众多的省市区领导讲书法也讲古典文学和古诗词,尤其擅长平水韵,他的课博而不杂,幽默风趣、妙语连珠、且又深入浅出,常常令那些省市区领导禁不住拍案叫好。

要想真正解读何俊田,不仿静下心来,认真品品他已结集出版的《何俊田书法作品选》、《何俊田书法作品集》、何俊田《书法学习指要》、《何俊田自作自书诗百首》、《何俊田楷书自作诗五十首》,《何俊田楷书阿弥陀经》、《何俊田楷书茶经》以及主编作品《雍阳轿子---刘炳森》等.也许,只有这时,你的眼前才会顿觉一亮:与其说何俊田是书法家,不如说何俊田是书法理论家和书法实践、文学造诣都极深的书法大家。如此功力深厚,字字雄魂尽显的大家,在赵朴初、启功、韩美林、刘炳森之后的中国书坛,又能找岀几人?

再次见到恩师何俊田时,已是2010年的初夏。作为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副主任的我,要组织全国部分著名书法家到洛阳老君山去开展一项公益活动。没想到一个电话过去,恩师何俊田便满囗应允。但我知道,早已年过花甲的恩师何俊田,如今身兼数职,反而比在任时更忙更忙。什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老年书画会副会长、桂林两江炎黄书画院顾问、澳门书法家协会顾问、日本书道泉会顾问、大运河书画院院长、天津武清文联名誉主席、天津市武清区政协副主席、天津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等等,忙也是可想而知的。但为了公益活动,他一切都可以放弃。

这就是我当年那个豁达睿智的恩师何俊田,这就是分别28年之后,在物欲横流的眼下,依然“不随落叶舞秋风”的书法大家何俊田!  (苏清杰:资深记者、教授、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副主任) 2010-07-29 中华美术网

(记者苏清杰 天津报道) 一场以“弘扬国学,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的拍卖会,7月26日上午在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中国三溪塘艺术家聚集区成功举办。中国著名书法家何俊田先生10米楷书长卷——《弟子规》,以10.9万元价格,被天津宇刚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竞买成功。拍卖结束后,何先生表示将拍卖所得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出版《弟子规新解》一书和相关活动。此书由中国财经作家、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张建云先生义务主编,并以何俊田先生楷书为学生和初学书法者入门字帖,北京瑞平国际拍卖行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春先生也表示不收拍卖佣金,为弘扬国学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何俊田是书坛巨擘刘炳森的得意弟子。他自1982年伊始,追随刘炳森24年,得刘老悉心指教,获刘老真传。

何俊田现为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老年书画会副会长、澳门书法家协会顾问、日本书道泉会顾问、大运河书画院院长、天津武清文联名誉主席、天津市武清区政协副主席,天津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等。在业内有“中国楷书第一人”之美誉。书坛巨匠欧阳中石称何俊田的楷书“骨力遒劲,结构独异,笔笔到位。结构疏朗清秀,有神韵。” 书坛泰斗启功生前称赞何俊田的书法:“当今书法界能这么规规矩矩写字的人不多。真、草、隶、篆都能上手,没有几十年功夫如何也写不成这样。” 而刘炳森对何俊田更是赞不绝口:“在我众多的学生当中,确有不少已成名家,但我不能不说:何俊田是最优秀的。”先称赞其一付横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说:“这字写得好,有功力!”后来在会议室又见到何俊田写的王维《渭城曲》,遂在字前驻足欣赏,口中还轻轻吟诵:“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边读边问:“写这幅字的人干什么工作的?他的书法非常有神采,基本功很扎实,写的好,写的好(摘自《留在武清伟人足迹》一书)!”竞买成功企业天津宇刚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秀华表示:国学是中国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思想的经典。《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在我国清代教育史上就已经有一定的影响。今天更多的学校、企业在学习《弟子规》文化,力行《弟子规》精神。而年逾花甲的何俊田先生作为中国著名书法家,又身兼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以及多家高校的书法、诗词客座教授,能历时一个月,精心创作,义写《弟子规》,作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设备最为先进、生产能力最强的保温管制造企业,有责任为泓扬国学做点贡献。虽然花费十万九千元,但能收藏到何先生的十米楷书长卷,值!让更多的学生和书法爱好者在习书的能系统学习国学经典《弟子规》,更值!

来源:艺术中国 作者:苏清杰

荼荼书法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作为茶这个字,很多书法家都为此作诗写词,下面是由我给大家整理的茶字的各种书法字体 ,希望能够帮助你们。 茶字的各种书法字体欣赏 茶字的书法字体1茶字的书法字体2茶字的书法字体3茶字的书法字体4茶字的书法字体5 茶的由来 “荼”、“茶”二字之转变 《九经》无茶字,或疑古时无茶,不知《九经》亦无灯字,古用烛以为灯。于是无茶字,非真无茶,乃用荼以为茶也。不独《九经》无茶字,《班马字类》中根本无茶字。至唐始妄减荼字一画,以为茶字,而荼之读音亦变。荼,初音同都切,读若徒,诗所谓“谁谓荼苦”是也。东汉以下,音宅加切, 读若磋;六朝梁以下,始变读音。唐陆羽著《茶经》,虽用茶字,然唐岱岳观王圆题名碑,犹两见荼字,足见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读说文记》卷一)只可谓荼之音读,至梁始变,茶之体制,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颜师古注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从而道通天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代表茶字的还有茗字 。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 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 茶的广泛普及 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现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的功效 茶能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它还能吸收放射性物质达到防辐射的效果,从而保护女性皮肤。用茶叶洗脸,还能清除面部的油腻、[2]收敛毛孔、减缓皮肤老化。 中国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所撰的一本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李时珍自己也喜欢饮茶,说自己“每饮新茗,必至数碗”。书中论茶甚详。言茶部分,分释名、集解、茶、茶子四部,对茶树生态,各地茶产,栽培方法等均有记述,对茶的药理作用记载也很详细,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虚实。苦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茶主治喘急咳嗽,祛痰垢。”认为茶有清火去疾的功能。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的记载,还记载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本草》说:“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消宿食,利小便”。汉代名医张仲景说:“茶治便脓血甚效。”至今,我国民间仍有用茶叶治疗痢疾和肠炎的习惯。 如将茶叶与药物或食物配成药茶,则疗效更好。如用姜茶治痢疾,薄荷茶、槐叶茶用于清热,橘红茶用于止咳,莲心茶用于止晕,三仙茶用于消食,杞菊茶用于补肝等。

荼经书法,经书书法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