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今天来给您讲解有关张百熙书法,张之洞书法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张百熙书法,张之洞书法
中国书法历来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百熙书法和张之洞书法被公认为两位杰出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张百熙(1696-1771),字仲熙,号百熙,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他承袭了明代书法传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他的书法作品深受六朝和唐代楷书的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字体古拙严谨,筆画力度饱满有力,且丰富多样。他精通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且擅长各种字体的变体与结构。他的作品雅致典雅,给人以沉稳典雅之感。
张之洞(1820-1898),字之洞,号浩然,是晚清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帜,潇洒自然。他的作品充满了自由奔放的创意,字体清秀流畅,饱含生机和活力。他善于运用墨色,独特的细笔功夫使其作品生动而富有想象力。他擅长行书和楷书,且在章草和隶书上也有独特的造诣。他的作品以其个人特色和独立风格而闻名,深受后人的推崇。
无论是张百熙还是张之洞,他们的书法作品都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技艺。他们不仅继承了传统的书法艺术,还融合了自己的个人特色和创造力,创作出了众多精彩的篇章。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他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思考和理解。
张百熙书法和张之洞书法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他们的贡献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的作品至今被人们广泛传颂,对后来的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书法作品不仅代表了个人的艺术造诣,更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璀璨明珠。
张百熙书法,张之洞书法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骛,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那么这最后一次科举,考的什么呢?
时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考题:
顺天府(策论):
题1.《汉初驰商贾之律论》
题2.《东汉中兴功臣多习儒术论》
题3.《龚遂治渤海虞诩治朝歌论》
题4.《隋唐二史不为王通立传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题5.《吴兢上贞观政要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司马光上资治通鉴真德秀上大学衍义论》
其他各省:
河南《中州形势论》
陕西《王猛治秦论》
山西《韩信引兵下井陉如陈余用李左车策信将何以待之论》
湖南《夏少康年四十以一成一旅致中兴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9109365_1.html/ ]广东《武以侠犯禁论》
山东,《辽金元开国兵力论》
公元1903年,农历癸卯年。这一年的考试特别多。因受庚子之乱影响,前一次科举考试被八国联军推迟了两年。所以1903年这一年,不仅在三月举行了“补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会试”,五月举行了殿试,六月举行了经济特科考试,到了八月(1903年9月底至10月初),各省又举行了恩科乡试。
有清一朝一共举行了112次乡试,其中恩科26次。所谓恩科,是因某种原因即时性开设的科举考试。清朝恩科往往有三种情况:第一是皇帝的登基大典;第二是皇太后、皇上生日所开的万寿恩科;第三是借政治或军事上的胜利而特开的恩科。按照这种划分标准,1903年癸卯恩科就属于第二种情况:下一年的十月初十,是慈禧老佛爷的七十大寿,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中国古代社会,七旬是个非常值得庆贺的年龄,故以开科取士来显示“老佛爷”的恩隆优渥。
与往年的科举考试不同,1901年,被八国联军刺激后的清政府推行“新政”,科举考试的试题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八股文,出题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改革后的科举考试,不管乡试、会试,都仍考三场,第一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第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以上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策论均应切实敷陈,不得仍前空衍剽窃。”
废除八股,采纳现实问题为考试题目,这是极为重大的变动。从各省乡试的考题看,的确大多结合新学和时务,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顺天府(北京地区)乡试历来都是全国之观瞻,其考题也被认为是最能代表朝廷的风向标。以策论为例,五道题目分别为:《汉初驰商贾之律论》《东汉中兴功臣多习儒术论》《龚遂治渤海虞诩治朝歌论》《隋唐二史不为王通立传论》《吴兢上贞观政要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司马光上资治通鉴真德秀上大学衍义论》。《汉初驰商贾之律论》,显然与拟议中的放宽经济自由密切相关;《东汉中兴功臣多习儒术论》《龚遂治渤海虞诩治朝歌论》,也能看出当时清廷统治面临巨大困难,亟需中兴之策。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至于其他省份就各有特色了。有些是地域特色,比如河南考的是《中州形势论》,就是说河南这个地方的位置如何重要,而陕西考的是《王猛治秦论》,前秦的丞相是如何治理陕西的;有的考军事,比如山西的考题是《韩信引兵下井陉如陈余用李左车策信将何以待之论》,意思就是如果当年的陈余用李左车之计,韩信该如何应对?还有的省的考题联系到了实际情况,比如广东的考题是《武以侠犯禁论》,这也许是因为当时广东革命党的暗杀之风太烈了。
最有意思的是湖南的考题,《夏少康年四十以一成一旅致中兴论》,说的历史就是夏朝的姒少康,虽然已经40岁了,只有一块很小的领地,500个士兵,就完成了夏朝的中兴大业。这看起来很像在说,当今光绪皇上,虽然年纪小了,也没什么势力,也能“崛起”,简直是不把慈禧放在眼里。最诡异的是山东的考题《辽金元开国兵力论》,搁早些年,大概就要兴起一场文字狱了吧。
考题虽然求新,但考试的人多半还是学的旧学,于是就不免闹笑话。比如河南乡试中,第二场第五题有“普相卑斯马克”一词,很多人都认为“卑斯”是地名,“马克”则是人名。还有自认为懂得西学的认为,“卑斯马克一人耳,德国宰相卑斯麦之弟,马克曾为某学堂教习,擢为普相,不明政治就德国请教其兄卑斯麦,遂得名传一时云云”。
会试
古今中外,内政外交
什么都要懂一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考时:光绪三十年(1904年)四月初十
考点:由于京师贡院毁于庚子拳乱之时,故时会试改在开封举行。
考题: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9109365_1.html/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乡试得中,就是举人了。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国家还会颁给20两牌坊银和顶戴衣帽匾额。匾额悬挂住宅大门之上,牌坊立在门前。到了第二年,新科举人就可以去京城参加礼部会试了。
会试也是三年一次,在京城贡院举行,一般在三月,所以也称春试(春闱)。考试规则和内容与乡试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会试第一场考《四书》的三题由皇帝钦命。会试放榜,中试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1904年的会试,因为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的破坏,加上几年前“公车上书”的影响,就移到了河南开封举行。
史论五篇,其实就是让考生以古论今,考的是历史和政治。第一题说“外重内轻”和“内轻外重”,说的不是国内国外,而是藩镇的问题,谈论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制衡。唐朝后期藩镇尾大不掉,中央虚弱,酿成大乱,但毕竟延续了300多年,但秦朝和曹操的魏国,实行的都是内重外轻,却都不过几十年。朝廷应该如何选择?
第二题,就是如何对付外来的强敌了。“五饵三表”是贾谊给汉文帝的抵御匈奴的建议,用先进生产力和礼物让外敌臣服,而秦穆公霸西戎则靠的是实力。究竟应该如何应付外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9109365_1.html/ ]第三题,说的就是变法了。戊戌变法于6年前就失败了,不过这在当时还是敏感话题。诸葛亮入川实行严刑峻法,但他只是为了让社会安定。到了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因为有很多阻力,便不得不讳称变法二字。这道题的焦点,也就是面对国家萎靡不振的情形,要不要用“变法”这个猛药?
第四题是个典故。唐德宗年间,皇帝身体不好,裴度就上了道奏折,说能不能让四方贤才和大臣们直接到宰相府讨论国事。这里谈的是如何举贤,国君和宰相应该如何分权的问题。
第五题就是外交问题了。北宋与金国结盟,想打垮辽国拿回燕赵之地,后来南宋又与元联合攻打金国,都没有得到好结果。应当如何远交近攻?为了对付日本,要不要结交俄国?
史论偏重的是考生的宏观思路,接下来的五道时务策考题考察的就是考生的实际执政能力了,看看他们能不能处理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其中包括经济、管理、地理、法律等诸多问题。
第一题说的是教育,是先对国民进行德育、体育教育,还是先让他们学习技术或者经营商业?
第二题表达的其实是清廷自己的困惑。为什么那些强国,把我们打败了,却不要我们割让土地,只要求通商?不占土地究竟能获得什么利益?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就是攒钱,买地,当地主,收地租。但外国的玩法却不靠着商品的流通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第三题是参考国外的管理经验了。日本聘用外国人管理国家很成功,埃及聘用外国人就失败,那么究竟应不应该请外国人来中国当公务员?这其实是决策权与行政权的问题。
第四题开始关注农业问题。应该如何实行农业政策?其实考题里就说清楚了,设立农业学堂,翻译西方农书,善用资本和人力。
第五题关注中国海外侨民问题。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大量华人受到打击,那么应该如何援引国际法,保护我国的侨民呢?
时务策之后,就是传统的经义考题了。这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文体,萌芽于汉唐,形成于北宋,到了明代,就是广为人知的“八股文”了。经义考察的就是考生对传统经典的熟悉程度,对圣人的话能不能有新的见解。
首题出自《大学》,暗含中国传统的礼教治国的观点和教化之道的含义。次题出自《中庸》,说的是为人处世,始终要有自己坚持的原则,不偏不倚,其中“中立”二字,暗含当时中国的外交态度。三题出自《周易》,原本是讲中国最早的集市,这里其实是让考生阐述商品的流通之道。
最后会元之选落在两个人头上,其一为福建闽县人林志烜;其二为湖南茶陵人谭廷闿。两人学问,家世相当:小林子是晚清名臣林则徐的族人,老谭是前两广总督谭钟麟的爱子。两厢比较,朝中还是湖南人比较有面子,主考之一的张百熙,湖南长沙人,出来说了几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吾乡二百余年,三鼎甲具备,独少会元。场中得湖南一卷,写作俱佳,以正大光明次序论,吾班次第二,例中会魁,科举将停,机会难在,情商裕相,庶使吾乡科名免有缺陷。”于是首席主考裕德卖了一个人情给他,另外两位考官戴鸿慈,陆润庠也无异议,遂点了谭廷闿。
殿试
题目就是一篇文章,
关键能给皇帝出主意
考时: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一(1904年7月4日)
考点:保和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9109365_1.html/ ]考题:
策题四道:
1.“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见闻,陶成之责,是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良法,以振策之”。
2.“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
3.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
4.“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叶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著,其道何之从?”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会试之后,还有复试。清初本没有复试,但是发生过舞弊案,所以加了一场复试检查考生的水平,一篇八股文,一首试帖诗,只考一天。通过复试的考生才能参加殿试。
1904年7月4日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从中左门进入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
殿试一般是在会试放榜一月后举行。清代的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题,着重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虽然看起来只有一道题,可应对起来并不轻松。
清承明制,殿试只考一题,是从朱元璋开始的。那时殿试的试题也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百多字,之后的皇帝就越来越“啰嗦”了。到了清末,甚至达到一千多字。发问的形式差不多,先回顾历史,一般是说完远古的尧、舜、禹三代,再说汉、唐、宋。之后便是阐述现在艰难的时局,说说皇帝自己的见解,再问问考生:这应该如何应对呢?归根结底,殿试考的就是历史,皇帝相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再加上“世上无新事”,所有的事情都在历史上发生过了,所以历史上面对难题是如何应对,现在就应该如何应对。
重要的是,一道试题并不意味着只问一个问题,其中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的很多问题。比如顺治三年,策问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了革弊求新、吏治、求贤、满汉关系等多个内容,到了顺治四年又增加了财政税收的问题(足饷与累民之关系),到了顺治六年,又问考生如何处理地荒民逃的问题。
到了康熙主持殿试,他关注的就主要是民生和吏治了。那时的官场已经开始腐化,一遇灾荒百姓苦不堪言。更大的难题是治理泛滥的黄河,所以康熙九年的殿试第一次问到如何治河,治河这一问题又在其后殿试多次出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到了康熙后期,他又开始提到“君臣一体”。这是因为他废黜又复立太子,发现朝中朋党之风盛行。朋党之风愈演愈烈,到了雍正一朝的殿试,几乎都要谈到“君臣一体”。
到了政治僵化,殿试也慢慢变成走过场了。对于考生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拍马屁,不提任何实际的意见。而评定一个考卷的好坏,最重要的便是书法了,定字必正体、文必到行,工整有格,不容疏忽。
1904年这场最后的殿试,登基已经三十年的光绪皇帝提出了4个问题。不过那时执掌朝政的还是慈禧,这4个问题也许是慈禧想问的。求贤,新设的部门需要很多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如何养成?然后是兵制,汉唐以来各朝实行的兵制各不相同,各有利弊,但是现在国外的士大夫也习武(练体育),我们的国家是不是也应当像那样培养尚武的风气?第三就是财政问题了,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桑弘羊这样的理财专家,这些理财专家的方法和现今外国采用的“预算”办法,有何异同?最后的问题是,现今有那么多西洋的“邪慝”思想在国内流传,怎么能正本清源,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
刘春霖成为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他工于书法,尤擅小楷。他之所以被选为状元,是因为当年大旱,阅卷官就把他推荐上去了,看到他的名字,慈禧就点了他。
张之洞书法
张之洞是晚清人物,一生成就斐然。他兴办新式教育,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为中国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在武大、华农大学等很多大学都是张之洞创办的学校的前身。我们来看看张之洞的一生。1837年,张之洞出生于兴义府,排行第四。张之洞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曾祖父、父亲都通过了科举,做过地方官。张之洞从小就聪慧过人,天赋异禀。当他5岁时,他去了一所私立学校接受教育。13岁之前,他学完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他还学习了历史、经济等其他学科,甚至自学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多部军事名著。1850年,13岁的张之洞回到家乡参加县试,成为一名秀才。15岁参加乡试,获得国士资格。27岁,中进士第三。他顺利进入翰林院,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雇用退役老兵,打败法军。同年,建立了学校和学院,并联合开展了武装教育和文化教育。1889年至1907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洋务派领袖。在此期间,他大力扶持民族工业。在此期间,他先后兴办了铁工厂、兵工厂、煤矿、纺织布局等工业企业,还修建了鲁汉铁路,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893年,张之洞创办了自强学堂。1898年,张之洞反对戊戌变法,提出了自己的学说。1901年,张之洞开始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起草校规,创办师范学校。1907年,他被授予学士学位。同年与袁世凯一起被授予军务大臣的职位。1909年,张之洞去世,享年72岁。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张之洞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为教育改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是一位独立的思想家。清末,封建社会走到了尽头。在晚清这个混乱的时期,出现了一个人,那就是张之洞。他在这个关键时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使中国迅速发展起来。今天我们来谈谈张之洞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张之洞颁布“癸卯学制”,即现代学制中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一学制的发布,彻底改变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也宣告了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的终结,即将迎来新的教育机制。第一,中式和西式张之洞的教育理念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让学生先学经、史,再在此基础上学习其他技能,以弥补其不足,取长补短。第二,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设置各级学校。改革旧的科举和旧的私塾,兴办新的学校,设置幼儿园、普通学校、师范学校和实业学校,通过不同的分类突出学校的优势。和今天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然后大学是一个概念。三、建立工农兵等学校。学校不是单一的,内容更加细分。与农业、工业和商业有关的学校,包括军事学校和铁路学校,可以描述得更详细。张之洞的教育理念和现在的人才培养要求差不多。只有扎实学好基本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张之洞大力发展新式教育,成为近代教育的奠基人。张之洞书法张之洞字晓达,清代一人物,名南张之洞不仅以成就闻名,在书法领域也是如此。张之洞书法的特点是笔法苍劲、豪放、豪放、豪放。看他的作品自然丰富,跌宕起伏,真的是佳作。张之洞书法的秘诀在于八个字:以结求富,以笔求点缀。张之洞个人并不喜欢六朝的书法。在他看来,六朝书法不知笔法,隶书良莠不齐。张之洞的书法是学苏东坡的,所以他创作时善于用侧翼。人们在欣赏张之洞书法的也可以从书法中领略张之洞为人处事的风格。张之洞的行为和他的笔法一样死板,但也是圆的,帅的,豪放的。所以人们常说活的书法作品能揭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一点也没有错。张之洞在书法作品中融入了人格魅力,所以他的书法变得更加苍劲有力,这也是张之洞的魅力所在。张之洞在艺术上的成就很高,这与他从小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他所有的成就都是通过他一步一步的努力获得的。
俞樾书法
俞樾的故事 俞樾,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经学家。俞樾在经学方面很有建树,和著名经学家孙诒让、黄以周合称为“清末三先生”。俞樾的故事,和当时的众多学者、经学家一样,像一本耐人寻味的古书典籍。 俞樾作品 说到俞樾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及他在道光三十年的科举考试中的表现。俞氏是德清的望族,他的父亲俞鸿渐,因考中进士,得以入翰林,最后在京任职。俞樾从小就受这样一种思想影响,袭承父业,也一样的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成了俞樾进阶政事的唯一途径,也成了他读书学习的目的。十年寒窗,苦读经书,俞樾最终在道光三十年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第十九名。在接下来的复试中,俞樾的表现更为出色。 当年复试题目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在看到题目后,立即潇洒作诗一首。其首句为“花落春仍在”,此诗一出,尤其得到当年的主考官――曾国藩的赏识。他称赞此诗此句和宋祁的“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有异曲同工之妙。 俞樾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昂扬向上的精神以及坚守家园的决心也深得曾国藩的赏识。也曾国藩将俞樾的名次移列在了第一名。俞樾虽然得到了曾国藩的如此赏识和提拔,但是不懂官场来往的俞樾最终并没有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只做了河南学政,后被弹劾而归于田园。 清代俞樾 清代俞樾是当时非常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学者。据记载,他的祖先多务农,直至其祖父俞廷镳一代开始成为德清望族,并有谱牒。他的曾孙俞平伯是著名的文学家,是研究红学的专家,开创了“新红学”。他还有诸多有名的弟子,如章太炎、吴昌硕等,都是后期比较有影响的人物。 俞樾作品 提起清代俞樾,不得不提他的“废除中医”这一主张,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此论调的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 *** 。他的这一说法并不是信口胡说,而是在研究《皇帝内经》及其他经典医书的基础上得出的他认为“废医存药”才是正途,其中的一系列举例论证,可以在他在《废医论》和《医药说》中找到详尽的论述。很多人认为,清代俞樾之所以提出“废医存药”,与他晚年病弱有很大的关系。 清代俞樾在文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将《三侠五义》改为《七侠五义》,在研习了诸多经典后,他将不合理的情节进行删改,增加了这部小说的广泛流行性。他提倡经学致用,他一方面尊崇孟子的性善说,又认同“性恶论”提出者――荀子的道德教化说,可见,他以一种更加包容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传统的人性观。除了文学方面的造诣,他还是一位非常有自己风格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稳重大气,挥洒自如,石碑的拓本流传至今。 俞樾作品 俞樾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学者,学术研究包括经学,文学,古文字学和书法。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也是一位优秀的老师,近现代的很多著名学者曾向他拜师学艺。俞樾一生专于研究,留下的作品非常多,可谓博大精深。流传至今的作品有五百多卷,合称为《春在堂全书》。 俞樾画像 俞樾作品之一是由他修改的《三侠五义》,他使得这部书得以广泛流传。他对小说的研究很是透彻,有自己的观点,也注重细节的描绘,如果说近代史上的小说评论大家,俞樾一定是其中之一。他本人有着独特的思维观点,能够指出书中的不足,并且加以订正,经过他润色的作品更为精彩动人。俞樾的作品之二是在经学上的研究,留下了丰富的作品。他认为经学要“通经致用”,赞成孔子和孟子的学说,主张把两大名家的思想融合起来,积极吸收古代名家思想,只要不和道德教化相冲突,他都乐于去学习使用。博大的学识范围造就了他活跃的思维,在他的著作当中,会出现很多的观点,有时甚至会自我否定,这些都是来源于他“以疑存疑”的立场。 他所著的《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议举例》等,是乾嘉学派后期的代表著作,《春在堂随笔》等收罗了很多的文学知识和历史,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俞樾作品之三是书法的作品,《枫桥夜泊》石碑是俞樾去世前最后一份书法作品,此时的他虽然已经是高龄老人了,但是他的作品依旧气势磅礴,浑然天成,被后人称为绝笔。俞樾的作品是毕生思想的精髓,值得学习和品鉴。
杨守敬书法
杨守敬(1839年5月27日—1915年1月9日),湖北宜都县(现宜都市)陆城镇人,谱名开科,榜名恺,更名守敬,号惺吾、星吾、心物,晚年因在湖北黄州苏东坡雪堂旁筑书楼,故自号“邻苏老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杨守敬在武昌建成书楼观海堂,并移书于武昌,故自署观海道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泉币学家、藏书家 。 杨守敬一生勤奋治学,博闻强记,以长于考证著名于世,是一位集舆地、金石、书法、泉币、藏书以及碑版目录学之大成于一身的大学者。原湖北省文史馆副馆长朱士嘉先生评价说:“盖近百年来治历史地理者无能出其右焉。”杨守敬的《舆地学》与王念孙、段玉裁的《小学》和李善兰的《算学》一起被誉为清代“三绝学”。他还编绘了《历代舆地沿革图》、《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和《水经注图》等。他一生著述达83种之多,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代表作《水经注疏》,是郦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杨守敬的书法在其众多的成就中,也许并非首位,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中国书法史上“亦足睥睨一世,高居上座”(虞逸夫)的地位。在日本,他被誉为“日本书道近代化之父”、“近代日本书道之祖”、“日本书道的大恩人”。杨守敬自署“恪郦主人”和“观海道人”的书法 作品个案研究 襄阳市杨守敬书法艺术研究课题组 刘阳在目前所见机构和藏家之藏品中以及能收集到的杨守敬文献中,仅发现书法作品落款为“恪郦主人”和“观海道人”的各1件。有必要进行个案研究,解惑释疑,一探究竟。书法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据湖北省博物馆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北省博物馆藏杨守敬书法》一书载《杨守敬大事记》所述,1911年8月19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同月22日,杨守敬全家及弟子熊会贞从武昌搭轮船到上海。在武昌之藏书及碑帖字画交与程冬甲照管,且日本寺西秀武请黎元洪贴告示于门首保护杨守敬书籍,并加封条。杨氏一行抵达上海,寓居虹口甘翰臣家。日本福田人水野疎梅来上海拜杨守敬为师学习书法,杨氏先以老病辞,后感其诚,亲自为其作《学书迩言》。水野索杨守敬诗,重阳、10月9日,杨守敬两次着两儿赴武昌取衣物及最要书籍,武汉战事正酣,均徒劳往还。全家生活仅靠杨氏一人卖字,多为日本人所买。11月,杨守敬自述《年谱》于虹口旅次。刻成《历代地理详图》34册。12月,刻16国及梁、陈、北齐、北周、唐、五代、宋、辽、金、元各地图次第成。民国元年(1912)春,杨守敬使小儿等返鄂,所藏书籍幸无大损。取《水经注疏》稿本,并将所藏书籍一并运沪。熊会贞及孙辈随后也陆续来沪,同杨氏一起校定《水经注疏》,详覆每一件成,尤恐有误,当夜静置灯榻畔,在床执卷,再三审订或通宵不寐。闻杨氏在沪,求书者络绎不绝,又或持古书碑版请鉴定兼乞作跋,日本人尤多。是年,杨氏所著《历代地理详图》刻成。民国二年癸丑(1913),杨守敬已75岁。2月,沈曾植得朱校本《水经注》,杨氏于2月27日作跋,同日又对《水经注》跋之。从以上史料可知,杨守敬从武昌起义赴沪后至民国二年癸丑(1913)春,一直忙于地理文献的整理和所著《水经注疏》的校订。又要应付络绎不绝的索书者(当然这也是他在沪的主要经济来源)。据我们掌握的资料看,杨守敬这一年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之前和期间又进行整理历史地理资料和自撰《水经注疏》的校订工作,此时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对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尊敬之情,落款自署“恪郦主人”,也是符合逻辑的,不足为奇。只是我们暂时没有考证到杨守敬在沪的藏书楼叫做什么。他既然在黄州苏东坡故居雪堂旁筑有书楼“邻苏园”,又在武昌菊湾筑书楼“观海堂”,在上海按理也应筑书楼并取有名号。落款“观海道人”是因为他武昌的书楼叫“观海堂”,故很易理解。为何落款“恪郦主人”?我们的推断,其在沪所筑书楼可能为”恪郦X”。或许他在沪时间并不长,后又赴京任职,在沪所筑书楼名号鲜有人知,在《年谱》和其他史料上暂无记载。所幸留下了自署“恪郦主人”这样一件绝世珍品,为我们研究杨守敬书法以及在沪藏书楼的名号提供了宝贵物证。书法作品的来历和考释杨守敬这件自署“恪郦主人”书法作品,我们初见于2017年5月28日东京中央拍卖(香港)有限公司的拍卖会上,后辗转为我们课题组所收藏。该作品为立轴,纸本,原装原裱。尺寸:140×38cm,创作年代:癸丑(1913)作。款识:癸丑春日恪郦主人。钤印:杨守敬印(白)、邻苏老人(朱)释文:白石嵯峨一径斜,碧梧翠竹晚交加。雨晴知有山人到,先遣儿童扫落花。书法作品的鉴定和赏析我们课题组对杨守敬这件书法作品,参照杨守敬创立的鉴定“四法”(印鉴法、墨鉴法、法鉴法、材鉴法)进行了鉴定。从钤印看,这两枚印在《湖北省博物馆藏杨守敬书法》一书中均有著录且经比对尺寸不差毫厘,姓名印标明为72一76岁用印,“邻苏老人”印标明为73一76岁用印,正与杨守敬创作这件书法作品时年龄75岁吻合。从用墨看,这件作品墨色已暗,古意盎然,应为百年老物。将这件作品与杨氏同年作品对比,风格完全一致,且用笔习惯和小动作也相互印证。比如“白、碧、童、郦、晴”等字的结体和留白,“山人”一句中“人”字一撇的小缺口,“晚、先、儿”字最后一笔回锋挑法等,是杨守敬的标志性笔法。从材料看,纸是老纸,装裱是典型的民国裱法,不是日本裱法,可见应该是在民国时期于中国装裱后流传到日本。杨守敬这件特殊落款的作品,符合他晚年成熟期厚重拙朴、沉稳从容、雅闲安静之特色,笔精神足,充满“书卷气”,是杨守敬晚年的一件书法佳品。 有朋友称这件条幅可能是失群的几条屏之一,果然如此,我们随后又得知同一藏家有落款为“观海道人”的另一条屏,和这件落款“恪郦主人”的条屏是对屏,于是协商转让,失群的对屏终于团圆。参考资料:湖北省博物馆编《湖北省博物馆藏杨守敬书法》、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赵平著《杨守敬书法艺术研究》、《中国书法》杂志2016年第2期(总275期)、日本省心书房1987年出版《杨守敬手书跋文集》(I、II)等。惜阴予少壮之时虽频年奔走,岂无暇日,忽忽七十,念陶桓公之言,追悔何及,书此以自警,并示我后人。宣统辛亥五月,宜都杨守敬记。水野疏梅(1864—1921),名元支,疏梅为其号,日本福冈人。自宣统二年(1910,)来华,经王一亭介绍,先从吴昌硕学习中国画,后于杨守敬门下学习书法,回日后凭借所学声名大噪。 杨守敬研究专家,杨守敬族玄孙杨世灿,在三峡晚报上,有文记载:九月初,日本水野疏梅来拜谒杨守敬,愿为弟子,求金石之学。以诗赠杨守敬,其词曰:“钦仰风容玉样温,胸无城府共谈论。夏彝周鼎精稽古,秦碣汉碑远溯源。介绍一生翰墨妙,奇书万卷草堂尊。殷勤向我传心画,正是深高海岳恩。”并叙云“辛亥九月,我将航于清国,到鄂垣从杨惺吾先生学书法。友人谓武汉战争方烈,甚为危险,力止我行,我不以为意。及开行入沪,忽闻杨先生避兵来此。欣然晋谒,请受业于门。先生以老辞,既而悯余好学之忱,许之。尔来日日亲炙,猥蒙殷勤垂训,感荷何极!爰呈俚语,以鸣谢悃。” 杨守敬赞其好学精神,说其人渠居高昌庙东亚同文社中,去其寓所十余里,须步行数里,又搭电车二次方到。并说“盖其寒士,每日饮食仍其友人安河内担任。”为照顾水野疏梅,杨守敬安排两孙学日语,而留其在杨家午餐。水野疏梅还向杨守敬索诗,杨以“素不能韵语辞之”而甘君之高谊,及寺西之关注,不可不记之以示子孙,乃口占云:“七十老翁遭乱离,一家分离各东西。毕竟秦人多幸福,行行觅得武陵溪。奇书万卷冠群伦,爱惜殷勤到外人。遥望烟雾迷濛里,呵护犹当有鬼神。” 十月,杨守敬应水野疏梅之请,作《学书迩言》。杂评碑帖及诸家书法。岁暮,水野疏梅回日本,杨守敬以草稿付之。其序云:“辛亥八月,武昌事起,余避兵上海虹口,有日本水野元直,自福冈来,欲从余受金石。余以老髦,且遭乱离,辞之。而元直执意不回,坚欲拜门下。时元直寓高昌庙,依其友人于同文书院,每日往返二十余里,无间风雨,不惮跋涉之劳。余悯其诚,许之,商量四阅月而归,余为作《学书迩言》授之,书此以为执证。”其后记云:“为《学书迩言》,幽忧积月,遂不能成寐,俯伏床褥,随忆随录,语无伦次,方冀病有间整理之,而水野疏梅归计已蹙,只得以草稿付之。水野携至日本,见余故旧,知余颓唐之状也。”11月,又应水野之请撰《邻苏老人年谱》,简述生平事略。 水野回国后,将此书译成日文刊行,由此在日本书道界名声鹊起,续有橱口铜牛注疏《学书迩言注疏》一书出版,杨守敬之名望继而更为日本人推崇备至。
孟广慧书法
孟广慧与“华(世奎)、严(修)、赵(元礼)”并称天津“四大书法家”。
孟广慧(1867-1939)天津近代著名书法家。字定生,也作定僧。别号很多,远生,淳于室、问梅吟社、白云山人、君子泉等。祖籍山东邹县(安徽寿光)?。久居天津。
他家学渊源,自小受父熏陶,很小就能作诗。8岁能写擘窠大字,12岁能摹写何绍基字,为津门临摹南帖北碑的名手。他壮年游历闽、浙、苏、鄂各省名山大川。与画家马家桐同隶端方幕。
孟广慧与“华(世奎)、严(修)、赵(元礼)”并称天津“四大书法家”,而且都是亲属,往来密切。他于各种书体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特别擅长隶书和行书。他把“真草隶篆”综合一体,又结合颜、柳、欧、赵、苏、黄、米、蔡历代书法家之特色,他多在深夜作写,对砚墨更精心研究。
孟广慧致力于书法之发展,为人写条幅、匾额,书体不一,风貌各异,受到人们的喜爱,知名人士的赞扬。早年还为东门内孔庙写过碑文等。
他还擅长临摹,就连用墨浓淡都掌握相似,能以假乱真,他的书法与他本人的江河性格有关,不愿追逐一家书体,也不愿受拘束,而他自己不会画却能教画。30年代的名画家杨清我就是他的徒弟之一。
他的兴趣广泛,喜好京剧、昆曲、曲艺,并曾为“中国大戏院”书写牌匾。
1921年参加严修组建的城南诗社。
孟广慧自幼还喜好古物,收集各朝代出土文物及书法用纸、扇面、信笺,收藏以大钱为最出名。尤其重视甲骨文的研究和收藏,也是中国的甲骨文收藏家之一,与王襄、王懿荣齐名。前后共收购甲骨430片,与王襄是殷墟的最早发现者。由此他们把中国古代史向前推延了几乎1000年。所藏古物至今有些都是难遇之品。他还好交往、重友谊,与弘一大师李叔同从小要好,曾为他的60寿辰题写大“寿”字。
孟广慧作品不多,他说少者为贵,宁可受穷也不可多写。著有《两汉残石编》、《定生藏泉》,藏李鹤年处。一生贫寒,直到临终时,他的藏书中只翻出2元钱的伪币。
1939年因病去世,享年73岁。
END,关于“张百熙书法,张之洞书法”的具体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