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您分享美善书法,最美行书书法欣赏的一些知识,本文内容可能较长,请你耐心阅读,如果能碰巧解决您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您的支持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
美善书法,最美行书书法欣赏
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因其笔画婉约而又有力,被誉为“草书行之”。行书书法欣赏,可以让人领略到书法艺术的精髓和美感。而在行书书法中,有一些作品被人们誉为“美善书法”,它们所传递的正能量和美好情感,令人心生敬仰和感动。
我们欣赏到的是《清平乐·村居》的行书作品。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行书表达了诗歌中淳朴平和的氛围。字体流畅而有力,仿佛字体之间散发出诗人笔下的乡村景色。书法家运用瘦弱的书法笔画,渲染出整个村落的宁静与和谐。这种行书书法作品给人们带来了身心愉悦和内心的宁静。
我们也可以欣赏到《论语·八佾》的行书作品。八佾是周朝的一种宴会仪式,也是一种庄重礼仪。行书书法家运用粗细相间的笔画,表现出宴会场景的热闹和庄重。笔画的黑白对比极为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礼仪和人文关怀的思考。这种行书书法作品让人们感受到传统礼仪的魅力和人情味道。
我们还可以欣赏一下《诗经·秦风·黄鸟》的行书作品。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古老诗歌,而行书书法家通过对字体的运用,将秦代的风情和诗歌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行书的大气和力度,仿佛展示了大自然的辽阔和阳刚之美。这种行书书法作品令人联想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给人以宽广和深沉的感受。
美善书法,最美行书书法欣赏。这些行书书法作品将诗歌、礼仪和自然景色等美好元素相结合,传递出正能量和美好情感。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让人们在审美的也能得到心灵的滋养和启迪。行书书法的美善之道,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欣赏。
美善书法,最美行书书法欣赏
你好,书法境界的层次详细请参考:法境界的层次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章祖安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章先生把“中和美”分为平和、偏胜、大顺三个层次。欣赏和谐只是审美的初级阶段,即中和美的最低层次。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要求冲破匀称和谐的局面,或强化一方,使其偏胜,出现强烈风格;或另一方面跟着强化,造成新的和谐。对立面愈来愈强,双方愈拉愈远,却又愈为奇妙地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谓“扬则吴越,合则肝胆”。如此不断上升,最后达到极不和谐而极和谐的中和美的最高境界。此中和美极不是中间状态,而是对立面两极特高,距离特远,中间地带特别广阔,美之容量也就越大。中国古代书法美学及书法创作都把中和美作为最高理想加以追求,“会于中和,斯为美善”(项穆)。如果仅仅把“中和美”理解为“四平八稳,无过不及,优雅和谐”,其实是“极大的误解”。为说明“偏胜”现象在文学中的体现,章先生援引了《红楼梦》中的一段“脂批”:“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劣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之于别个则不美矣。今以‘咬舌’二字加之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不见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书上,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然后将满纸莺啼燕语之字样填粪窖可也。”关于中和美的最高层次,古书也多有涉及。兵书《三十六计·瞒天过海》:“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阴太阳”;《韩非子·外储说下》所载燕人李季受矢浴之事。通过这两段文字的引述,章先生领悟道“如将这一思想引入书法美学,则我们对书法中和美之认识必将更为深刻。(《书法研究》1993年第二期)他的学生白砥在谈“中和美的层次”时说:
作为自然世界的主体,人惟有与客体(自然)的和谐才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保障。艺术美学的理念亦便从此而来。在中国古代哲人与艺术家看来,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无时无处不存在矛盾,而对立的双方互相激荡,互相转化,和谐共处,由此构成事物的变化与发展。在书法艺术形式中,线条的刚柔、浓枯、燥润、粗细、方圆、断连等与结构的虚实、开合、聚散、巧拙、奇正等皆表现为对立的矛盾,而这些对立体的统一与和谐,便构成书法艺术形式的美。矛盾对立因素的统一,古人喻之为“和”。它与多样统一相比,更接近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如《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孔子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种相反相成、中和统一的审美观,成为几千年来中国艺术的追求目标及审美准绳。当代书坛,除一部分人将笔法视作书法艺术的全部审美内容外,人们对笼统意义上的中和美大都有所理解,并将中和视作书法创作与审美的终极目标。对中和美的高下层次之别,不论是理论家或创作家,却多不作深入探究,这实在是防碍书法艺术向纵深发展的症结所在。本师章祖安先生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指出古人将中和美分为“平和”、“偏胜”、“大顺”三个层次,笔者以为对当前书法创作与审美具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并为我们建立书法的审美标准指明了方向。(《“丑”之为美——兼谈书法的审美标准》)章祖安师生对“中和美”的认识无疑是对的,这是我国书法理论的传统,明代书法家项穆的《书法雅言》,其中专门就有一章谈“中和”问题,他说:“书有性情,即筋力之属也。言乎形质,即标格之类也。真以方正为体,圆奇为用;草以圆奇为体,方正为用。真则端楷为本,作者不易速工;草则简纵居多,见者亦难便晓。不真不草行书出焉。似真而兼乎草者行真也。似草而兼乎真者行草也。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然中固不可废和,和亦不可离中,如礼节乐和,本然之体也。礼过于节则严矣,乐纯乎和则淫矣。所以礼尚从容而不迫,乐戒夺伦而皦如,中和一致,位育可期,况夫翰墨者哉。”章祖安先生把“中和美”划分为三个层次,划分为平和、偏胜、大顺三个层次,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中和美”不存在低层次的问题,“中和美”就是书法美的最高层次,最高境界。“平和、偏胜”两个层次,因为它根本就达不到最高的境界,自然也就不应当在“中和”的范围之内。我想,章祖安先生他们之所以会弄错,问题可能出在对“中和”概念的认识上,没有准确理解“中和”范畴的思想意义,这是一个必须弄清楚的原则性的问题(后面讨论)。如果我们不把章祖安先生所说的“平和、偏胜、大顺”当作书法“中和美”的三个层次,而是把它作为书法境界的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划分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认为,书法境界可以划分为这样三个层次:成胚(平正)、成器(险绝、偏胜)、不器(中和)先解释一下这几个词语。成胚、成器,从字面也可以了解其大意。成胚,制成胚模,这是抟埴的工夫,要求横平竖直,重心平稳,成行成列,达到“平正”的目标。成器,将抟埴的胚模烧制成不同用途的陶瓷器物,要求打破原来的平衡,表现出一定的风格特征,有“险绝”之势,或者成“偏胜”之态。不器,人书合一,达到“中和”的境界。“平正”“险绝”,出自于孙过庭《书谱》。偏胜,谓一方超越另一方。清·姚鼐《复鲁絜非书》:“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不器,这个概念来自于《论语》。《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材一艺而已。游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体夫道者也,故不器,不器则能圆能方,能柔能刚,非执方者所与也。”杨曰:“君子其犹规矩准绳乎?方圆平直之所自出,非一器可名也。”(《论语精义》)《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注:瑚、琏皆宗庙盛黍稷的礼器,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君子不器,而以瑚琏目之,虽可贵重,终未离于器也。赐也勉乎哉。”(《融堂四书管见》)《老子》:“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中和,是我国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范畴,出自于《中庸》。《中庸》是这样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致,推而极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故其效验至于如此,此学问之极功,圣人之能事,初非有待于外而修道之教亦在其中矣,是其一体一用,虽有动静之殊,然必其体立而后用,有以行则其实亦非有两事也,故于此合而言之,以结上文之意。”(《中庸章句》)就书法而言,书法境界的三个层次,且看孙过庭和刘熙载的说法。唐·孙过庭《书谱》:“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也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
清·刘熙载《书概》:“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山木篇》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孙过庭所说的由“平正”到“险绝”,再“复归平正”,也就是书法学习的三境界,我们所说的意思与他是一致的。书法境界的这三个层次,也可以看作是三个阶段,由低到高相递进的三个阶段,必须历阶而进,不能跨越。平正是基础的阶段,险绝或偏胜是中高级阶段,中和则是最高的顶峰,尽善尽美的境界。打个比方说,平正(成胚)是入门工夫,主要是技巧问题,技术问题,犹如在平地上走路,步伐矫健,有一定的章法就可以了,只要工夫到家,就可以达到目标,不存在天赋、审美之类的问题。险绝或偏胜(成器)是中高级工夫,既有技巧技术的功力问题,还需要有一定的审美水平,还需要有一定的道德境界,三方面的工夫都不可少,犹如登山,能够登上泰山、华山的顶峰,也就是说,它再难,也有台阶可上,可以拾阶而上,这是工夫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是借用《论语》的概念来比喻书法的第二个境界,以物比物。在历代书法欣赏的实践中,为了便于人们对书法的理解,前人往往用人来比喻,说的也主要是这个境界的问题。比如评王羲之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袁昂《古今书评》),评褚遂良书如“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张怀瓘《书断》)”,评柳公权书如“公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清气健,无一点臣俗(《海岳书评》)”。中和(不器)境界不可力求。犹如登山,华山再险,毕竟前人修建了台阶,有现成的路可以走,而这一境界更像是在登喜马拉雅山,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需要自己开辟出一条路来,所以这个境界的努力决不仅仅是工夫深不深的问题,不器是神化工夫,高度的技巧技术,独特的审美水平,还需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特别是德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需要人书合一,天人合一,也就是文字的体势、文字的内容、书写者的心境、书写者的人品高度合一,最典型的如天下第一、第二行书。对此,我想强调一下“中和境界”的意义。不仅书法,一切文学艺术,甚至于人生,都存在着这么一个“中和的境界”。或者说得明确一点,中和,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切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等等,就是在这个境界上来说的。现在有一些人并没有理解到它的深刻含义,却自视高明,对此予以嘲讽,例如余秋雨在《笔墨祭》中就这样说到:“‘文如其人’、‘书如其人’,这些简陋的观点确也时常见之于许多文章。”其实,余秋雨之流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文学艺术还有“中和境界”之一说,这也难怪,因为西方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实践上,至今就没有到达这个境界,桃花园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你看西方一些文学艺术家,到后来终于身心分裂了,精神彻底崩溃了。正是因为有了中和之境,文学艺术才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前面两个阶段的发展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中和之境,就个人而言,人书合一,书家的身心是和谐的。推至极处,就天地而言,天地各得其位的中和境界,四时得其时,风调雨顺,万物生生不息,一派生机。这就是“中和境界”的意义。我们要说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欣赏书法家的人格。扬雄说“书为心画”。刘熙载说:“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性。”“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真善美的书法作品
追求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书法作品有:《积健为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观沧海》、《天道酬勤》。
1、《积健为雄》
当代书画家徐永华老师的书法真迹《积健为雄》,充满正能量,激励人们砥砺奋进,传承精神,勇于开拓、日积月累,用于自勉、警醒,激发个人志向。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此副励志书法灵活多变、行气流畅,不仅励志效果好,充满正能量,还充满了艺术美感,是企业办公室装饰的上乘之作。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名句出自李白诗词《行路难》,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引申为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此副励志名言书法可以给人以激励。4、《观沧海》
《观沧海》是曹操北征胜利后登山望海有感而作,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北征胜利后的心情,登高而望、悠然而发的诗句,充分表达了他豪迈乐观的豁达品质。将这样大气的正能量诗词名篇挂至领导办公室等场合非常适合。5、《天道酬勤》
所谓天道酬勤,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在企业内自然少不了努力和勤奋,所以自然也少不了四字书法《天道酬勤》。
书法的点画之美
中国书法点画线条具有情感的力度之美。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表现,所构成的书法形象虽没有确指,却又将所有美的特质包容书法的点画线条的特质也就此形成。1.力量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特质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唤起人心中力量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的《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以便展现力度。
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道含于其中。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我们往往会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是在行草书中,线条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感。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等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如行书、草书等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润,浑厚敦实。因而,中锋用笔历来颇受重视。我们不难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时常被运用。
最美行书书法欣赏
1、《兰亭序》。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2、《祭侄稿》。《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3、《寒食帖》。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4、《研山铭》。《研山铭》是北宋米芾创作的澄心堂纸本手行书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研山铭》分三段:第一段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三十九个行书大字;第二段为绘制的《研山图》;第三段为米芾之子米友仁、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和清代书画家陈浩的题跋。《研山铭》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5、《祭黄几道文》。《祭黄几道文》是北宋书法家苏轼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祭黄几道文》是苏轼与其弟苏辙联名吊祭姻戚黄好谦(字几道)的祭文,由苏轼手书。此卷书法精整,出入晋唐,笔力雄健,结体谨严,墨气凝聚,神采焕发且意味温厚,谨严而有活气,为苏轼书法精品之一。
书法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书法的变化美中国书法是东方特有艺术,纵观我国三千多年来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点画、结体、章法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它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审美价值很高的艺术,主要是因为用毛笔写出的字具有线条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特点,体现了一种变化美。1:点画的变化美点画是构成各种书体字的最基本的零件,因此点画的变化是书法变化的最基本的因素。 书法中的各种基本笔画本身是各不相同的,智永在"永"字八法中对各种不同笔画的写法提出各种要求:"点"要写得"如鸟翻然侧 下";"横"要写得"如勒马之用缰";"提"要写得"如策马之用鞭";"撇"要写得"如蓖之掠发"。这说明各种笔画的姿态都可以和具体的自然物联系起来,这当然也是一种变化美。但更多的是同一种点画重复出现时的变化美。孙过庭《书谱》中有这么一句话:"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这是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后提出来的。形体"各异"、"互乖"就是指其开头、大小、粗细、欹正的变化。隶书有"蚕无二设,燕不双飞"的规定,这个规定表面看起来是条死规定,似乎束缚了书写的手脚,其实这正是体现了人们变化美的指导思想,根据这条规定写出来的隶书就,避免了相同点画机械的重复。例如;"清"和"浇"两字,"清"字的三点水均呈三角形,上面二点较靠近,而"浇"字的三点水第一点就不呈三角形,第三点和第二点较靠近。两个"法"字,第一个三点水分离;第二个三点水中后两点相连。 2:结构的变化美历代书家结构变化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各种:(1):不改变点画在字形中排列次序,改变点画的粗细、点画之间的距离、角度等,从而产生结构形状的变化。 例如:两个"使"字,前一个"使"了较平正,后一个"使"字,"人"明显向下移,而形成左低右高的体势。两个"种"字,其偏旁"禾",除了笔画有所变化(第二个"禾",中间竖带钩)外,还有偏侧的变化:第一个"禾"旁上部向左倾斜,第二个"禾"旁上部却向右偏转。(2):变换左右或上下部分的位置。(3):增减点画。 作为书法作品,为了要破机械重复,却常常要增减笔画以达到"变化美"的目的。(4):有些字还可以用不同的结构书写。(5):各种书体结合。 一个字如果在同一篇作品中重复出现,往往采用变换书体或渗进揉合其他书体的笔法来达到变异的目的。变换的书体,笔尖风格一般都比较接近,常见的有以下几中形式。A:隶书揉合篆书笔法,或变为篆体。B:楷书揉合隶书笔法。C:行书揉合楷书笔法,或变为楷书体。D:行草互杂法。E:篆、隶、楷、行、互杂法(郑板桥常用此法)。在以上几种方法中,用得最多,变化也最多的是行草互杂法。宋朝米芾,可算得上是行草结合,追求结体变化美的典范。 3:章法的变化美章法又叫布白,有小章法和大章法之说。按变化美的原则,安排一个字的结构的方法叫小章法,把字组成篇章的方法叫大章法。一般说的章法通常指大章法。清代书画家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这句话点出了两个问题:一、字与画(这里指中国画)一样,布局要有疏密的变化,疏处不怕留出大块的空白,密处不怕稠;二、要把空白的设计和黑字的设计看成同等重要。国画的布白是如此重要,书法的布白也是如此。写篆、隶、楷、行、草诸字体,都存在章法变化美的问题,但是最能体现变化美的是行草的章法。其变化因素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各文字的仰、俯、斜、偏、大小、长短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要根据文字结构特点,以及章法变化的需要,要受"气势"的支配,要变化得和。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324个字,其结构的变化臻神入妙,其中20个字"之"字,"变转悉异,遂无同者"。(2) 字距、行距的变化:一般行草作品的行距要明显大于字距。行距变化不大,字距变化较大。(3) 参差揖让的变化:参差的变化包含两层意思:一、不要把每行字安排成字数一样、长短一样,整齐划一,而应该有长短变化。二每个字除了不要上下左右对得很平外,其笔画应该有长短的变化。所谓揖让,即字与字之间不能互相冲突,不允许有笔画重迭、交叉的现象存在。有时为了笔法变化的需要,某一个字需要写得大些,或某一笔向左伸得较长些,这时邻近的字就要写得小一些,让出空档,从而产生揖让美。(4)墨的枯、润、淡的变化;历代书家都非常重视墨色的运用。墨色的合理使用,直接关系着书法笔画的质感美,关系到书法骨力美和韵律美。墨色的变化大致有:A:浓与淡的变化:古今书家多数喜欢用浓墨。如肃东坡。因为浓墨字能和白纸形成鲜明的对比,黑字入木三分,有沉稳的美感,而且富长期保存。但也有少数书家善用淡墨的。如黄山谷、董其昌、傅山等。搞现代书法的更是不乏其人。淡墨用得好,也能产生特殊的美感。行草书法的用墨如果以浓为主杂以淡墨写的字,就更富于韵律的变化美。在中国画里是非常注意浓淡的变化的。如画山,一般远物淡近物浓,从而使画面产生远近、轻重、虚实的变化美。同样道理,书法用墨的浓淡,也能产生这种变化美。这种立体效果显然优于二度平面内变化的效果。B:枯、润的变化;古人用墨贵润贵枯,强调"笔酣而墨饱",这样写出的字具有洋溢柔和美。古人还认为枯笔产生全国硬、飘浮之病。这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满篇枯笔固然乏味,而通篇以润笔为主,杂以部分枯笔其效果却要比全篇润笔来得佳。姜《读书谱》中有一段话说得好:"行革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显然,险妍兼备具有一种自然的阳刚,阴柔变化美。米芾的《虹县诗》墨迹枯笔用得很美:如"清"、"风"、"满"、"舟"等字弯弯曲曲的枯笔线条,犹如万岁枯藤,苍老坚韧。C:浓、淡、枯、润的综合运用: 如果综合运用浓、淡、枯、润的笔墨,其变化就更丰富。(5)节奏的变化:书法的节奏变化是指线条的长短、粗细,用笔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运笔的快慢等变化。凡是重笔、粗线 浓墨相当于乐曲中的强拍音符,而用笔轻、线条细、墨色淡相当于音乐中的弱后音符。线条的闰长,给人延长拍子的感觉,多转折的线条给人节奏快的感觉,线条的中断给人以换气、休止号的感觉。节奏变化的乐曲能使人"悦耳",节奏有变化的书法才能感目乐心。以上从点画、结构、章法三个方面谈了书法的变化美。其实书法的变化美还应该包括对同一种书体不同书家写出不同风格的美,这就是个性美。例如同样是楷书体,欧阳询的风格是清癯险绝,精整工稳;颜真卿的风格是端庄雄健、内舒外紧;柳公权的则体势劲媚、内紧外松。同样是行书,王羲之的字秀丽神逸,如"清风出补袖,明月入怀";黄山谷的行 书,气魄宏大,笔画作向外辐射状;米芾的行书,似"快刀利剑,八面出锋"。这种不同风格的变化美,体现了个性美,这种个性的美是不能用一个尺度去量出第一名、第二名的。当然书法美还应包括"统一美",变化和统一是一对矛盾,变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4:用笔个性化(1) 对当前中国书法的现状,不管是认为"书法热"使书法走向了新的辉煌,或是认为"书法 热"潜在着书法危机,但有一个事实是存在的,那就是作品存在着雷同感现象,在用笔上苍白无力,气韵不足。在用笔上,当前的笔病,主要有如下三种:A: 就书法艺术的表现特征来说:"以力为主"、"以力为功"、"力士挥拳"等,都是用来形容书法线条的强劲有力,并以此来分辨、评论书法的优劣。而当今那些轻飘、怯弱、油滑、板滞、臃肿的线打,不管在大展或小展、名家或初学者、南方、北方或中原都随处可见。缺乏力感的线条,绝无生机和美感可言。B:线条缺乏律动,这是目前书法用笔上存在的另一病症。"描、画、做"是用笔的大忌,而今的用笔直来直去、生拉硬拽却屡见不鲜。"按"过于"提"的用笔不好,以一味快速抡转速写为能事同样也是笔病。有些作品看似气势生动,其实线条的含金量很少,没有笔锋的起倒束放,没有节律变化,内涵性差。节律在书法创作中,关乎阴阳二性,它是由物到意、由技达道的津桥。它是超越线条形质之上的精神境界。C:在表现上,缺少用笔意识。以浮躁的心态看待用笔,自视天分聪明,既好高务远,又为自己不肯下功夫寻遁词、找心态平衡。用笔是要用功夫磨炼的,但又需要悟。书法重视用笔,那些成功的书家"否定"用笔,是从用笔中解放出来后追求的一种自由创造的高妙境界,是要书法自然随化,笔随物畅。(2)当今书坛技法薄弱现象,自有其时代原因,也有其历史原因。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地风云变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书法不同于政治,书法有自己的运行轨迹。书法从来就是文人的文化,在历史上创造物资财富的平民百姓,由于经济贫困而造成文化的落后,他们能认识几个字也就不错了,别说是创作书法艺术作品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学术思想一下子涌进国门,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书法在内都受到强烈的冲击。随着经济大潮的涌起,人们的心态变异,书法艺术的身价剩下的就是"包装"了,还谈什么书法的技巧。 5:天然去雕饰--书法创作方法小议当今书坛,在书法创作上的方法上可谓五花八门、热闹异常。有传统式的,有现代式的,有单一的,也有复合的,有写的,也有画的,有制作的,也有涂抹的,有拼凑的,也有修描的,有刻的,也有剪贴的,有信手便来的,也有一丝不拘的,有稳稳当当的,也有歪歪扭扭的,有生拉硬拽的,也有自然而然的,等等。但大致不外乎三种:一种是不着边际的胡来,一种是写,再一种是作和画,画当属作的一种。第一种,离漩涡比较远,没多大前景。第二、三种,目前正在活跃期。第二种为最多、最普遍,似为主流,但缺点和不足之处不少。第三虽不是主流,但风势不小,有与第二种抗衡之势,有时对立,有时又掺合,在中青年、尤其青年中最有市场,特别在有意出新者中更显威力。这便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书法创作是写好,还是作、画好,抑或合为一好?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书法创作的质量,也关系到书法艺术的发展前途。书法是从实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第一属性是实用,是为了交流,第二位才是美。虽则后来美逐渐独立,脱离了实用,不再为了交流,而是专供欣赏,但依然离不开第一属性的影响。正是实用这一属性,形成了书法本身特有的规律和法则。笔法,结字,墨法和章法的形质和神彩,才构成了书法艺术之美,若离开了实用这个前提,书法之美则不复存在。它在实用基础上产生的写法,一个总的特点是便捷。只有便捷才便于书写,便于交流,便于抒发。书法之美在便捷之中提炼出来。象形文字发展为篆书是便捷;篆书发展到行草也是便捷。结字从圆而方是便捷。写对作与画更是便捷。所谓写,概括讲,就是果断、迅速、痛快,三步并作两步,不犹豫、不拖泥带水、不描头画角、不磨磨蹭蹭、不扭扭捏捏、不装腔作势,放笔直书、一拓直下、直截了当、干净利落。虽有书体不同,迟速各异但总的趋向是一样的。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便捷讲沉着、讲精到、讲含蓄,讲变化、讲节奏、讲个性、讲神彩、要在写中得到充分实现。便捷绝不上简单草率,绝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更丰富、更生动、更有韵味。只不过化解和平衡了矛盾,抿灭了痕迹,不使节目孤露,化繁为简,便于流露而已。正所谓羚羊挂角,惊蛇入草,不见起止,因而更高,也更难。有如体操表演,在快速中作高难动作,既到位,又稳妥,惊而又险,令人叹服。而作与画则不同,或把矛盾分解开来,孤立起来,突出出来,加以人为地夸张、变形、强化和制作,以求新奇,不但不抿灭痕迹,反而加重痕迹,强化痕迹,故意制造麻烦,设置障碍,将少的变多,短的变长、一步变作三步走,因而较写要罗嗦得多,费事得多,不干脆,也不简捷。看似复杂,其实简单,无提按、无波折、无迟速、一律平滑匀缓,毫无生气。一个自然而然地写,一个刻意人为地作,写与作、画,泾渭分明。书画同源,只在文字开始阶段,即象形文字时期,跟画画差不多是一样的。后来走向了抽象,有了写,就跟画不一样了,与画越走越远了。可以说,写是书法独有的,是区别于画的主要之点。画可以修、可以补、可以描、可以作,但写不可以,写就是写。虽然中国画也借用书法的写法,写意、写趣,这只是表明写的长处和优势,并不说明还与画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进行书法创作,必须坚持写的方法,不能去画,画不属书法的范畴;否则,就是走倒退路,把自然拉回人工、抽象拉回具象,取消了书法。写作合一,写中加作、加画,可以不?按理,适当吸收写以外的营养,可以而且必要,但一定要以保持书法本色为前提,特别是写的根本的东西不能变,不能往里乱掺。清浊掺合,掺而不合,只能将清变浊。当然还要看清浊成份的比例。浊量甚微,作用不显,但浊的比例过大,就麻烦了,势必改变清的纯度。所以最好不要往写里加作加画,不要搞什么写作合一,这样只能降低书法创作的品味。人工气加重,焉有不低?可能还有人会说,只写不作、不画,手法太单调,不能创新。其实这是偏见。写的容量相当大,可缩可伸,可塑性非常强,每个人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发挥创造,怎么非得往里加作加画才丰富,才不单调?从古到今,多少有特色、有新意的作品都是写出来的,怎么会出不了新?又是写、又是作、又是画,非但出不了新,反而会变成不伦不类的杂烩,这样的例子还少吗?近年来不少人在作与画上大动心思,有的画字、画点画、画章法、画得令人莫名奇妙;有的一味作旧,作旧色、作古色、几可乱古;有的搞剪贴,搞拼凑,形同现代美术;有的东拉西拽,左扭右摆,故造奇险,与写背离,与自然流露背离,甚至与书法背离,勇则勇矣,但不可取。从长远观点看,真不如把精力好好用在写上,用在自然流露上,方能有所建树、有所作为。硬和规律对着干,和写过不去,即使热闹一时,终究不会长久,只能徒费年月。对情感的抒发和个性风格的表达,也同样如此,要写,不要作,作则假,写方真。千万不要以为这么作一下,那么作一下,便可作出个性来,作出风格来,只能是笑话。如果真能成功,那个性太简单了,风格也太肤浅。古人有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多么适用于书法创作!毫无疑问,作与画属雕饰一类,务须去掉才能写出天然境界来! 6:书法作品布局书法作品的布局: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善书法,最美行书书法欣赏”的具体内容,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你还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可以关注或收藏我们的网站,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