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您分享书法用笔十法,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的一些知识,本文内容可能较长,请你耐心阅读,如果能碰巧解决您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您的支持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是中国人民独有的艺术形式。而在书法中,书写永字尤为重要。永字八法是用笔的基本法则,包括横、竖、撇、捺、点、提、钩、竖钩八种笔画。我们详细来讲解一下书法用笔十法和永字八法。
书法用笔十法是书写过程中最基本的技巧。它包括尖、圆、肥、瘦、顶、颤、急、缓、断、连十种用笔方法。这十种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它们使得字迹饱满有力,充满着生命力。
而永字八法则是用笔的基本法则,也是书法中的常用笔画方法。横,指的是平直的横线,要求力度均匀,笔画平稳。竖,指的是笔画直立,力度要均匀而有力。撇则是向上斜着撇出,力度要均匀而有力。捺是撇的相反方向,向下斜撇而成,也要求力度均匀有力。点则是用笔轻轻点出,点要圆润不出现尾巴。提则是顶端向上拖动一下,力度稍大。钩则是在笔画的末端向上勾画,要求一气呵成。竖钩则是钩的基础上增加一竖。
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书法用笔十法和永字八法是书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巧和法则。它们的运用不仅使字迹富有韵律,更使整个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灵动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练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用笔水平。
书法用笔十法和永字八法是书法中的基本法则,掌握它们对于我们提高书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书写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练习、实践,努力掌握好用笔的技巧和法则,使我们的字迹更加鲜活生动。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我们可以在书法的世界里不断进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书法用笔十法,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
一共十八种:
1、 运笔,也称用笔,就是笔毫从落纸起书写各种点画起止运行的规律。
2、起笔,指笔画的开始。起笔的方法,有顺锋(出锋),有逆锋(藏锋)。
3、行笔,指笔锋在纸上运行,交换起落,不断提按的动作。4、收笔,指写到一画的末尾如何把笔收束。收笔的方法有出锋(露锋),有回锋(藏锋)
5、按笔,就是将笔锋按下,使其有力地着纸,可使笔画线条变粗变重。轻按叫“蹲”,重按叫“顿”,顿后转锋叫“挫”。
6、提笔,就是为了使笔画线条变得略细一些或出锋,而将笔稍微提起。7、顺锋,就是笔锋顺着笔画的方向落笔入纸
8、逆锋,就是落笔或收笔时,采取与笔画进行的方向相逆的笔锋。9、转锋,指笔锋在转弯处按弧线转过,写出不带棱角的笔画形态,即所谓“转以成圆”
10、折锋,指笔锋在转弯处稍停,再以折线转过去,写出带棱角的点画,即所谓“折以成方”。
11、回锋,就是笔行尽处,笔锋原处倒回或通过转折后倒回。
12、出锋,就是笔行尽处,笔锋高提离纸,锋出笔画之外。13、藏锋,指落笔、收笔时,将笔锋藏在笔画内,不让锋芒外露,使笔画两端含蓄而有力。起笔藏锋用逆锋,收笔藏锋用回锋。14、露锋,就是笔锋在点画中显露出来,起笔露锋用顺锋,收笔露锋用出锋。15、侧锋,指笔毫尖端的锋芒不在点画的中央而偏向点画的一侧,所以又叫偏锋。
16、中锋,在行笔中、笔毫铺开以后,笔毫尖端的锋芒在笔画的正中间运行,所以又叫正锋。这是书法中最基本的运笔方法。17、方笔,指起笔和收笔处呈现出带有方形的棱角
18、圆笔,指起笔、收笔及折画的转折处呈现出圆劲的形状。
书法用笔中的三种基本笔法
书法的用笔笔法具体可以归纳为中锋、偏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方笔、圆笔、运笔方向、用笔技法等等。
中锋是在笔毫的正中,作书时将笔的正中之锋保持在笔画的中间,就能使点画圆满遒劲。这是因为笔在点画中间运行时,墨水顺笔尖均匀地自两面渗开,达于四面,点画就没有上轻下重或左轻右重等缺点,这样的线条就带有丰润圆劲,富有立体感的特点。中锋之法乃是最基本笔法。
偏锋,又称侧锋,就是用笔时将笔偏于一侧,中锋也偏到笔画的一边,所以写出的点画一边光一边毛,一边浓一边枯,常呈锯齿形。
藏锋,具体地讲就是藏头护尾。即把笔锋藏在点画中间而不直接外露出来。藏头,就是指起笔,要“横画直下,直画横下”,“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护尾,就是指收笔要“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把笔锋最后护起来。藏锋的笔画给人以含蓄沉著,浑厚凝重之感。藏头是将笔尖逆落纸上,锋藏而行。护尾是将笔毫回收锋尖。
露锋,又称出锋,即不回收掩藏,这大多是用在一笔之末,指露出笔锋的收笔动作。主要笔画用藏锋时,副笔可用露锋。藏锋中显示笔力骨气,露锋时要丰实遒劲。
逆锋,就是落笔的笔锋朝运行相反的方向入纸,藏锋就是运用逆锋写出的。此种方法把笔锋痕迹裹藏在里面,使笔画有含蓄、饱满感,同时也为落笔后的行笔铺毫作好准备。而露锋起笔,顺笔锋前进,不再折回,或一笔画的最后末端不作回锋,而是顺逆直出,就是顺锋,顺锋有种飘逸流畅感。但顺锋不可露得太长,这样就会产生轻飘油滑感,要注意分寸。从某种意义上讲,顺锋、逆锋是露锋、藏锋的具体表现。
方笔与圆笔是笔画的二种不同形态,一般来讲以有棱角者为方笔,无棱角者为圆笔。方笔是在点画线条的起止转折上,运用“顿笔方折”的方法形成棱角,即“折以成方”,给人以刚健挺拔、方正严谨之感。圆笔是在点画线条的起止转折上,运用“提笔圆转”的方法形成圆润之势,使之不露筋骨,内含浑厚遒劲,即“转以成圆”。要了解方笔与圆笔是不同的用笔方法所产生的形式。方笔与圆笔是书法线条的基本表现形态。
“永”字八法,即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侧是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永字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与下边横画相照应。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竖)。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逆锋落笔,缓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
3、竖为弩(同努,用力也)
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过直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无力。
4、钩为趯(跃的样子,同跃)
谓作钩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然后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策本义是马鞭,这里其引申义策应之意。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永字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地称,而其心气相通相应。势略上仰,用力在发笔,得力在收锋。
6、撇为掠(掠是拂掠之意)
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谓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谓写横撇应如鸟之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
8、捺为磔(磔音窄,裂牺为磔,笔锋开张之意)
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指磔画在字体结构中的作用而言,磔本义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牺牲,含解体张裂之意。楷书中的捺画承隶书的波磔而来,而隶书的波磔正是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体向外开放。所以隶书又叫分书,楷书中的捺也起到这个作用。楷书捺笔,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体开展舒畅、开放。其二是说这一笔直要写得刚劲、利刹、有气势。磔本义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画即取刀劈之意。写时要逆锋轻落,右出后缓行渐重,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
书法写字姿势八字口诀
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两足安。
写姿:胸里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眼离本子一尺远。
握笔姿势:(1)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之间留缝隙,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2)一抵一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细琢磨。扩展资料
书写姿势
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的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必须引起重视。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诸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1、点法
点,也就是"侧"。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
2、挑法
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策"、"啄"、" "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横法
横,也就是"勒"。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
4、竖法
竖,也就是"弩"。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
竖有直竖、右弧竖、左弧竖、腰细竖、腰粗竖、上尖竖、下尖竖等。
5、撇法
撇,也就是"掠"。一般习惯称为"撇"。
撇有直撇、弧撇、腰细撇、腰粗撇、弯头撇、弯尾撇等
6、捺法
捺,也就是"磔"。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
捺有直捺、弧捺、尖头捺、方头捺、长捺、短捺等。
7、厥法
厥,笔画形状像人弯腰的姿势,因此得名。古人又称为"勾裹法"。
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
8、钩法
钩,笔画形状"如长空之新月"。与" "末端相似。古人又称为"戈法"。
钩有直钩、弧钩、高钩、矮钩、斜钩等。永字八法精解
1、点为侧
侧是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永字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与下边横画相照应。(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
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竖)。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逆锋落笔,缓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
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过直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无力。(同努)
4、钩为趯
谓作钩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然后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跃的样子,同跃)
5、提为策
策本义是马鞭,这里其引申义策应之意。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永字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地称,而其心气相通相应。势略上仰,用力在发笔,得力在收锋。(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
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谓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掠是拂掠之意)
7、短撇为啄
谓写横撇应如鸟之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
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指磔画在字体结构中的作用而言,磔本义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牺牲,含解体张裂之意。楷书中的捺画承隶书的波磔而来,而隶书的波磔正是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体向外开放。所以隶书又叫分书,楷书中的捺也起到这个作用。
楷书捺笔,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体开展舒畅、开放。其二是说这一笔直要写得刚劲、利刹、有气势。磔本义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画即取刀劈之意。写时要逆锋轻落,右出后缓行渐重,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之意)
八法卢肇说:"永字八法,乃点画尔。"但八法并非孤立存在,我们在考虑每个点画如何安排,实际已涉及字的结体法则。八法作者意图,在想通过永字的剖析,来说明基本点画的写法和组合。
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原版
《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为《历代名家书法经典字谱》系列丛书之一。书籍采取全新的版式,全面的剖析,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黄自元的经典字帖。分人物简介、书法特点、用笔技巧、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结构布势、集字临创、原帖再现等章节进行介绍,每个字均有运笔图解和技法精解,可谓图文并茂,详略得宜,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既适用于初学者自修,也适合用于书法培训的教材。
关于书法用笔十法,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