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在茫茫网海进入到我们的网站,今天有幸能与您分享关于许志海书法,榆林有名气的书法家的有关知识,本文内容较多,还望您能耐心阅读,我们的知识点均来自于互联网的收集整理,不一定完全准确,希望您谨慎辨别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就开始介绍许志海书法,榆林有名气的书法家的相关知识点。

许志海书法,榆林有名气的书法家

许志海书法,榆林有名气的书法家

榆林,一个位于中国陕西省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于世。榆林的书法艺术更是卓越,其中一个备受瞩目的书法家就是许志海。

许志海,是榆林市的本地人,他对书法的热爱始于幼年。小时候,他就在父亲的影响下接触了书法,被书法艺术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他发誓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书法家,并且不辜负自己的才情。

许志海勤奋刻苦地学习书法,深入研究古人的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和智慧。他善于敏锐地捕捉到每一笔每一画的力量和美感,将自己的个性与传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许志海的书法作品,字如行云流水,笔法独特,极富韵味。他擅长运用不同的字体和书写技巧来表达各种意境和情感。他的作品多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为题材,给人以宁静、纯美和舒适的感觉。

许志海的书法作品常常展览在榆林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作品也多次参加各类书法比赛,并且屡次获得了奖项。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得到了认可,也曾被国外的收藏家所青睐。

作为一位书法家,许志海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他始终保持着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和探索精神。他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他认为书法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每次创作都是对自己的挑战。

许志海的书法创作不仅展示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才华横溢,也展现了榆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他的作品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让人们对榆林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许志海书法的名气不断扩大,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杰作,也是榆林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创作不仅丰富了榆林的文化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许志海的书法成就令人瞩目,他将继续努力,为榆林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许志海书法,榆林有名气的书法家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有陈建贡、于唯德、王行舟、石瑞芳、刘伟群。

1、陈建贡

陈建贡是陕西书法界较早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书法家,被认为是“中国当代书坛最有希望和实力者之一”。 建贡是位崇尚古典而浪漫主义书法家,他醉心于中国书法滥觞时期的芬芳——现存最早使用毛笔于竹木简、丝帛上的墨迹文字。 2、于唯德

于唯德,男,1965年9月出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陕西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陕西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3、王行舟

王行舟,当代实力派书法家。1963年3月出生,陕西大荔人,1988年毕业于解放军理工大学。现居西安,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渭南书画研究院理事、陕西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其幼承家学,家庭的熏陶使其在幼年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石瑞芳

石瑞芳,女,天津武清区人,陕西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研究生。陕西省第八、九 、十届政协委员,西安市书协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文史馆书画研究员,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兼陕西省青联艺委会主任,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5、刘伟群

刘伟群,男,汉族,1974年11月生于陕西省富平县宫里乡南陵村北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骊山印社副社长,长安大学文传学院兼职教授,画韵中国网艺术顾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伟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瑞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行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唯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建贡

许建洲书法

现任职务是《中国老年书画艺术》月刊主编、北京三希堂艺术院院长,兼任职务是国务院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书法教师,农业部老年大学书法教师,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副秘书长,河南安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山东孔子专修学院兼职教授,中国铁路总公司老年大学书法教师,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书画院副院长。

榆林有名气的书法家

吴道子、顾恺之、张择端、倪瓒、唐寅。

一、吴道子

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年(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前后。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

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二、顾恺之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四、倪瓒

倪瓒(1301年—1374年),初名倪珽,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诗人,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

倪瓒家中富有,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年,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倪瓒擅画山水和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

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书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

洪武七年卒,时年七十四岁,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五、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道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顾恺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择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倪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寅

许文生书法

第三届安徽书法大展获奖、入展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一等奖(5人)

王 涛 石海松 季 永 苗太林 薛根元二等奖(10人)

周继中 任 娟 王世星 陈道林 范士华 朱子玉 李冰林 杜鹏飞 李利军 卢红星三等奖(15人)

史文涛 马端兵 彭军见 范振海 叶 靖 徐世庆 赵广曙 苏海东 刘 锐 李 燕 朱子敬 郑鹏程 施桂红 李 彬 张兵民安庆市(12人)

华历进 许贻旺 王东徽 何小燕 毕大莉 朱氤鹏 叶核成 葛良胜 张胜奇 余龙生 李 飞 杨尚森省外安徽籍(7人)

邵玉祥 李世水 崔 鹏 郑海松 张 宁 王建业 于立松池州市(2人)

吴振兴 左正华马鞍山市(12)

王 飞 唐平甲 王名胜 张太明 乔延雯 金 勇 戴 瑞 邓大强 方恒仑 耿君豪 兰业锋 徐 剑滁州市(32人)

邓 宏 常道江 戴 武 王伯阳 赵发龙 孙运汇 罗传厚 鲁帮琼 程德宁 黄 利 徐潮江 杨 峰 董泽武 许庆国 田春林 许正波 裴家瑞 曹平男 方 洪 张 勇 金兴民 梁传宝 李明成 夏继德 槽丰华 熊海南 郭建军 尹永林 许文生 徐宏勤 徐士彬 常道淮 六安市(7人)

于林森 胡仁球 朱南芳 史秀前 李道春 文耀辉 汪南兵淮南市(18人)

许向阳 李安华 张 雷 姚 琪 王 雅 蒋 奎 何 芳 任安全 马凤光 朱文军 王怀举 李多虎 文安发 张 林 朱国好 李家铭 李 静 李树丞蚌埠市(13人)

徐海瑞 杨 俊 张新宇 单 峰 张会银 史 敏 邱 红 杨 涛 陈 锋 胡海利 王 涛 陈金钊 高 鹏铜陵市(8人)

姚时进 杨龙培 谭 巍 丁文你 缪 怡 周 馨 刘忠义 宋振州黄山市(4人)

王立场 胡忠义 沈学文 周流俊宣城市(14人)

杨建军 黄朝江 陈素萍 景明胜 孙光林 唐 炜 程天光 甘恢明 殷海书 熊 毅 李 庭 周晓美 蒋兴华 程玉隆芜湖市(7人)

王 宏 任科峰 田 俊 吴 楚 徐茂生 钱文柱 汪国金合肥市(43)

张 勇 方 辉 胡令旭 贺铁牛 王 镪 刘云鹏 严春秀 蔡登高 翟建彪 王成林 陈敏权 徐宏静 陈 强 杨文浏 江健龙 陈昌胜 邵 鑫 王 静 徐玉青 张 嵩 荀鹰松 岳世清 吴劲松 岳 曲 谢康雷 刘 敏 何 昊 吴文平 孙应忠 郭洪海 张纯石 许文俊 周龙九 蒋一鹏 洪立新 沈华峰 廖胜明 汪胜鸿 谢道佑 张业建 陈 智 郭刚举 王为良亳州市(14人)

楚珍珍 苏 奎 崔明贵 魏本永 李梦凡 任 峰 王廷才 吴青松 王振华 管成庆 韩援朝 靳灿堂 梁景堂 李 哲淮北市(12人)

王广辉 晁亚洲 管宇杰 屈华忠 李 海 姚志军 王继春 陈体军 高登月 隋 坤 陈 鑫 李建设省直(19人)

李光发 丁 先 王 进 贾佑宏 葛获苓 黄传峰 晋之华 温 祥 潘伟城 鲁 地 刘 才 张亚渠 肖宁波 李延宝 陈 萍 潘 军 胡建瑜 陈鸿海 孙 进宿州市(30人)

郭 峰 刘朝为 张 照 李 佳 唐 亮 董守利 贾同宇 马一恒 黄姝君 李 佳 王 永 王 锰 刘雪庆 刘 猛 杨继乾 庞夫玉 刘邦景 周新成 周丽亚 刘德峰 张光旭 陈光辉 黄 铮 邵 晨 沈维祥 尹凡嘉 冯 杰 黄 奇 马 峰 李胜春阜阳市(48人)

李天贺 段振祥 李 峰 董磊 郭 晖 侯玉林 王有志 丁 锐 张士虎 戒常辉 王永辉 李 挺 刘建华 周振国 肖鹏飞 周 鑫 侯仁明 王振华 卢 火 李 龙 任 峰 汤干贤 韩 萍 赵子佩 王 盛 周 丽 郭敬丹 谷腾飞 马 腾 殷晓山 刘耀华 胡继江 刘 广 来永岐 杨少华 徐 明 王建涛 董忠美 朱 辉 崔中保 陈 凯 张 青 韩玉美 荣 振 邹富秋 刘维远 徐华刚 张华东

榆林杜如九书法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翻译:臣听说官吏议论驱逐列国入秦的游说之士,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该句出自《谏逐客书》,《谏逐客书》是秦朝大臣、文学家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议。全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谏逐客书》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谏逐客书》注释 1、吏:官吏。 2、窃:私下。 3、以为:认为。 4、产:生,出生。 5、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这里的“二十”应当是约数。并,吞并。 6、孝公:即秦孝公。商鞅:卫国公族,氏公孙,亦称公孙鞅,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死后入秦,受到秦孝公重用,任左庶长、大良造,因功封于商(今陕西商州东南)十五邑,号称商君。 7、殷盛:指百姓众多而且富裕。殷,多,众多。 8、魏:国名,始封君魏文侯,系晋国大夫毕万后裔,于公元前403年与韩景侯、赵烈侯联合瓜分晋国,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9、惠王:即秦惠王,名驷。 10、三川之地:指黄河、雒水、伊水三川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韩宣王在此设三川郡。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兵攻取三川大县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取得韩三川全郡,重设三川郡。 11、巴:国名,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在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一带。 12、上郡:郡名,原为魏地,今陕西榆林。魏文侯时置,辖境有今陕西洛河以东,黄河以西,东北到子长县、延安市一带。公元前328年,魏割上郡十五县给秦。公元前312年,又将整个上郡献秦。秦国于公元前304年于此设置上郡。 13、汉中:郡名,今陕西汉中。楚怀王时置,辖境有陕西东南和湖北西北的汉水流域。公元前312年,被秦将魏章领兵攻取,秦于此重置汉中郡。 14、包:这里有并吞的意思。九夷:此指楚国境内西北部的少数部族,在今陕西、湖北、四川三省交界地区。 15、鄢(yān):楚国别都,在今湖北宜城县东南。春秋时楚惠王曾都于此。郢(yǐng):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市西北纪南城。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取鄢,翌年又攻取郢。 16、成皋: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地势险要,是著名的军事重地。春秋时属郑国称虎牢,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属韩,公元前249年被秦军攻取。 17、六国之从(zòng):六国合纵的同盟。六国,指韩、魏、燕、赵、齐、楚六国。从,通“纵”。 18、施(yì):蔓延,延续。 《谏逐客书》翻译 臣听说官吏议论驱逐列国入秦的游说之士,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从前穆公访求贤士,西面从西戎得到了由余,东面从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得来了丕豹、公孙支。这五位人物,不出生在秦国,但穆公重用他们,兼并了二十个诸侯国,于是称霸西戎。 孝公采用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人民因此富裕丰盛,国家因此富足强盛,百姓乐于效力,诸侯亲近顺服,俘获楚魏军队,攻占土地千里,国家至今安定强盛。惠王采用张仪计谋,攻克三川之地,西面兼并巴蜀,北面收受上郡,南面轻取汉中,统揽九夷之地,控制楚之鄢郢,东面占有成皋之险,割取肥美土地,六国联盟罢休,迫使西来侍奉秦国,功绩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到范雎,废掉穰侯,放逐华阳君,加强国家权力,杜绝权豪之门,蚕食诸候国家,使秦国成就帝王之业。这四位国君,都是依靠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贤士而不重用,这会使秦国没有富庶之实和强大之名了。 如今陛下得到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这样的宝物,悬挂着夜间光如明月的宝珠,佩戴着太阿宝剑,骑着纤离骏马,立起用翠羽编成凤鸟形状所装饰的旗帜,架起用灵鼍皮蒙成的鼓。这些宝物,秦国不出产一样,而陛下却喜欢它,为什么呢? 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那么夜光璧不能装饰朝廷;犀角、象牙做的器物不能成为赏玩嗜好之物;郑国、卫国的女子不能充斥后宫;骏马驴骡不会充满外马房;江南的金器锡器不会被使用,西蜀的丹青不会作为绘画的颜料。 所以装饰后宫、充塞堂下、娱乐心情、好听好看的东西,一定要秦国出产的才可以,那么宛地珍珠装饰的头簪、附着珠玑的耳饰、东阿丝绸做成的衣服、织锦刺绣的饰品不会进献到您的面前;而化俗为雅、宁静美丽的赵国女子不会站在您的身边。那敲打着瓦器、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唱歌呼叫而悦耳的,才是真正的秦国音乐。 《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这类乐曲,都是别国的音乐。现在抛弃了敲击瓦器而接受《郑》《卫》之音,屏退弹筝而求取《韶虞》,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为了舒适称心于眼前,适合观赏罢了。如今选取人才则不然,不问可用不可用,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去,是客卿的一律驱逐。 这样看来,所重视的是美色、音乐、珍珠、玉器,而所轻视的是人民。这不是用来据有天下、控制诸侯的策略。 臣听说地域辽阔粮食就多,国家广大人口就多,军队强大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形成了它的高大;河海不挑拣细流,所以成就了它的深广;帝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他的功德昭著。 地域不论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他乡,一年四季充实美好,鬼神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现在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去为诸侯成就功业,让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向西而来,裹足不前进入秦国,这就是所谓“借给敌人武器,送给盗贼粮食”。 东西不是秦国出产的,可珍贵之物很多;贤士不是秦国出生的,而愿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人民而对仇敌有益,使自己内部空虚而外部又跟诸侯结怨,要想国家没有危险,那是不可能的。   《谏逐客书》赏析 李斯的《谏逐客书》不只是一篇好文章,而且是一个好策略。其社会、历史价值远远不止于改变“逐客”,更加为秦王朝的统一天下奠定了策略基础。 此文先叙述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国若无客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 全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识见,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畛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现代也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谏逐客书》创作背景 据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被逐的路途上写了《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作者介绍 李斯,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议,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参考文献: 1、张新科 尚永亮.先秦两汉文观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4、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5.、蒋彰明.试论《谏逐客书》的艺术特色[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END,关于“许志海书法,榆林有名气的书法家”的具体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