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分享谛闻书法,闻行书怎么写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谛闻书法和闻行书是两种不同的书法艺术形式。谛闻书法强调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强调灵性与境界的表达;而闻行书注重于书法的笔墨造型、结构与构图。

谛闻书法,闻行书怎么写

谛闻书法追求的是书法的境界与内涵。作为一种具有哲学思辨性质的书法艺术,它通过触动人的内心深处,以境界传达意境。谛闻书法多运用于绘意境、品人生、寻真理的作品中。其取势广博,师法自然,力求达到以笔墨为媒介,以心境为触发点,打动观者的心灵。经过反复练习和思考,艺术家通过谛闻书法将自己的心境与哲学理念融入到作品中,以此传达出一种深沉和超越的意味。

相对而言,闻行书则更加注重于笔墨的造型和结构。它强调工笔技法,要求字形的规范和端庄。闻行书注重于遵循传统的书法规范,充分展现传统书法的美感和表达。它凭借着高超的技法,使得作品更加饱满、精神更加凝聚。

在实际创作中,艺术家可以将谛闻书法与闻行书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通过谛闻书法的灵性和境界,使得闻行书更具灵动和感染力。在书法艺术中,如何在传承中创新,使得传统的书法能够与时俱进,保持生机与活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虽然谛闻书法和闻行书是两种不同的书法形式,但它们都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无论是追求境界与内涵的谛闻书法,还是注重笔墨造型和结构的闻行书,都需要艺术家通过反复的实践与探索,将自己的理念与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得书法艺术更加独特和饱满。

谛闻书法,闻行书怎么写

1、刘俊京

简介:字体清畅简静 温雅冲和、俊雅书风京儒文采。作品有收藏潜力的书法家。获第三届北京"德艺双馨"奖。2、温彦国

简介 :书法奇缘。“笔笔有出处,字字有来源”,用心去揣摩,用脑去理解,每一个字都是要用心、用脑才能写出来的…… 3、 权希军

简介:权希军先生在当今书坛自成一体,独树一帜:其书法以草书著称,大草小草结合,融个人性格、审美情趣、艺术追求于使得他的草书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不似张旭、怀素大开大合,癫狂放纵之法。4、姜公醉

简介:姜公醉 字左翳,号少繇、醉翁,四川内江人,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九日出生于书香门第,受父亲姜子瑜先生的艺术熏陶,自幼酷爱文学艺术,追求诗书画印,早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5、谢冰岩

简介:97岁老人带给我的震撼。86年,他的耳朵开始聋,87年,他的眼睛被发现是青光眼,作为中国书法杂志主编的他,仍然坚持每期字字必看、稿稿必审,以确保杂志的质量和水平,是怎样的力量支撑着那时年迈八旬的老人呢?我想还是用谢老自己的话回答吧:“自认为身体较好,还可以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尽点力、做点事。”……参考资料:中国电视台书法院-书画家推荐

闻的书法

“闻”字的草书书写方法如下:

1、从上往下先写一条长线,稍微向右下方倾斜。

2、在长线的左侧写一个小撇,向左上方延伸。

3、在长线的右侧写一个小提,向右上方延伸,与小撇呈现“??”形状。

4、最后在长线的底部写一个弯钩,向右上方绕过小提,最后向左下方收笔。整体看起来像一个人头,头顶是长线,向下呈V型;两侧分别是小撇和小提,“?”形状则构成了眼睛和鼻子;最后的弯钩就像是嘴巴。这种草书风格的书写方式简洁灵活,书写起来也颇为有趣。

在书写草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笔画要流畅:草书强调笔画之间的流畅连接,字形应该像一条流水线上的连续路径。

2、用笔轻重有度:草书中常常运用到厚重的墨迹和轻盈的笔触,需要根据字体结构和情感倾向来掌握笔画轻重有度的要领。3、避免歪斜和错位:草书偏离规范字形,故而特别容易出现歪斜和错位,需要注意字形整齐和排版合理。

4、增强识别性:草书字形多变,需要通过字形所携带的独特气息来增强识别性,使人能够清晰地辨认文字。

5、提高练习频率:书写草书需要反复练习,建议多读草书大作家的书法作品,多做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

江都开元寺闻谛大师

临海龙兴寺所以成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并不是因为它在佛教界有什么特殊地位,也不是因为有什么特殊的政治联系,更不是因为它所处的地理环境,而是因为它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的确,临海龙兴寺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上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日本天台宗的创立,首先应归功于鉴真大师与他的弟子思托和尚。思托(724~?),俗姓王,山东沂州(今山东临沂县)人。生于唐开元十一年(724),卒年不详。开元二十六年(738)据敕命出家,由鉴真大师授戒,并从之学习,深研律疏,多有所得。天宝二年(743),第一次随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天宝三年(744)第四次东渡日本时,于浙江黄岩禅林寺被扣,渡海队伍强行解散,思托遂留居临海的龙兴寺,入天台之门。自此长住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成为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高僧。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亦因思托以后的东渡成功,而名闻日本。天宝七年(748),应鉴真之召赴扬州,第五次东渡日本。未果,复回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天宝十三年(754),思托随鉴真终于东渡成功。鉴真前后六次东渡日本,思托是唯一“始终六度,经逾十二年”追随的中国僧人,“四度造舟,五回入海”,虽历尽艰辛,备尝漂泊之苦,而总无退心,最后更和鉴真一样埋骨在异邦日本。到达日本之后,始终追随鉴真其后,和日僧普照具体主持执行唐招提寺的初创工作,除了授戒、讲律之外,积极参与造寺、写经和雕塑佛像等佛事活动。又应道璿之请,在大安寺唐院为其弟子忍基、常魏等讲法励《四分律疏》和《饰宗义记》(即《镇国记》)等。还多次为僧众讲述天台教义,播撒“天台”种子。期间,为反击代表顽固保守势力的日本旧教团对鉴真的诽谤攻击,思托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和经历,撰写了《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上鉴真传》,驳斥旧教派的澜言。并在鉴真圆寂以后,约请当时“文人之首”的淡海三船利用他所写的《鉴真传》,改写成《和上东行传荃》,即今之所见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日本延历七年(788),思托又撰写《延历僧录》五卷、目录一卷,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僧传。鉴真圆寂后思托所制作的鉴真干漆夹苎坐像,是日本美术史上最早的雕塑,史称“唐招提派”。可以说,思托的日本传道,揭开了临海龙兴寺与日本佛教文化交流的序幕。

其后,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大师的入唐求法,就是因为受到了思托传播的天台思想的直接影响所致。最澄,俗姓三津首,幼名广野,日本近江国滋贺郡人。少从近江国师行表高僧出家,后赴南部,在鉴真生前弘法的东大寺受具足戒,并学习鉴真和思托带来的天台宗经籍。日本延历七年(788),他在琵琶湖畔的比睿山自刻药师如来佛供奉,并建立了日枝山寺。此即日本天台宗的根本中堂,后称一乘止观院,也就是后来的延历寺。在这里,最澄阅读了天台“三大部”以及《维摩经疏》、《四教义》等天台教籍。自此深深皈依天台妙旨,萌发了入唐求法的愿望。唐贞元二十年(804),他经日本天皇的批准,率弟子义真等,随日本第十二次遣唐副使石川道益抵中国。九月二十六日来到临海,遂谒见台州刺史陆淳。时天台十祖兴道道邃大师正应陆淳之请,于龙兴寺开讲天台三大部与五小部,最澄乃从之学《法华经》与《摩诃止观》等。十月七日往参天台山,至国清寺和佛陇求学。十一月五日,在天台山佛陇行满座主的陪同下,返回临海龙兴寺。自是至翌年三月二十五日离开临海,先后计一百四十多天时间,均住在龙兴寺继续从道邃和行满研习天台教观。亲手抄写了大量的台宗典籍。道邃还于三月初二夜亥时在龙兴寺西厢“极乐净土院”,亲手为最澄授圆教菩萨戒。关于最澄在临海龙兴寺的求法,日本的《睿山大师传》是这样记述的:“时台州刺史陆淳延天台山修禅寺座主僧道邃,於台州龙兴寺阐扬天台法门《摩诃止观》等。即便刺史见求法志随喜云:弘道在人,人能持道,我道兴隆今当时矣。则令邃座主勾当为天台法门,才书写已,卷数如别。邃和上亲开心要,咸决义理,如泻瓶水,似得宝珠矣。又於邃和上所,为传三学之道,愿求三聚之戒。即邃和上照察丹诚庄严道埸,奉请诸佛授与菩萨三聚大戒”。最澄回国时,带去《法华经》等章疏一百二十八部、三百四十五卷,还携回王羲之等名家碑帖拓本十七种。回到日本后,在比睿山大兴天台教义,正式创立日本佛教天台宗。以后,最澄的弟子圆载于唐开成三年(838)入唐,圆珍于唐大中七年(853)入唐,还有日僧圆修、惠运在会昌三年(843)的入唐;及至成寻、奝然的入宋,他们均曾住临海龙兴寺求师释疑。其中与临海龙兴寺关系密切的当推圆珍和奝然。

圆珍(814~891),俗姓和气,系日本弘法大师空海的外甥,赞岐国(今香川县)那珂郡人。十五岁入比睿山,师事日本天台宗二祖义真,受天台之学。二十岁得道受戒,其后住山十二年,任内供奉十禅师之一。唐大中七年(853)入唐求法,回国后为日本天台宗第五代座主,又为寺门派开祖。圆珍大中七年(853)入唐后,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临海,当日即上龙兴寺(开元寺),并“安置道真杜陀房中”⑤。就行满和尚的弟子季皋、清翰僧正的弟子知建等学天台教法,知建“乍见喜欢,宛如骨肉。舍与《维摩》、《因明》二部义疏”⑥。直至十二月九日离开临海。圆珍一生著述甚多,所著游唐日记《行历抄》虽仅存札要,但其中保留的一些内容,对研究临海龙兴寺的历史沿革和对日本传灯大师圆载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奝然,俗姓藤原氏,为日本东大寺僧,是北宋日本入宋僧人中之最著名者。

宋雍熙元年(984),奝然请得东大寺和日本天台宗总本山比睿山延历寺的入宋牒,率领弟子成算、祚壹、嘉因等四五人乘宋商陈仁爽、徐仁满之船入宋求法。先诣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后上天台山国清寺巡礼,继入东京谒宋太宗。太宗召见奝然,赐紫衣,馆于太平兴国寺。又求诣五台山,复归东京,游历洛阳、龙门诸圣迹,再后回到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雍熙二年(985),奝然搭乘台州商人郑仁德之舶回到了日本。

奝然求学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时,龙兴寺已改“开元”之名。此时距日本天台宗创始人传教大师最澄于龙兴寺西厢“极乐净土院”坦受圆教菩萨戒也有一百八十年的时间了。但奝然仍把它作为求学的起始和回归之地,可见临海龙兴寺在日本天台宗和奝然心目中手神圣。奝然回国时,带去了大量的经书和物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现存于日本京都五台山嵯峨清凉寺之释迦瑞像。关于这件释迦瑞像,据日本江都开元寺讲经论内殿倍从赐紫沙门十明所辑之成算《优填王所造旃檀释迦瑞像历记》及《成算法师记》云:天竺优填王,当释迦在世时,使毗首羯摩造其像,后传于西域龟兹国,前秦苻坚使将军吕光伐龟兹,携至中国,历代王室珍藏之;宋太祖安置于东京开宝寺永安院,太宗时迎入大内之滋福殿,后移入启圣禅院。奝然入宋拜其像,命佛工张荣模刻而携来。但成算法师所记并不准确,瑞像的雕刻是在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完成的。因为瑞像台座上阴刻的“唐国台州开元寺(龙兴寺)僧保宁”十字之铭,即是铁证。日本的牧田谛亮先生也明确的指出:“东大寺的僧奝然,在达到去天台山巡礼的愿望之后,想仿刻供奉在台州开元寺(临海龙兴寺)的释迦瑞像。因此购买香木,拜托佛像雕刻师花了约一个月的时间,才雕刻完成。命叫魏氏樱桃的携回日本”⑦。冢本善隆先生在《奝然请到日本的释迦瑞像胎内的北宋文物》一文中,更是记述了修理释迦瑞像时,在瑞像胎内发现的北宋文物。其中有奝然于宋雍熙二年(985)八月十八日在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封藏的许多珍贵文物,主要有:

《奝然入宋求法巡礼行及瑞像造立记》一通。此记首有“日本国东大寺法济大师赐紫奝然”,末有“雍熙二年太岁乙酉八月十八日记”字样。由台州开元寺(临海龙兴寺)僧鉴端书题。

《入瑞像五脏具记舍物》目录,在包纸上题有“奝然谨封”字样。目录内容为:“台州都僧正景尧舍水精珠三颗,开元寺僧德宣舍水精珠三颗,僧保宁舍水精珠三颗,僧居信舍水精珠一颗,僧鸿粹舍水精珠一颗,僧鉴端舍水月观音镜子一面、铃子一个僧清耸舍银弥勒佛一个、水月观音镜子一面,僧契蟾舍镄眼珠一双,僧契宗舍镜子一面,僧延宝舍金刚珠四颗,苏州道者舍水精珠一颗;妙善寺尼清晓、省荣、文庆并余七娘舍佛五脏一副,造像博士舍文殊像入肉髻珠中;陈儿年一岁舍入右手银钏子一枚;日本国东大寺法济大师赐紫奝然舍银舍利一颗、菩提念珠一钏、镜子一面、《最胜王经》一部、娑罗树叶、金玉宝石等;日本国僧嘉因舍小书《法华经》一部、灵山变相一幢。雍熙二年八月初七日造像之后,入佛牙于像面。至已后时,佛背出血一点,不知何瑞。众人咸见,故此记之,时雍熙二年八月十八日,法济大师赐紫奝然录,造像博士张延皎、勾当造像僧居信。

尚有绢制五脏六腑并愿文及种种绢制小片。如罗縠、纹纱、艾纹纱、无纹纱、纹罗、夹缬、绫等。妙善寺诸尼还把请往日本的释迦瑞像内封藏的情况,记在白色手绢的背面。

由此而知,奝然在为临海龙兴寺供奉的释迦瑞像的造型艺术所倾倒,于是就地购买旃檀木,礼请临海的佛像雕刻师张延皎,最终制作完成。造像过程中,得到了龙兴寺(台州开元寺)、妙善寺诸僧尼及临海善信男女的大力支持和邦助。在这样深厚的友情和友谊之中,奝然一心地转读大藏经和天台教文,感谢临海缁素的无私援手,终于实现了他的强烈愿望。

奝然与释迦瑞像的因缘,揭开了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这段鲜为人知的重要历史,证实了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的地位不仅仅是宗教上面,还有诸如艺术等许多许多。充分说明了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上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

闻行书怎么写

1、文徵明

草书除学二王以及智永小草之外,也学怀素、黄山谷的狂草。最常见的还是前一类小草,且时常融入他的小行书中,狂草作品很少,仅见他分别作于43岁、50岁、51岁的三件作品。2、王宠

诸体皆能,以小楷、行、草最为擅长,取法魏晋,浸淫于钟、王,道正功深,书风趋于端庄古雅,在吴门诸子中,他的书法之趣味尤高,这原因就是他心不降唐宋以下,手熟于法度之内,他的笔下无狂怪之病,点画、结体皆有来处,心境旷达而使字势开阔正大,无琐小习气。3、王献之

一生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王献之家学渊源,学习勤奋。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羲之,父子合称二王。4、张孝祥

尤以“学颜”,“崇米”为著。他的书法,一方面有颜真卿书法遒劲雄伟,气势磅礴,苍劲有力之态,一方面也有米芾书法的笔势奔放,秀拔清朗的面貌。除了揣摩前人墨迹,勤奋苦练之外,他也虚心求教当时书法名家刘岑,提高草书水平。5、柳公权

书法以楷书最着,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媚劲健的书体,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称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草书

谛的草书

大家知道草书是哪个朝代的吗?下面我整理了草书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草书是哪个朝代的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扩展阅读: 书法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狂草又是各种书体中最有代表性的。在狂草中,作为传达信息的功能已减到最低限度,而书法的艺术性却达到了极致。书法家创作狂草和人们欣赏狂草,“写字”或“认字”已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草书创作的同时也就是艺术家在表现自己,是艺术家通过草书的形式在抒情表意。 依照禅宗“即心即佛”的理论,人的本心是清净的,是具有佛性的,按照自然本性去做,尊重个人内心的觉悟,就是最佳的人生哲学。将这种哲学运用于书法上,禅师们自然就会将注意力凝聚于能自由抒发个人情感的草书,尤其是张旭创造了狂草之后,这种神鬼莫测、能够尽情发挥情趣的艺术形式,就成了众多禅师书法家一致的选择目标。而怀素,堪称其中的佼佼者和带头人。 怀素,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人氏。母亲姓刘。怀素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其卒年不详。 怀素幼年出家,依止于伯祖惠融禅师,惠融禅师亦醉心书法艺术,他俩人的书法艺术远近闻名。人称他们为“大钱师”、“小钱师”。 怀素的叔父钱起(722一780年),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是唐代大历年间(766一779年)的著名诗人,有“才子”之美称,曾任翰林学士,官至考功郎中。他赋诗工于铸词炼句,遣辞造意常有惊人之处,深得当时士大夫们的喜爱。诗人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人并称为“钱郎”,公卿大夫奉使出京,总要恳请他俩赋诗送行,否则就感到脸上无光。钱起对怀素颇具厚望,曾有诗送怀素还乡:“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余。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给予谆淳告诫和殷切的期望。 时任金吾兵曹的邬彤,钱塘人,也是唐代一位颇有名气的书法家,他的《尊胜经》等书法作品,至宋代仍有人珍藏。邬彤与怀素为表兄弟,虽非嫡亲,关系却非同一般。邬彤擅长草书和行书,曾经有幸成为草圣张旭的弟子,他将从张旭那里学到的用笔法则,一一传授给怀素。张旭奇奇怪怪的笔触,其实来源于他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联想,草书的真谛在于笔墨之外等等,诸如“蓬振沙惊,雨痕钗脚”之类的传说,使怀素获得了莫大的启发。邬彤还将珍藏的王氏真迹《恶溪帖》和《骚劳帖》中的一本,送给了怀素。 怀素生长在这种浓厚文化气氛的环境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得他自幼就对书法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诸如东汉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被染黑;三国魏人钟繇昼夜习字,睡梦中还时常用手指在被子上比比划划,天长日久将被子磨穿;隋初和尚智永躲进小楼,三十年如一日地练字,秃笔成冢等故事,他都烂熟于胸。这些书坛上的精英就成了怀素学习的楷模。 怀素早年苦于无钱买纸,曾将一个漆盘和一块方形木板专门用来练字,随着岁月的流逝,木板和漆盘都被写穿了底,写秃了的笔头堆积起来,就像当年智永禅师的“秃笔冢”,垒得犹如小山一般。后来,他又效法古人在芭蕉叶上题诗的办法,在寺后空地上种植了一万多株芭蕉,以叶代纸,日夜练习不辍。硕大的芭蕉撑起了无数把绿伞,覆盖了怀素居住的小屋,为他留下了一个充满绿意的宁静空间,怀素就在这绿色的天地里坐禅习字,神游书法艺术的王国。他还给小屋取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绿天庵。 绿天庵中刻苦的学书生涯,为怀素日后超凡的书法艺术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芭蕉叶滑润的、不易着墨的特点,促成了怀素后来那种灵动疾速、忽断忽连、乍干乍湿的笔触和点画。 学书其实和学禅一样,成功与否,就看“悟”的效果如何。犹如禅僧的参话头,未能参破之时,只觉得浑浑噩噩,昏天黑地,饭也不知香,睡也不识甜。此时,也只有在这种时候,令人大彻大悟的契机往往就出现了。 书法是一门艺术,它的`创造和发挥,仅凭勤奋和书写材料触发的那一点点灵感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对狂草来说,笔法和结构全无定式可言,每一次创作,每一个字的笔法和结构都必须根据特定瞬间中笔、墨、纸的条件,根据周围已经完成的结构形态见机行事。 那年夏天,怀素时常呆呆地望着天空出神,他只觉得空中的云彩倏聚倏散,煞是好看。 一天,怀素突然发现那云彩犹如奇峰耸峙,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着它的形状,恰似一道灵光突然闪过心头一般,从这种种幻像里面,怀素骤然领悟到了许多直笔、斜笔、散笔和顿挫的不同写法。从此,怀素的草书里面就多了不少奇峰般的笔画。再往后来,不论是林中之鸟疾飞直蹿空中的矫健英姿,还是路边长蛇受惊后飚然没入草丛之中的迅捷身影,甚至是破墙败垣之上那一条条毫无规律、四通八达的隙纹,都成了他草书创作借鉴的对象。 精湛的书艺,使得年轻的怀素在家乡湖南一带很快获得了广泛的声誉,被推许为“草书天下独步”。每逢暖日高悬、凉风习习,气候宜人的日子,骚客酒徒总是聚集一堂,摆开笺麻素绢、宣州石砚,准备好粉壁白墙,然后纵酒酣歌、高谈阔论。酒酣耳热之后,怀素总是习惯性地斜倚在绳床上闭目休息一会儿,突然纵身起床,挥笔疾书,如入无人之境。有时趁酒发兴,不仅是粉墙、纸张、素绢,就连衣裳、器皿,也都成了怀素的草书园地,常令观者嗟叹不已。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山中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辞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真,何必要公孙大娘舞浑脱?(《李太白全集》卷八) 这首托名诗仙李白所作的《草书歌行》,就是怀素早期草书创作过程和书法艺术的真实写照。

今天的关于谛闻书法,闻行书怎么写的知识介绍就讲到这里,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