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分享澧水书法,常德较著名的书法家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澧水书法,常德较著名的书法家

澧水书法,常德较著名的书法家

常德,位于湖南省中部,素有“澧水清丽人间秀”之美称。这里不仅山水秀丽,而且人文荟萃。澧水书法家们在这片土地上倾心创作,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书法作品,其中较著名的有澧水书法家张礼的作品。

张礼,字叔礼,是常德市桃源县人,澧水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和推崇。

张礼的书法作品以行楷、楷书为主,字体工整规整,筆势刚健有力。他擅长研习古代名家的作品,尤其是颜真卿柳公权的碑帖。他对于颜体、柳体的理解颇深,能够准确把握古人的笔势特点,使之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

澧水书法的特点在于气势磅礴、大气磅礴。张礼的作品不仅字体工整,而且用笔凝重、恢宏。他的作品中融入了澧水的山水之气,给人以宽广、奔放之感。他注重墨色的运用,能够准确掌握墨的浓淡变化,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张礼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各类书法比赛,屡次获得奖项。他的作品也多次被收录在书法集中,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赞赏。他的作品传世至今,为后人学习和借鉴。

澧水书法家张礼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精湛的技艺,成为常德书法界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书法艺术的魅力,更体现了澧水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才情风采。他的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并对后人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澧水书法,是湖南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德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水平,为我们展示了湖南书法的魅力与独特之处,也为我们传递了一份深情和厚意。让我们一同赞叹澧水书法的伟大,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澧水书法,常德较著名的书法家

用笔比较大胆,布局比较合理,行气变化不是太舒服。笔画的处理上,在收笔的时候大都比较草率,从你的字能开出来写的都是比较快的,行草不一定写的要快,注意中锋用笔,尤其是笔锋大都是侧锋,一副作品出现一两处可以,太多了,就不好了。

常德较著名的书法家

一、刘海砍樵这段爱情传说在湖南可以说家喻户晓,而随着花鼓戏《刘海砍樵》的演绎和传唱,也为全国不少观众所熟悉。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戏曲的发源地———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古城常德多古井,著名的有四眼井、丝瓜井、葵花井等。丝瓜井位于城内泮池街文条巷与丝瓜井巷交汇处。传说井水中有丝瓜影像,取井水置水桶和木盆等容器中同样现出丝瓜影像,因而得名。临井而观,井口直径五尺余,深约三丈多,上口小,下腹大,似缸倒置,井水清洌,冬暖夏凉,久旱不竭。丝瓜井历史悠久,具体建于哪个时代,无从考证。流传于常德民间的‘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源于刘海和胡秀英一段坚贞的爱情故事。【刘海戏金蟾】相传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天堂。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让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刘海砍樵】古时候,常德城武陵区丝瓜井旁,住着刘海母子俩。刘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刘海非常勤劳孝顺,天天上山砍柴,奉养老母。在刘海砍柴的大高山、小高山一带,住着一只多年修炼的狐狸精,她炼成宝珠一颗,含在口中可化身人形。此时她已成半仙,若再修炼几百年,便可成仙上天。她非常敬佩刘海的为人,就起了思凡之心,取名胡秀英,执意要嫁给刘海。但是憨厚朴实的刘海,怕连累胡秀英受苦,几番推辞,后见胡秀英一片真心,才答应与胡秀英成亲。回到家后,刘海告诉母亲,母亲也很喜欢,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刘海于是去位于城中心的鸡鹅巷置办东西结婚。鸡鹅巷旁边有个小庙,庙里有十八个罗汉。其中十罗汉带着一群弟子(金蟾)也在暗中修炼。他炼得一串金钱,也已成半仙,如能得到胡秀英的宝珠,就能即刻成仙升天。十罗汉见胡秀英和刘海成婚,遂起了歹心,他带领弟子抢走了胡秀英的宝珠。胡秀英失去宝珠就会现出原形,无奈之下只好把实情告诉了刘海。刘海知道后,没有怪胡秀英,他拿起家中砍柴的石斧去斗十罗汉,最终在斧头神和胡秀英众姐妹的帮助下,刘海打败了他们,拿到了宝珠。从此,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后人为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两个剧本,就是取材于这一典故。”二、桃花源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记》(为其诗《桃花源》之序)。说是武陵地方的一个渔夫,沿着一条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个缺口,就丢下船从这缺口里走进去,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土地平旷,房屋整齐,人民生活古朴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为乐,看到渔人大吃一惊,纷纷请他回家吃饭饮酒,自称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逃进桃花源来生活。这些人不知道秦以后有过汉朝,汉朝以后又有晋朝。渔人在这桃花源里住了好几天,想家了,就与他们告别。出了桃花源,以后再去寻找,就找不到了。【桃源行】作者: 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桃源行】王安石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桃 花 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1)桃花溪:据《清一统志》载:“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2)隐隐:隐约看不分明的样子。飞桥:桥高如凌空飞起。野烟:山野间的烟霭。(3)石矶(ji基):水边突起的大石。西畔:西边。这两句说,远远望去飞桥为烟霭所遮,看不真切,到溪边大石西面去问问渔船上打鱼的人。(4)尽日:终日。(5)洞:指桃源洞。这两句是诗人问渔夫的话:只见桃花终日随着溪水流去,桃源洞究竟在桃共花溪的什么地方呢?[简要评析]以桃花源、桃花溪为题作诗行文始俑于东晋的陶渊明,之后有不少诗人都有取材桃花源、桃花溪来写诗的。这首《桃花溪》,表达了诗人对桃源一般幽雅隐居之处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作者自己高山隐士的人生志趣。说张旭本诗中透露出狂草收法艺术的气息,这是有根据的。你看,诗人在四句诗中安置八景,即“飞桥”、“野烟”、“石矶”、“渔船”、“桃花”、“流水”、“山洞”、“清溪”,便可视为草书中的重墨浓色部分,而“隐隐”、“隔”、“西畔”、“随”、“何处边”等均可视为草书中的疏旷部分。这两部分词语经用者有机组合,便如同草书中的讲究布局,注重定热,高下的俯爷呼应,左右的均衡对称,线条的粗细搭配,虚实的错落有致。这是其一。另外从诗的意境看,首句“隐隐”已是虚语,再衬以“飞”、“野”,便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速。二句的“问”字也不能小看其作用,据《桃花源记》载,此渔夫虽探过桃花源胜地,但待他再探时却已不知其洞在何处了,故问的结果只能是一片涉茫。三句更以桃花尽日漂流来反衬桃花源已无迹可求,于是就增加了诗作的空幻之意。未句则完全让人沉浸在一种疑虑之中,愈发使读者产生一种朦胧感。归纳本诗意境合可得知作品充溢着诗人草书艺术那种空灵翼动的艺术氛围。因为诗人是一介书法家,诗中表现出了狂放不的性格和飘逸浪漫的诗风,全诗重在“慨叹实无可以避世之地”,隐约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涉茫难求的惆怅心情,表现了对清幽环境的赞美和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人对心中理想境界的追求,有了桃花溪,尽在其中了。[诗人简介]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市)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 剑舞,称为“三绝”。性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号张颠。实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的热狂程度,如民间说的“入迷”。三、七姑山的传说鼎城区双桥坪乡有座七姑山,在临澧县柏枝乡境内也有座七姑山。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此地还是八百里洞庭湖的湖边,当地乡民亦农亦渔,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团结互助,和睦相处,虽不免辛劳,倒也安居乐业。忽然有一年,湖中孽龙作怪,经常掀翻渔船,淹死渔民无数,卷起湖水浪千丈,淹没农田千顷,使他们既不敢下湖,也无法耕种,昔日丰衣足食,现在民不聊生。天宫中居住的仙女不甘寂寞,结伴下凡,游五岳、逛武陵,这一日来到了洞庭湖,发现这里昔日的人间仙境变成了人间地狱,她们按落云头,仔细察看,所到之处乡民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纷纷向他们哭诉孽龙的种种劣行,乡民们的惨状激起了仙女们的极大义愤,她们顾不得天廷中不准插手人间事务的禁令,与孽龙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最终战胜了孽龙,打死龙子,并帮助子民围湖造田,使他们能够重新安居乐业。龙王为报杀子之仇,上天告状,玉皇派天兵天将下界,把七仙女打落凡间,化作七座山峰,后人为纪念她们的善行,在山上建仙姑庙,常奉香火。另有传说仙姑们现在仍生活在山中。笔者在山上亲眼所见仙女洞中有如家居之所,一应俱全。七姑山由此得名。四、李白与常德【李白与壶瓶山】提起壶瓶山,人们自然会想起李白的诗句:“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这两句诗可说是对壶瓶山全景式的速写,气势磅礴,竟境美丽,眼界宽广,色彩鲜明,语言通俗易懂,正是李白的一贯诗风。李白此诗写于何时?他为什么会到这偏僻的地方来?为什么此诗只有两句?查木版印刷的《石门县志山川志》壶瓶山条,发现有这样的记载:“县北三百余里,自关门山来,为石门及长乐、松滋、枝江、宜都诸山之祖。唐李白流放夜郎,经此,有‘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之句。”2002年,笔者到壶瓶山采访,发现南坪云雾山南天寺故址的瓦砾堆中有石碑数块,其中一块乾隆年间的石牌的碑文中也提到这两句诗。李白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是在他58岁(758年)时。此前两年,他在庐山被永王璘召为幕僚。就在这一年,永王璘与哥哥肃宗争帝位,第二年兵败,李白受株连,被逮捕后囚在浔阳(今江西九江),经过当时的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及汾阳王郭子仪的大力营救,始得出狱。但唐肃宗还是给了他流放夜郎的处分。李白流放夜郎走的是水路。“泛洞庭,上三峡至巫山。”可见是溯长江而上,未至夜郎。次年,59岁(759年)时,遇赦得回。“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就是反映他获赦后愉快心情的诗句。从九江到巫山,李白经历了一年多时间。即使当时坐木船逆流而上,也是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从他流放期间写的诗文来看,他虽是流放之身,行动、交往还是相当自由的。朝中官员有给他送衣物的,有同他书信来往的;沿途的地方官还热情宴请他,与他作诗唱和,有的还请他作文、作表。由此可知,肃宗并没限定他到夜郎的具体日期,他有较充足的时间由自己支配。途中,他在江夏(今武汉)停留的时间较长。有时,他还进入长江支流,舍船登岸,欣赏四周的风景名胜。长江有支流通壶瓶山下。唐时,石门壶瓶山地区属归州(治所在今湖北秭归),壶瓶山顶有菩提隘,有驻兵,有驿道通归州。由此看来,李白离开长江到壶瓶山还是比较方便的。李白这两首诗当写于759年,即他遇赦的那一年。为什么他只留下两句诗呢?李白最早的诗集是《草堂集》,是族叔李阳冰给编辑的,他死前就借居在那儿。李阳冰时为安徽当涂县令,他在为《草堂集》作序时就谈到李白的著作在当时即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所谓“集无定卷,家家有之”。可见集中诗文许多是从民间搜集得来的。后来,有人补遗时,也收有只剩下两句的“断句”。由此看来,李白的这两句诗也是先在群众中口头流传,以后才被有识者记入《石门县志》的。【李白与太白湖】太白湖,坐落在汉寿县东北方的西湖垸境内,原有湖泊3万多亩,现存水面1万多亩。该湖原为洞庭湖西泽——赤沙湖的一部分,后来湖床淤积抬高,筑堤围垸,成为内湖。现与西洞庭湖区最大的湖泊——目平湖仅有一堤之隔。相传唐朝诗仙李白曾来此游览赋诗并留下“洞庭湖西秋月辉”的美丽诗篇,故以太白湖名之。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刑部侍郎李晔和中书舍人贾至,被奸臣诬陷。李晔被贬为岭南道(今广东)境内一名县尉,贾至被贬为岳州(今岳阳)司马。那时,李白因参与永王李麟谋反失败,被流放夜郎。不久遇赦释回,经江夏,在岳阳小憩,与李晔、贾至相逢。李白便邀他们载酒泛舟洞庭。一个天晴日朗的日子,一叶扁舟载着李白等人,迎着洞庭湖的湖光山色,无拘无束地在湖上漫游,黄昏时刻来到了赤沙湖西。当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大好季节,秋风箫瑟,湖水澄碧,皓月当空,鸿雁南归。这难得的良宵美景激起诗人心中的万丈诗涛。贾至首先赋诗: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李白十分理解他俩人的心情,奉劝他们要开朗豁达,一连赋诗五首,兹录其三:一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九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二洛阳才子谪湘川,无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三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人秋衣。李白的诗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明丽的秋景,也反映了诗人渴望重返长安的心情。他当时的这种想法自然落空了,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是不会这样尊重人才的。李白等人泛舟洞庭的诗篇广为流传,不少文人来此游湖赋诗。清人童悟盛的“太白湖怀古”和曾启第的“太白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兹依序抄录如下:太白湖怀古渺渺平湖似不流,绿柏枝系钓鱼舟。仙人何处骑黄鹤,远浦无心起白鸥。曲里梅花江上笛,水边篱落酒家楼。相思第一风流客,露冷青衫月似钩。太白湖太白湖中明月孤,月邀太白影全无。我来独醉湖中月,月喜余真太白徒。今日的太白湖,是汉寿县莲、鱼、鳖、珠的重要产区,湖中盛产的水中皇族——“中华鳖”,美誉世界。每到春夏季节,大自然把太白湖扮得分外妖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诗句,已成为这里的真实写照。啊!太白湖的诗情画意,更胜当年。如果李谪仙在天有灵,故地重游,一定会诗兴大发,放声咏赞吧!【李白与木瓜山】乾元元年(758年)秋,李白流放夜郎(在今湖南新晃县境)时途经常德,在木瓜山小住了几天。据《嘉庆常德府志》记载:“木瓜山,府东十五里。唐李白谪夜郎过此,有诗。”诗为《望木瓜山》: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李白在诗中深切地表达了流放中的凄楚之情。诗的前两句借眼前之景泻怀中之意。清晨见到温暖的太阳冉冉升起,傍晚看到欢快的鸟儿相继归巢,这应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其实这一切都是诗人在流放途中自然而生的渴求。他是多么希翼朝廷像太阳一样温暖自己,招回远方的自己,多么渴望自己能像鸟儿归巢一样幸福地回到亲人身边。但现实是冰冷残酷的。从诗人的美好梦想中回归到现实,我们看到的是他从早到晚的孤独枯坐的情景。诗的后两句直抒情感。木瓜秋季成熟,其味酸涩。诗人内心本来就酸楚,还要面对结满木瓜的木瓜山。真是“酸”上加“酸”,酸楚无比。李白在木瓜山停留了几天,留下了一首无限酸楚的诗篇,构成了常德迁谪文化中的一个亮点。真可谓:诗人不幸常德幸。至于“木瓜山”的称呼,今天已经听不到了。“木瓜山”在哪里?一些专家认为,它应在德山孤峰岭一带。至于具体指哪一座山岭,现在还有待考证,有必要考证。刘禹锡与司马楼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湖南常德历史学者、收藏家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湖南常德市委市政府为了纪念朗州司马刘禹锡,现专在柳叶湖边建有“司马楼”。汉寿城春望:(序)古荆州刺史亭,其下有子胥庙兼楚王故坟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注释】: 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 荆榛:荆棘。 牧竖:牧童。 才见:依稀可见。 东瀛:东海。 要路津:交通要道。王昌龄答五陵太守(即武陵太守)答五陵太守王昌龄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作者】王昌龄,字少伯,唐代山西太原人。生于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约卒于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享年约六十岁。曾任江宁丞,人称“诗家夫子王江宁”。晚年不拘小节,数次被贬(降低官位)到荒僻远地。其诗多为边塞风光,为著名的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言绝句,有七绝圣手的美誉,与李白并称。【注释】(1)答五陵太守:告别时奉答五陵(今湖南常德)太守的诗句。(2)仗剑:凭着手中的宝剑。(3)微躯:卑微的身体。(4)敢:敬,含有冒昧之意。(5)大梁客:指战国时代魏国隐士侯赢,年七十受知于公子信陵君,奉为上宾。曾献计公子杀将军矫令出兵救赵,威震天下;侯赢则在公子到达军中的时候自杀谢罪。(6)信陵:指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的少子,仁而下士,食客三千人,与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并称战国四公子。【语译】我凭着手中的宝剑走遍了千山万水,虽然身份卑微,但是有句冒昧的话想禀告你。你曾经把我当作大梁客来礼遇,我也会像侯赢一样,不会辜负信陵君的知遇之恩。

胡浚书法

北京,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近千年的建都历史发展中,商业、文化繁荣,出现了一大批以诚信为本,质量上乘,服务优质,文明经营的老字号商家店铺。每当漫步徜徉于王府井、前门、西单、东四、琉璃厂、鼓楼等商业文化繁华之地,老字号门楣上那一方方各具风采、古色古香的精美牌匾,字体或端庄饱满,或清秀俊雅,或古朴拙正,或洒脱飘逸,无不令人驻足欣赏。它既是一幅美妙绝伦的书法作品,更是一个展示老北京深厚商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老字号历来与牌匾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匾额是商家的门脸儿,大多商号店铺多请名人、书法家题写牌匾,也不知道是老字号提升了牌匾书写者的名气,还是牌匾抬高了老字号的身价。悠久深厚的牌匾文化,促进了京城商业的繁荣与发展。现将笔者收集到的一些名人名家书写的老字号牌匾名录与爱好者共欣赏。

京城著名茶庄:元长厚茶庄先后由吴兰弟、萧劳题写;吴裕泰茶庄由冯亦吾先生题写;永安茶庄由于右任先生书写;张一元茶庄由清朝冯公度所书,因文革此匾遗失,现匾额为董石良所题。

琉璃厂经营古玩玉器字画名店:荣宝斋最早由清朝状元陆润痒题写,后徐悲鸿、郭沫若、董寿平、启功也有所题;一得阁由清代书法家谢松岱所题;天宫阁由赵朴初先生题写;鼎琳轩由史树青题写;萃珍斋由寿石公题写;松古斋由胡浚所书;韵古斋由宝熙所题;宝翠堂由费孝通所题;静文斋由徐世昌题写;中国书店由郭沫若所书;古籍书店由李一氓题写;古艺斋由楚图南所题;观复斋由张伯英题写;来薰阁由舒同所题;戴月轩由徐世昌所题;敦华斋、青山居均为赵朴初所书;清秘阁由吴昌硕所题;通古斋由李可染所题;翁同龢为茹古斋、尊汉阁、宝古斋、赏奇斋、秀文斋题写了匾额;商务印书馆由郑孝胥题写。

京城老字号饭庄:全聚德由乾隆题写;便宜坊由董寿平所书;都一处最初由乾隆皇帝所题,现匾为郭沫若所书;东来顺由陈叔亮题写;丰泽园由李琦题写;烤肉季、同和居均为溥杰先生所题;仿膳由老舍先生题写;砂锅居由柏涛先生题写;柳泉居由胡絜青老人题写;狗不理由溥任所书;萃华楼由张伯英所题;来今雨轩最初由徐世昌题写,现牌匾为赵朴初所书;老正兴饭庄由萧劳题写;鸿兴楼由李苦禅所题;鸿云楼、同春楼、又一顺均由许德珩题写;豆花饭庄由张爱萍所题;力力餐厅由郭沫若题写。

京城食品名店:稻香村、蒲五房均为胡厥文老人所书;桂香村为陈叔亮题写;月盛斋由清代书法家吴寿曾题写;功德林由赵朴初题写;天源酱园由董寿平所题;天福号由翁同龢所书;致和酱园为清朝状元孙家鼐所书;信远斋为溥仪的老师朱益藩所题;六必居为明朝宰相严嵩所题。

京城老字号丝绸鞋帽店:瑞蚨祥由王土序所题;宜诚厚为阎仲仁所题;内联升由张爱萍、郭沫若所题;盛锡福由吴佩孚题写;步瀛斋由毛昶熙所题;马聚源由李铎所书。

此外同仁堂由启功先生所书;中华大药房由冯公度所题;亿兆百货店由张伯英所书;大观楼、广德楼戏园均为启功先生所题;成文厚由溥杰先生所题;清华池由吴阶平题写;中国照相馆、西单商场、百货大楼均由刘炳森题写。

以上所举,实乃京城众多老字号之极少一部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老字号的牌匾在文革中或被砸毁或遗失,能够保留至今的实在是凤毛麟角,目前所见许多匾额都是后来由当代书法家题写,其中以郭沫若、赵朴初、董寿平、启功、欧阳中石、李铎、刘炳森、王遐举为多。

数百年过去了,可老字号和它的书法牌匾仍然代表和传承着老北京深厚的商业文化精髓,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财富的标志,它将继续保持并不断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陶发运书法

学习书法确实可以陶冶情操,并且还有许多其他的好处。书法是我们国家进行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而且书写书法时可以表达一个人在写字时的心情以及他的文化底蕴。我们每每看到有人写得一手好字,都会情不自禁发出赞叹。

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书法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还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字好坏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气质与性格,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就是字如其人,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字中观察出这个人是怎样的个性。

练习书法使人静心

练习书法一定是在一个非常安静环境下进行,因为如果一个人在非常喧闹的环境下练字,那么他一定是心浮气躁,运笔就会变得非常的不流畅,字也就写得不会十分的尽如人意,把俺如果一个人在相对于安静的环境下,那么他的心境和在喧闹的环境下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会平静地运用自己的书写技巧,写出非常流畅且潇洒的作品。所以练习书法的人一般性格都比较平稳,他们习惯了在安静的环境下做自己的事情,不会心浮气躁。而且我们通常都说静心养性,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人才可以锻炼自己的心性,才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练习书法可以让人有坚韧不拔的态度

我们都知道练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练就一手好字需要长时间的不断练习才可能成功,所以这需要练习书法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去进行一项在外人眼里看上去十分枯燥无味的工作。如果不是真心喜爱书法的人,是绝对坚持不下去的,因为他们没有坚持下去的理由。而坚持每天练习书法的人绝对是性格非常坚忍不拔的,因为他们可以将一件普通的事做的十分细致到位,并且一直坚持。

陈澧书法

陈澧(1810-1882),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出生于广州木排头。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著述达120余种,著《东塾读书记》、《弧三角平视法》等,修《番禺县志》和《香山县志》,是清代著名学者,人称东塾先生。《清史稿》有传。工诗词,人评其词“文而又儒,粹然大师”,其诗“能于纸上跃起”,岭南诗若以学者论,自“白沙之后,当以东塾为最”。 人物年谱 道光三年(1823),应童子试。 道光六年(1826)考取县学生员。第二年恩科第一,同时诸名士皆出其下。时与顺德县卢同伯、南海县桂文耀、同邑杨荣绪有“四俊”②之称。 道光十一年(1831),举优行贡生。十二年(1832)中举人。此后自道光十三年至咸丰二年(1833~1852)先后六应会试,均名落孙山。 道光十四年(1834),澧入著名学者阮元督粤时创设的“学海堂”为专课生。 道光二十年十月(1840年11月),澧被聘为“学海堂”学长,达27年之久,培养出不少高才生,当时学者称为“东塾学派”。 道光二十九年正月(1849年2月),大挑二等,澧被选授广东河源县学训导。三十年十一月至咸丰元年元月(1850年12月至1851年2月),到任两月,告病而归。咸丰六年(1856),他被挑选知县,到班不愿出仕,请京官职衔,得国子监学录。 咸丰六年六月(1856年7月),撰成《汉儒通义》七卷。 咸丰八年十月(1858年11月)撰成《声律通考》十卷,这是一部关于中国音乐史的专著。 同治六年(1867),广东官运使方子箴与中丞蒋香泉,将越秀山西偏之“长春仙馆”改建为“菊坡精舍”(书院),聘请陈澧担任该校山长,澧辞再三,乃敬从。 光绪八年正月二十二日(1882年3月11日),陈澧因病去世,享年73岁。 岭南学者,白沙之后,东塾为最 失败的考试者19年屡试不中 光绪八年正月二十二日(1882年3月11日),陈澧因病去世,享年73岁。 人物生平 陈澧祖籍江苏江宁(今南京),在他的祖父时代,一家人迁移到广东,但由于父亲的广东户籍没有办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后来通过捐钱买得一个知县。 1810年,陈澧出生在广州城木排头。7岁开始到私塾读书,学习论语、唐诗等。他自幼聪敏。9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写诗作文。10岁父亲去世,始读家藏《通鉴》,“日课一卷,一年而毕”。 在以后的十多年里,先后在广州的羊城书院、粤秀书院、粤华书院和学海堂等处读书。学的大多是应付科举考试的古文经典及词章训诂等著作。 1823年,14岁的陈澧开始走上漫长的科举考试的道路。17岁考取秀才,又继续考了几次乡试,到23岁的时候中了第18名举人。此后,从24岁起,陈澧多次赴京参加会试考进士,历经19年之久,耗费了他的不少精力,始终未能考取。 陈澧从多年科举仕途的激荡生涯中深切体会到科举制的弊害,他不再徘徊于科场,决定选择著书立说和培养人才的道路。 陈澧在青年的时候当过家庭教师,中年至晚年先后在广州的学海堂和菊坡精舍讲学,他从中年时起便担任学海堂的学长。学海堂位于越秀山上,是1824年由两广总督阮元创办的。陈澧青年时期曾在这里读书,参加过由阮元主持的考试,学业优秀,是学海堂的高才生。学海堂设学长多人,聘请德才兼备的学者或高才生担任,负责教学和指导学生研究学问,并编选师生所作文章,刊印成《学海堂集》。陈澧在31岁的时候被聘为学长,直到1867年,长达27年之久。 历史评价 文理兼通的“四俊”之一 陈澧博学多才,对天文、地理、历史、数学、诗文、乐律、文字学、书法均有造诣,与卢同柏、桂文耀、杨荣绪被誉为“四俊”。 陈澧先后向张维屏学诗、向侯康学史、向梁汉鹏学数学。25岁起他转到以经史等为主的学术研究,迭出成果,声名遂著。广东巡抚郭富焘曾说:“到广东只有会晤过陈澧的,便不枉此行了。” 陈澧以9年时间著述最具经学思想的《汉儒通义》。他集汉代义理之说,论证了汉学与宋学门户之见毫无依据;提出不能以训话(即汉学)和义理(即宋学)来衡量学术上的分野;主张打破门户之见,互为补充,各取所长。他还考证出《后汉书》作者范晔谋反被处死是一起冤案,以丰富的史实写了《申范》一书为其 *** ,在史学中独树一帜。他研究了《水经注》,著《水经注西南诸水考》,纠正其在温水、浪水、若水、淹水、沫水、青衣水、叶榆水、存水等水系地理状况的说误。他考证了我国最早的历法汉代“三统历”,著《三统术详说》。 《汉儒通义》快成书时,陈澧投入了《学思录》的著述。《学思录》略仿顾炎武《日知录》形式,但更扩展为对经、史、子、文字学等作全面和系统的考证和论述。该书每章都作史料搜集、前人议论和自己考订、阐述、论辩,均能独立成为评传、史论或学术史是陈渔学术研究的崭新开拓。 1865年,应两广总督瑞麟、广东巡抚郭富焘之聘,与学生赵婴齐测绘广东省全图。他们搜集大量资料和数据,绘制成《广东图》20卷及资料详尽的《广东图说》90卷,在当时处绘图学的领先地位。 人物历史 极尽潇洒学海堂 陈澧学习育人的地方学海堂也在民国时期惨遭拆毁,但所幸还有一张老照片保存下来,依稀可以看到当时学堂的全貌。 这张老照片是广东省民族文化研究会的崔志民在一本民国六年出版的“中国风景画”影集上发现的。可以清晰看到依越秀山而建、南起百步梯东梯的一系列建筑物。据崔志民介绍,山上的建筑物主体依稀可见“堂为三楹,前为平台,瞻望狮洋景象,甚为雄阔”,与《学海堂志》里记载的“堂中远眺,海门可见,堂阶南出循西而下行”特征十分吻合。崔志民指出,照片上百步梯东梯一侧下方另外一系列的建筑物据推测为应元书院,对照《应元书院志略》上手绘的示意图,照片上学海堂与示意图上的位置也惊人地一致。 崔志民认为,自己曾经多次实地考察,虽然“学海堂”的建筑物已经无迹可寻,但越秀山上百步梯西侧新建的凉亭、西侧凉亭之前的空地等几处平地的位置相当对称,有建设过大型建筑物的迹象。观音山老照片的发现,使他更加肯定自己的推测:“学海堂”的主体建筑位置在现在的“孙中山读书治事处”。 据史书记载,该学堂“其地梅花夹路,修竹绕廊。中建厅事三楹,后有小亭邃室,高依翠岫,平抱珠江,极潇洒之致。 专家评价 著作比雕塑更重要 陈澧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考试和学习,前半生先是学习后考试,考试失败之后又继续学习,经历比较简单,所以与他有关的故事、传说几乎没有,再加上他并不是什么达官显贵,他的故居也没有被重视和保护,但他留下来的著作浩如烟海,这些精神财富远比一尊雕塑、几座房子流传得更久远。 生平不欲为文章 陈澧谦称“生平不欲为文章”,但陈澧一生,读书数十年,著书数百卷。献身教育,学问淹通,著述专精。尤以《切韵》、《声律》、《水道》诸书,学者服其精博。毕生读书所得,荟萃于《东塾读书记》中,破汉、宋门户之见,集晚清学术之大成。 人物轶事 陈澧东塾藏书,四部悉备,无不有批评点校,所书评语,或朱或墨,皆庄重不苟。至民国,东塾遗书中的稿本及评校本多为时任广东省立图书馆馆长徐信符先生的南州书楼所得。徐信符先生记载“观其(陈澧)手稿,又可知其治学方法,凡阅一书,继分某章、某句、某字,连缀为一,然后下以己见,评其得失,如司法官搜集证据,然后据以定案”。此方法上承司马光之治《通鉴》,下启陈垣先生之治历史,实是一脉。 诗文记忆 《菊坡精舍全集》卷十六中有:浴日亭观日出歌、六榕寺浮图、南海神庙鼓歌等古迹的描述,卷二十中有关于广州每年一度的年宵花市的首次记载:“双门(今广州北京路财厅前一带)花市走幢幢,满插箩筐大树侬。道是鼎湖山上采,一苞九个倒悬钟”,反映当时年宵花市的热闹景象。图为今天北京路的繁华景象。 齐天乐十八滩舟中夜雨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碎点飘镫,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一夜潇潇,恼人最是绕堤树。 清吟此时正苦。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归期又误。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 文化生涯 陈澧一生读书所得,荟萃于《东塾读书记》。自群经、小学、诸子、郑学、朱子类各为卷,惟论历代史事者,仅成三国、西汉两卷,其余有目无书,原拟撰二十五卷,实得十六卷。以涉及群经者为最详,所论皆各书宏纲大旨、要义精言,融会贯串,有本有末,凝聚了他的哲学、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对研究陈澧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 社会评价 综观陈澧一生,读书数十年,著书数百卷。献身教育,学问淹通,著述专精。尤以《切韵》、《声律》、《水道》诸书,学者服其精博。毕生读书所得,荟萃于《东塾读书记》中,破汉、宋门户之见,集晚清学术之大成,不愧为晚清的经学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其遗著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主要著述开创东塾学派 学海堂开粤东学术之风,而菊坡精舍则再进一步凝成东塾学派。菊坡精舍是继学海堂之后广东汉学的第二个重要基地。 同治六年(1867),广东巡抚蒋益澧、盐运使方浚颐拨款在越秀山建筑菊坡精舍,聘陈澧为山长。菊坡精舍距学海堂不远,陈澧此时仍兼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办学宗旨与学海堂无异,但不同的是,学海堂有八位学长,没有正规的讲课授业,而菊坡精舍只一名山长,其考课数量增加,加强了对学生学业的督促,陈澧显然是要借这方舞台施展自己的教育才华。 陈澧在菊坡精舍讲学,以学术为重,而并不急于科学功名,他对科举提出批评改良意见,对八股制艺尤其不满。首批听讲的学生约50人,都是各州县选拔的高才生及粤秀、越华、闺羊城三书院的肄业生。他著有《与菊坡精舍门人论学》,即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的读书体会和治学方法。晚清学风浮躁,很多学者难以静下心来通读一部经书,陈澧主张“人通一经之学”,每个学生专治一经,从章句开始,积久必成学业。 陈澧认为政事由于人才,人才由于学术,主张建立完善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他任菊坡精舍山长15年,培养成材的学生很多,“士人出其门者,率知束身修行,成就甚众”。我们可以略举数例:文廷式,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于式枚,曾任礼部侍郎、邮传部侍郎、学部侍郎、国史馆副总裁;梁鼎芬,曾任翰林院编修、湖北按察使;汪兆镛,曾任学海堂学长;谭宗浚,曾任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 陈澧还主持编印《菊坡精舍集》,汇集菊坡精舍学子优秀课卷,以嘉惠后学。 理性对待西方科技 陈澧生活在晚清乱世,西学东渐,西人东进,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陈澧饱受学术失守、战乱流离之苦。而作为经世致用的学者,他并没有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现实。陈澧也是最早“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一份子。 魏源《海国图志》问世不久,陈澧即作《书〈海国图志〉后呈张南山先生》,指呈其得失,与张维屏共同探讨。学者朱维铮认为:陈澧“是岭南学者中最早对林则徐外交政策持批评态度的,也是最早对魏源《海国图志》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他认为魏源著作中“最可议者莫如《议攻》篇‘以夷攻夷’之说也”,指出这种策略建立在对夷情不明基础上,实行起来有害无益。 道光二十七年(1847)魏源来粤,陈澧与其相晤,详加探讨。陈澧曾回忆:“后数年,魏君来粤。余以此书所说质之。魏君大悦,遂定交焉,并屡改《海国图志》之书。其虚心受言,殊不可及也!” 陈澧虽然视钟表、呢绒、鼻烟等为祸国殃民的“奇巧玩物”,但他总体上并不排斥西方的科技,并不反对中国人出使西洋,学习西方文化,他还固执地认为西方文化源于中国。我们今天看来,陈澧的一些观点自相矛盾,滑稽可笑,但在当时他已算开明一派。 同治四年(1865),陈澧应两广总督瑞麟、广东巡抚郭松焘之聘,与学生赵婴齐测绘广东省全图。他们搜集大量资料和数据,绘制成《广东图》20卷及资料详尽的《广东图说》90卷,这对了解省情、研究地域文化颇有益处。[1]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澧水书法,常德较著名的书法家”的具体内容,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你还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可以关注或收藏我们的网站,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