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您分享书法名帖(古代小楷书法名帖)的一些知识,本文内容可能较长,请你耐心阅读,如果能碰巧解决您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您的支持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

书法名帖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贵遗产,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技艺而闻名于世。而古代小楷书法名帖更是其中的瑰宝之一,它们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书法名帖(古代小楷书法名帖)

古代小楷书法名帖的魅力在于其简约而不失庄重的风格。小楷书法以清秀的笔画和精致的结构而著称,每个字都如同一幅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展示了中国文人墨客的情操和品位。这些名帖往往以简洁的文字和雅致的排版呈现,使人感受到一种古朴而高雅的美感。

在古代小楷书法名帖中,著名的作品有《张旭帖》、《颜真卿帖》等。这些名帖体现了书法家的个人风格和表现力,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人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通过观赏这些名帖,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代小楷书法名帖不仅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它们记录了古人的思想和情感,展示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这些名帖是历史的见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古代小楷书法名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被收藏家们所珍藏,也被广大书法爱好者所学习和模仿。通过研习这些名帖,人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还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代小楷书法名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遗产,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技艺而备受赞誉。这些名帖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名帖,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它们在新的时代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书法名帖(古代小楷书法名帖)

所谓十大行书,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传世十大行书名帖,它们分别是: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兰亭序》,这幅帖可谓是行书千百年来的巅峰,在构图、笔法、结构方面都很完美,一直受书家崇拜,在书法界的地位无所能及。天下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祭侄文稿》,创作在安史之乱时,它可以说是颜真卿随意创作的,内含了他真挚的感情、对国家的忠贞、应对乱世的勇气。这部名帖不仅是一部作品,也是颜真卿人格的存在。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黄州寒食帖》,这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通篇书法也体现了这种心情,整帖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点画线条的变化多样,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天下第四行书是东晋王珣《伯远帖》,是王珣怀着痛切心情与人倾诉,它的书写保持了书法家的自然、随意状态,常被后世看作通向永远动人心脾的“神韵萧散”晋代书风道路上,不可多得之作。其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笔画写得较瘦劲,结体较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舒朗,飘逸,书法虽为行书,却有隶书遗意,结体在扁长之间。天下第五行书是五代杨凝式《韭花帖》,此帖字体点画生动,结构端稳,风神简静,结体妍丽,并以精严的技巧表达出含蓄内在的文人之气,用笔一丝不苟,却不显得古板呆滞,巧妙地将内擫和外拓的笔法融为一体,是帖中之精品,有“五代兰亭”、“最接近兰亭的名帖”美誉。天下第六行书是柳公权《蒙诏帖》,此帖气势磅礴,痛快酐畅,浑莽淋漓,意象恢弘,极具虎啸龙吟、吞吐大荒的气派,是中国书法行书上的里程碑作品之一。天下第七行书是唐欧阳询《张翰帖》,此帖字体修长,笔力刚劲挺拔,风格险峻,精神外露,真可谓“险中求稳,别有乐趣”,是欧阳询最具代表性的行书作品,是他存世四件墨迹之一。天下第八行书是北宋米芾《蜀素帖》,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布局,用笔纵横挥洒,方圆兼备,刚柔相济,一洗晋唐以来和平简远的书风,最能体现米芾“刷字”的意味,创造出激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是米芾的代表作品,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天下第九行书是黄庭坚《松风阁诗帖》,此帖笔力沉稳,其字潇洒绝逸,笔画遒劲,纵横挥洒,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极具黄庭坚个性。天下第十行书是北宋李建中《土母帖》,此帖书法瘦不露骨,肥不剩肉,笔笔遒劲,字字潇洒,清秀飘逸,妙趣天成,真可谓“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富有艺术情趣,集中地表现了李建中书法艺术的造诣和风格。

历代书法名帖

一.苏轼《前后赤壁赋》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作品。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他的前后赤壁赋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图中书法字帖边角上有个有红色印章 ,回答中的这些所有古代名字的这些字帖合集、、、、、在哪里获得我就不多说了,你应该明白了吧二.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被誉为“天下第二草书”,《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三.米芾《蜀素帖》

为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墨宝。写于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以行书写成。今藏于故宫博物院。《蜀素帖》纵长27.8厘米,横长270.8厘米。“蜀素”指的是这卷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在四川东方所织造的名贵绢。卷上的乌丝栏也是织出来的,可见是专供书写用的。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天下十大行书之一。四.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仲尼梦奠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纸本,纵25.5cm ,横33.6cm,为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是欧阳询现存的四件墨迹之一。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仲尼梦奠帖》行书,九行,行九字,共七十八字。元朝人郭天锡跋:“信本行书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裁萧永之柔懦,拉羲献之筋髓。比之诸势,出于自得。此本劲险刻厉,森森焉如府库之戈戟,向背转摺,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五.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六.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为晋代王献之所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稀世珍宝,现藏故宫博物院。草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七.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羲之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兰亭集序》是最出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现存版本为唐代书法家冯承素之手,传说真迹是唐太宗李世明逝世后作为陪葬品下葬。其它的我收集的古今各朝代书法名家书法字帖,

包括了 唐、宋、西晋、明、清、等非常全面的书法字帖、以及碑刻

约1500幅超高清书法贴扫描图,约7.5G大小, 是学习毛笔书法不可能多得的资料合集古代名家书法字帖合集目录:《古代书法字帖_48_圭峰禅师碑》

《古代书法字帖_05_兰亭叙五种》

《古代书法字帖_29_乙瑛碑》

《古代书法字帖_39_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07_礼器碑》

《古代书法字帖_08_曹全碑》

《古代书法字帖_03_集字圣教序[朱卧庵本]》

《古代书法字帖_13_孟法师碑》

《古代书法字帖_02_雁塔圣教序》

《古代书法字帖_15_白氏诗巻》

《古代书法字帖_34_伯远帖》

《古代书法字帖_22_祭侄稿》

《古代书法字帖_11_空海风信帖》

《古代书法字帖_44_王洪范碑》

《古代书法字帖_38_化度寺碑[诒晋斎本]》

《古代书法字帖_49_石鼓文[中权本]》

《古代书法字帖_01_书谱》

《古代书法字帖_18_兴福寺断碑》

《古代书法字帖_19_多宝塔碑》

《古代书法字帖_40_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

《古代书法字帖_31_兰亭叙[虞世南临]》

《古代书法字帖_28_高贞碑》

《古代书法字帖_12_孔子庙堂碑》

《古代书法字帖_04_皇甫诞碑》

《古代书法字帖_43_善才寺碑》

《古代书法字帖_47_李广业碑》

《古代书法字帖_20_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

《古代书法字帖_16_关中本千字文

《古代书法字帖_36_兰亭叙[冯承素模]》

《古代书法字帖_09_争座位稿》

《古代书法字帖_39_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

《古代书法字帖_06_十七帖[上野本][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10_草书千字文》

《古代书法字帖_26_魏晋唐小楷集》

《古代书法字帖_46_李玄静碑》

《古代书法字帖_24_王羲之尺牍集[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42_柳州罗池庙碑》

《古代书法字帖_45_段行琛碑》

《古代书法字帖_17_张猛龙碑[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06_十七帖[上野本]》

《古代书法字帖_43_善才寺碑[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37_石鼓文[先锋本]》

《古代书法字帖_41_孔颖达碑》

《古代书法字帖_24_王羲之尺牍集》

《古代书法字帖_23_泰山刻石》

《古代书法字帖_14_石鼓文[后劲本]》

《古代书法字帖_32_兰亭叙[褚遂良临]》

《古代书法字帖_35_平复帖》

《古代书法字帖_33_中秋帖》

《古代书法字帖_35_平复帖[小图]》

《伯远帖》(王珣)

《土母帖》(李建中)

三国 皇象

三国 钟繇

上虞帖

东山帖

东晋 王献之

东晋 王珣

东晋 王羲之

中秋帖

二谢帖

伯远帖

何如帖

俞和《自书诗》卷,元,俞和书,行书,纸本,纵28.8cm,横216.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 康里巎巎

元 赵孟頫

元 鲜于枢

元_耶律楚材《送刘满诗卷》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纸本,行书,纵33cm,横636.9cm

力命表

南宋 赵孟坚(1199-1264或1267)《自书诗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陈容《行草书自书诗卷》 纸本 手卷 31.1×382.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局部) 纵33.8厘米,横130 厘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吴叡篆隶书卷 [元](1298—1355)字孟思,号雪涛散人唐_贺知章草书《孝经》全图

唐《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图),中国国家图书馆。

地黄汤帖

大道帖

妹至帖

姨母帖

宋孝宗赵眘 草书《后赤壁赋》

宋拓大观帖太清楼帖卷十王献之书法长卷高清翻墨本

宋赵构书洛神赋长卷高清本

对酒诗

平复帖

得示帖

忧悬帖

提取文件夹名.bat

日本空海《金刚般若经开题》

明 张瑞图

明 徐渭

明 文征明

明 王宠

明 祝允明

明 董其昌

明 蒋杰

明 蔡羽

明 解缙

明 陈九德

明清 王铎

朱熹《城南唱和诗卷》帖凡64行,共462字

杨守敬

松风阁

次韵辩才诗

汉 隶书 曹全碑

洞庭中山二赋

清 何绍基

清 刘墉

清 吴大徵

清 吴让之

清 康熙

清 邓石如

清 黄自元

清代乾隆《泥金书四得续论》

清代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卷

清初 朱耷

清明上河图跋

澄心堂帖

目录树.bat

蒙诏帖

薛绍彭(生卒年不详。字道祖,号翠微居士。宋神宗时长安)《杂书卷》

蜀素帖

西周 青铜铭文 史墙盘

西晋 索靖

贺捷表

赵秉文《赤壁图卷题诗》纸本,原图纵高51.9厘米,横长3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近现代 于右任

近现代 吴昌硕

近现代 毛泽东

近现代 沈尹默

近现代 白蕉

近现代 赵朴初

近现代 邓散木

隋 小楷 董美人墓志

隋 智永

隋 楷书 苏慈墓志

频有哀祸帖

鹡鸰颂(李隆基)

黄州寒食全卷

苏轼书法名帖

中国三大行书书法帖为《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

一、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

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二、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三、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他即兴作此两首寒食诗,并书写了《寒食帖》。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扩展资料

行书的出现与兴盛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后的正书非常接近。这相当于从隶书中变出(章)草书——由“正体字”中派生出别支来。桓灵朝的“正体字”除了隶书以外,其次就是“八分楷法”,所以人们又认为行书就是“八分楷法”的别支。

其实它也是同其他书体一样最初的创始还是一般的群众书写者,只要把八分书写得同其他书法流走一些而去其隶体波势,就变成行书了,在汉末一般出土的简书中我们是可以随处看到的。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

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也是出自王羲之之手。

毛笔书法名帖

您好,根据我学习书法的经验,从篆书和隶书入手比较好,因为篆隶在技术上相对简单,在气息上很高古。

可以先学篆书里的中锋行笔,再经由隶书掌握方笔。方与圆是笔法构成的最基础的表达方式,这些技法为之后的楷书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又解决了重要的气息问题。可以系统地学习唐楷,在颜真卿处学会把笔铺展开,在欧阳询处学骨力和结构,在褚遂良处学线条的表现力,再在虞世南处学到一种由精神到笔端的虚静……如此再到行书、草书,都有次第。

我把自己学习的顺序分享一下,供您参考。

从临写《峄山刻石》入手,通过一段时间练习使线条达到“圆、转、厚、通”,为书法打下良好基础,然后可以临写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和吴让之的《宋武帝与臧焘敕》等,感受一下篆书墨迹作品;然后可以练习一下经典的隶书碑刻如《张迁碑》,《曹全碑》等,再写写汉简如《居延汉简》,清人隶书如伊秉绶作品等感受一下墨迹隶书。峄山刻石张迁碑

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楷书字帖临写,比如颜真卿大人的《勤礼碑》,欧阳大人的《九成宫》,虞世南大人的《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大人的《雁塔圣教序》等,学习唐人书法的法度,提高对字的结构的认识。颜勤礼碑九成宫醴泉铭

之后可以临临小楷的经典法帖如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玉版十三行》,钟绍京《灵飞经》,赵孟頫《道德经》等,练习对毛笔笔尖弹性的认识及 控制。宣示表

接着再进行行书的学习,比如练习智永禅师的《千字文》,怀仁禅师的《集字圣教序》,王羲之的《兰亭序》,赵孟頫的《洛神赋》等等,继续练习对毛笔的控制。之后,可以选择再喜欢的隶书、唐楷、魏碑、行草书等等进行临写,增加见识。临写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开始脱帖进行创作。千字文兰亭序

古代小楷书法名帖

有:《兰亭序》、《九成宫醴泉铭》、《多宝塔碑》、《玄秘塔碑》、《黄州寒食诗帖》等。

1、《兰亭序》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

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2、《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

《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

《九成宫醴泉铭》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3、《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此碑共三十四行,满行六十六字,内容主要记载了西京龙兴寺禅师楚金创建多宝塔之原委及修建经过。整体秀美刚劲,清爽宜人,有简洁明快,字字珠玑之感。

用笔丰厚遒美,腴润沉稳;横细竖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锋,转折多顿笔。结体严谨道密,紧凑规整,平稳匀称,又碑版精良,存字较多,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4、《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唐会昌元年 (841年)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为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玄秘塔碑》共28行,每行54字。叙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而告示后人。其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阳刚十足,字迹如刀刻一般,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特点显著。

《玄秘塔碑》为柳公权书法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历来被作为初学书法者的正宗范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5、《黄州寒食诗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食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秘塔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宝塔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成宫醴泉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亭集序

书法名帖(古代小楷书法名帖)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