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古代书法篆刻,书法篆刻教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书法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学问。书法篆刻教程则是向人们传授古代书法篆刻的技巧与知识。让我们来探索古代书法篆刻的魅力,并了解一些书法篆刻教程的重要内容。
古代书法篆刻作为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以笔画的形态和结构来表现文字的美感,通过适度运用毛笔的转折、点画的起承转合,展现出一种神韵和境界。书法篆刻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练习书法篆刻,人们可以培养耐心、提高专注力,进而塑造高尚的性格与修养。
书法篆刻教程是学习古代书法篆刻的重要指南。它包含了基本功的训练,如笔画的基本练习、结构的理解和书法字体的研习等。教程还会介绍一些书法篆刻的经典作品,以及相关的名家作品欣赏,让学习者对古代书法篆刻有更深入的了解。教程还会提供一些练习方法与技巧,如如何正确握笔、如何控制笔画的厚薄和力度等,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书法篆刻教程还会辅以书法家们的演示与讲解,通过他们的实际操作和示范,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法篆刻的精髓。
古代书法篆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而书法篆刻教程则是学习古代书法篆刻的重要参考,在教授基本知识、技巧和实践操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书法篆刻,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古代艺术之美,更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你对古代书法篆刻感兴趣,不妨尝试一下书法篆刻教程,探索其中的奥妙和乐趣。
古代书法篆刻,书法篆刻教程
古代印章用的是篆书,由于具备很强的装饰性成为印章艺术的主体,秦汉以后,随着书体的演变篆书已不是印章使用的唯一的书体。
除了唐宋的隶楷印章和元代的押字,在魏晋时代就出现了隶楷入印的先例。清以来的篆刻家亦好尝试以今体(隶、楷、行草)入印,其中不乏佳作。由此使我们认识到,印章艺术的体现并不限于某一书体的使用,关键在于章法、书法、刀法的高度运用能力。印章的种类:
1、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印文笔画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2、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3、汉官印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体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典重。西汉末手工业甚为发达,所以新莽时代,(“新”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为精美生动,汉代的印章艺术登峰造极,因而成为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两汉官印以白文为多,皆为铸造。只有少数军中急用和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这在后面还要介绍。
4、汉私印汉私印即为汉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类。不仅形状各异,朱白皆备,更有朱白合为一印,或加四灵等图案作为装饰的,进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充分显示了汉代工匠的巧思。两汉私印仍以白文为多,西汉以凿印为主,东汉则有铸有凿。
5、将军印将军印也是汉官印中的一种。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而在仓促之间以刀在印面上刻凿成的,所又称"急就章"。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的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汉代的将军用印,普通都不称"印"而叫做"章",这是军印的一大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章
古代篆刻
篆刻是一种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即篆书,是中国最早的书体;“刻”表明所用工具为刀类。篆刻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殷代甲骨契刻和周代部分钟鼎铭刻。《左传》的记载表明,春秋中期已开始使用玺印(皇帝用的印称“玺”,其他人只能称“印”)。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不统一,在印章上也有明显的反映。秦以小篆统一文字,因此传世的秦代官私印章也大多用小篆。秦至两汉的印章风格多种多样,或苍劲庄重,或雄浑古朴,后人奉为典范。西汉初年,字体屈曲缠绕的缪篆和有虫、鱼、鸟等动物形的鸟虫书,成为印章上常见的字体。魏晋时代,产生了一种竖笔下垂、末端尖细的悬针篆。可以说,从战国到唐宋的印章,主要是为了适应实际的需要,即作为凭证信物,至多作为装饰物。宋元以后,出于书画鉴藏的需要,一些文人创造了主要供欣赏的印章,逐渐形成了篆刻艺术争奇斗妍、百花竞绽的局面。历代的篆刻大家有文彭、丁敬、何震、邓石如、赵子谦、吴昌硕、齐白石等人。 印章的材料有玉、铜、银、铁、象牙、牛角、梨木、竹根、石等。最常见的是石印。印文有白、朱两种,即钤在纸帛上的印痕,现白字的叫白文,现红字的叫朱文。也有把白文叫阴文,朱文叫阳文的。
书法篆刻艺术
所谓“篆刻艺术”,不是简单地用“篆书”这一载体去刻印就是篆刻艺术。历数历史上有建树的篆刻家,他们有风格、有个性的篆书家,亦即“以我书入我印”,如:邓石如、吴攘之、赵之谦、黄士凌、吴昌硕、齐白石。 传统的篆刻艺术,它的标准是:只有在形成了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书艺术以后,才可以催生出有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刻艺术作品。 清代皇帝二十五宝(皇帝奉天之宝)[1]篆刻,就是以刀代笔,在印材上按照已经写好的书法,或画好的图像,进行刻写。它是中国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篆刻最常用的字体是篆字。还有隶书、楷书、行书等。篆刻的材料有水晶、玉、金属、兽角、象牙、竹、木、石料等。使用最广泛的是石料。 中国的篆刻艺术之所以丰富多彩、流派纷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体美在起作用。由于千百年来的演变和发展,中国文字的书体复杂多变,具有丰富的艺术性。从体式来看,分为真、草、隶、篆;从艺术来看,各种体式又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正因为中国文字具有这些特点,才使得篆刻这门以文字书写形式为表现内容的传统艺术,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入印文字的采用,一般以大篆、小篆和汉篆(即缪篆)为主。宋元之后,用字范围渐有拓宽,隶书、楷书,甚至行楷等,有时也被引人印章。即以篆书入印而言,流派印章兴起之后,所取范围也日趋广泛。诸如甲骨、兵器、石鼓、诏版、泉布、瓦当等实物上的文字,无一不在篆刻创作的文字取资之内。特别是明清之际,流派作家中的几位巨将,能成功地以自己独具风貌的篆书入印,使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广博,而这也正是形成印章各家各派的基因之一。以真、草、隶、篆中的一种——篆书来说,就有好多门类。秦以前的统称大篆;秦统一后的文字,称小篆(即秦篆、斯篆);汉代则出现了一种专用于摹印的书体称缪篆。属大篆范畴的,有金文、石鼓文、籀文;秦篆类的包括诏版、权量书体;汉篆则还有汉砖、碑额书体。而且在篆书中,一个字往往出现多种写法,有的甚至多达百余种。但是不论篆书有多少类别和多少写法,归根结底却“万变不离其宗”。编辑本段篆刻艺术溯源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是将汉字书法的美,与章法表现的美、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为一体,以独立欣赏的表现性艺术。 东汉官印[2] 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算起已有 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实用艺术的表现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篆刻艺术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篆刻艺术与书法艺术一样,经历了一个由实用艺术转化为纯表现性艺术的历史过程。依据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玺,大多属于战国时期。古玺分官、私两类,当时不分尊卑都称为玺。古玺是由专门工匠制作,或凿或铸,玺文精细,章法生动。玺文分朱文和白文两种,其特征是:朱文玺边栏宽阔,白文玺有界格。内容有官职、姓名、吉语和肖形图案等。古玺的形状,大小不一,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和其他各种异形。古玺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做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反映了社会实用生活习俗和朴素的审美价值观。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3枚类似的实物,据此有人推断古玺的起源当在商代,但尚须进一步探讨。前三方只有图案记号,第四方为战国古陶文“甘司徒”。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称玺,一般人的则称印。秦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之一的摹印篆,与秦小篆相近,印文庄重秀丽。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 字格,在长方形印上加“日”字格,是秦印显著的特点。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还有以成语入印的,这种表现形式是后世闲章印的先导。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辉煌的时期,更明确约定除帝王印仍称玺外,其余都称印。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现在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词,即来源于此。汉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以缪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汉印分铸、凿两种。西汉印章多为铸造,其中以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东汉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社会动荡,战乱不已,文武官员常调动,封拜频繁,印章来不及铸造,就在印坯上临时刻凿,印文不加修饰,便为急就章。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对后世的篆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代使用玺印时还出现一种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发现时,曾被误认为印范,其实是玺印使用时留下的印蜕。在纸张未发明以前,古人多在简牍上书公文、记帐目、写书信等。在简牍的递寄往来中,为了严守机密和防止杜伪,故在简牍的绳结处加上软泥,然后钤盖玺印,这就是所谓的缄。古时一些物品的封缄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由于玺印在泥上的挤压,封泥形成了宽边和套边,白文玺印在泥上钤盖后还会出现翻“白”成“朱” 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现了古拙厚重的艺术特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印章,基本上是沿袭汉印的形制。纸张普遍应用,开始使用朱砂调制成印泥,封泥之法废止。用新的印泥来钤盖印章,这就是所谓的“濡朱之制”。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时代官印,印面增大。各兄弟民族也效法汉字书法用于官印,印文曲屈回绕,借以填补印面的空隙。但到了宋代发展成为九叠篆,却失去了传统篆书的优美法度。 隋、唐、宋、元时代,书法绘画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出于鉴藏书画的目的和书画家在作品上钤盖印章,从而收藏印、斋馆印和闲文印盛行,这是实用的玺印向篆刻艺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印章与书画有机的融为一体,印章成为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称为金石书画。中国最早印学理论著作《学古篇》、《宣和印史》、《集古印格》、《啸堂集古录》等对古代玺印都有辑录。书画家赵孟頫以擅长刻圆朱文而著称,为历代后人所效法。 宋、元的很多私印,出自文人之手,很有艺术性。宋代朱记印和元代花押印,非常富有特色,它以用隶书、楷书入印,是后世篆刻家普遍重视的印章范体。古代玺印制作须出自专门的工匠之手,所用的材料质地,多为金属和玉石等。这些印材虽有耗损极慢和垂诸久远的优点,但硬度高,坚涩难刻。早在古代的玺印中,曾发现有石质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据传元末画家王冕最早采用花乳石来刻印,及明代文彭用灯光石(即冻石)刻印,就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为篆刻艺术发展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篆刻流派形成于明代中叶。此时印章从实用品、书画艺术的附属品,而发展成为独特的篆刻艺术品。篆刻一词原为比喻书写篆字和精心为文,“篆谓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汉扬雄《法言》一书中说“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指谓作赋修辞时苦心孤诣地雕章琢句,以后演变成镌刻印章这一艺术的名称。篆刻艺术明清两代之际好手如林、派别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贯、姓氏、师承关系及活动区域来命名的。明代中叶到晚清近500年间,出现了篆刻艺术繁荣时期。明代文彭是书画家文徵明的长子,尤以篆刻擅名当代。他继承与创新篆刻艺术,被后来篆刻家奉为篆刻之祖。他圆珠文印,参以小篆结体,秀丽典雅,最有特色,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安排颇具匠心。他以“六书为准则”的主张,至今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法则。由于文彭的倡导,篆刻艺术“一时靡漫,畅开风气”。文彭被称为皖派。在皖派中的篆刻家还有归昌世、李流芳、程邃、朱简、苏宣等人。与文彭齐名的何震,(文彭的学生)被誉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很大。何震一派被称为徽派。属于这一派的篆刻家有王声、董涧、沈风等人。明代汪关自创白文刻意仿汉,各树一帜。明代文彭《琴罢倚松玩鹤》、何震《听鹂深处》为代表作品。清代金石学盛行,以及历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学者致力于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扩大了篆刻家的视野。清代初期篆刻以程邃最为出色,他篆刻能“力变文(彭)、何(震)旧习”,富有创造性。他的白文印师法汉印,厚重凝练;朱文印喜用大篆,离奇错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础。清代中叶篆刻艺术进入兴盛时期,高凤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个性。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当属丁敬和邓石如。借古开今,成为浙派的开创者。这一流派又经后继者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8人的继承发扬,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篆刻流派。这 8位篆刻家也称为西泠八家。
书法的篆书
书法落款的正确格式及样板:
一、格式:
书法落款,不单是尾部,是包含了作者在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所有书写内容。一个完整的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二、样板:书法落款的要领如下:
(1)落款的字不应该大于正文主题的字。应比正文的字小且协调。
(2)题款不能题在整个正文的上面,国展上也有出现很多此类情况,是非常不适合的。
(3)印章绝对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4)落款的字体,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详析说来就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在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5)避免过多的使用自己的书写习惯,尤其是在创作的初期。因为我们创作在很多时候都在依托某个字帖或某一书家,若是按照自己的书写习惯书写肯定会与正文的风格面貌不符,更谈不上协调了。所以落款也要遵循与正文一样的书写习惯和大致风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落款
书法篆刻教程
新手玩篆刻要注意自己的手,别被刻刀刻着喽。除了自己的手需要特别注意外,还需要提防着某宝上的各种新手篆刻套装和石料套装。这些个新手套装和石料套装不是说不好,如果你要是仅仅想体验一下这个篆刻的话,这些套装是个好选择,相对便宜,东西还全。但是想要认真玩下去的话,那这些套装就太鸡肋了。
在回答的最下面我推荐了一百多册篆刻书籍你可以看一下,在最上面这张篆刻图的右下角可获得这些所有篆刻书籍
刚开始学篆刻,你得配一把好刀。刀分钨钢和白钢。钨钢刀硬,不容易磨损,但是它也脆,一些磕碰就可能导致刀刃崩碎掉,刀刃坏了之后还不好磨,因为它太硬了。白钢刀相对较软,容易磨损,但它韧性好,磕碰大多也就是导致卷刃,而且白钢刀因为它软,所以好磨刀。还有就是白钢刀一般比钨钢刀便宜。我接触钨钢刀多一点,白钢刀接触少,不了解,所以我只能推荐钨钢刀。钨钢刀就选最普通的永字刀,不用那么花里胡哨的,一般买个八毫米的或者六毫米的就行,也可以配个三毫米或者两毫米的来清底或刻一些细朱文。一般永字刀两把最多七十块钱,不摔的话用几年没啥问题。
石头的话买青田石或者红石就行,我推荐青田石,因为青田石便宜好刻。店铺去淘宝搜“青田金石坊”(我没拿钱)。我经常在这个店买石头,价格便宜,石头质量也好。
然后就是印泥,印泥的话可以先买个便宜的,“双维”就可以,便宜实惠(我也没拿钱)。后期可以买点好的,比如上海西泠的印泥。
最后就是印谱,这是个重点,刚开始买个汉印印谱就行,淘宝上也就一二十块钱就能买到了。汉印入门要多临,后期深入学习也要临,有名的浙派,海派,皖派,京派都跟汉印脱不了干系。
最后的就是记得多写篆字,毕竟“印从书出”,篆字写多了对于印面布局和篆字使用作用很大。
最后的最后的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东西,比如连史纸(盖印花用的),转印纸(把印文转到石头上用的),鬃毛刷(拓边款用的),小楷笔,墨汁啥的。
估计刚开始买工具大概需要一两百块钱,前期投入较多,但后期花费绝对很少,注意,千万别买淘宝上的各种新手套装,把所有工具分开买。(我没有拿钱宣传,也没有拿钱当水军)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提供帮助。注意看图片中右下角,此所有篆刻书籍资料均出自于此处
推荐篆刻工具书目录:
│ 山西博物院藏历代玺印.pdf
│ 峄山碑.pdf
│ 峄山碑与篆书技法.pdf
│ 峄山碑及其笔法.pdf
│ 张遴骏道德经.pdf
│ 影印古本篆刻学邓散木.pdf
│ 徐正濂谈刀法与线条.pdf
│ 战国文字编.pdf
│ 战国玺印字根研究.ZIP│ 明清着名藏书家-藏书印.pdf
│ 明清着名藏书家[1].藏书印..pdf
│ 来一石先生篆刻.pdf
│ 来楚生自用印存 [原石精拓].pdf
│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一册].pdf
│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二册].pdf
│ 西泠四家印谱.pdf
│ 西泠秋拍陈巨来精品.pdf
│ 赵之谦印谱原印本.pdf
│ 边款知识和钤印法.pdf
│ 送给篆刻新手的礼物 临摹教程.pdf
│ 逍遥-武陵老井近作十数方.pdf
│ 邓散木原拓印稿.pdf
│ 金意庵篆刻.pdf
│ 汉玉印精选(正).jpg
│ 汉瓦当精品.doc
│ 汉私印.pdf
│ 汪关印谱.pdf
│ 沉阳古籍:百体千字文.pdf
│ 沙孟海印学史.pdf
│ 沙村印话-沙孟海.pdf
│ 河南驻马店的新蔡地区出土的战国封泥.pdf│ 古玺汇编.pdf
│ 古玺鉴赏150例.pdf
│ 古肖形印臆释.pdf
│ 古陶文汇编.pdf│ 高清汉代私印印谱2.pdf
│ 方介堪精品鸟虫篆印.pdf
│ 施晓峰篆刻网络展.pdf
│ 篆刻技法-如何用刀.pdf
│ 篆刻技法图典.pdf
│ 篆刻爱好者最易进入的四个误区.pdf
│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_韩天衡.pdf
│ 篆刻病印评改摘要.pdf
│ 篆刻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边款.pdf
│ 篆刻针度.pdf
│ 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补遗.pdf│ 篆刻编 先秦玺印.pdf
│ 《古玺汇编》
│ 《古鉨文编》罗福颐.pdf
│ 《古籀汇编》.pdf
│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 篆字印汇.pdf
│ 篆字汇.pdf
│ 集古印篆增补六书通.pdf
│ 鸟虫书通考.pdf
│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七篇.pdf
│ 战国鉩印分域编.pdf
│ 掌上金石大字典.CHM
│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pdf
│ 故宫博物院藏肖形印选.pdf
│ 方介堪《心经》原打印谱.pdf
│ 方介堪篆《心经》.pdf│ 大千印留.pdf
│ 天津博物馆藏印.pdf
│ 安持精舍印冣.djvu
│ 宝子碑.pdf
│ 封泥汇编-福庵.pdf
│ 将军印100方.rar
│ 履盦三代朱迹.pdf│ 篆刻印史编年.txt
│ 篆刻四大家印谱.pdf
│ 玉印集存.pdf
│ 玉印(反).jpg
│ 玉印(正).jpg
│ 王福庵.pdf
│ 王福庵印存.pdf
│ 王福庵原印拓片.rar
│ 王福庵篆书千字文.pdf
│ 王福庵篆书说文部目.pdf│ 古玺文编.pdf
│ 古玺汇编 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pdf│ 罗福颐印选.pdf
│ 虢季子白盘清末朱拓.pdf
│ 西夏官印汇考.pdf
│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pdf
│ 西泠印社社员袁道厚作品欣赏.pdf
│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篆刻.pdf
│ 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pdf
│ 福庵印缀.pdf
│ 秦印文字汇编.pdf
│ 秦汉鸟虫篆印选.pdf
│ 简明中国文字学 [修订版].pdf
│ 篆书技法百日通.pdf
│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pdf
│ 甘氏集古印正.pdf
│ 印面.pdf
│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篆书卷.pdf
│ 历代印风系列 汉印.pdf
│ 历代篆刻作品精选 .doc
│ 古图形玺印汇.pdf
│ 吴昌硕临石鼓文.pdf
│ 吴颐人篆刻作品展示.pdf
│ 图释古汉字.pdf
│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pdf
│ 增补徐三庚印谱.pdf
│ 壬辰年迎春篆刻展.pdf
│ 金文大字典.pdf
│ 金文编(四版).pdf
│ 陈巨来治印墨稿选.pdf
│ 青泥遗真-新出秦汉封泥特集.pdf│ 篆书章法.pdf
│ 篆刻.doc
│ 篆刻五十讲_吴颐人.pdf
│ 篆刻入门.pdf
│ 篆刻刀法常识.pdf│ 鲁迅美术学院藏《峄山碑》.pdf
│ 鸟虫印精选(反).jpg
│ 齐白石印存 [原石精拓].pdf
关于古代书法篆刻,书法篆刻教程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