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柳体书法,田英章书法作品,老铁们想知道有关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吗,相信你通过以下的文章内容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就跟着我们的小编一起看看吧。
常柳体书法,田英章书法作品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两个杰出代表。常柳体是由明代书法家常璩和柳公权的书法风格融合而成的,兼收并蓄,具有浑厚大气的特点。而田英章则是当代书法家,他笔底生风,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创造力。
常柳体书法注重力度和谐,线条流畅。字的形态饱满,线条厚实,墨迹醇厚。常璩继承了魏晋时期的书法传统,注重结构布局,字体刚劲有力。而柳公权的书法则更加娟秀圆润,他的草书尤为出色。两个人的书法风格的融合,使常柳体书法更加完美。常璩的力度与柳公权的优雅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韵味,使得常柳体书法成为中国书法中的瑰宝。
田英章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现代演绎的杰出书法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独立性,展现出他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创新意识。田英章的书法在形式上完全突破传统,追求个性的表达和自由的笔墨。他将书法与抽象表现主义相结合,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张力和艺术感。他不拘泥于传统的规矩和框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了他独特的书法风格。
常柳体书法和田英章书法,一个是传统经典的继承与创新,一个是现代风格的大胆探索。两者虽然风格迥异,但都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巅峰之作。常柳体书法以其古朴、厚重的雄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而田英章书法则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艺术性征服了众多观者。这两位书法家的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精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当今世界的大趋势下,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常柳体书法和田英章书法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情趣,也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传承和弘扬这些瑰宝,让它们继续在书法艺术的殿堂中发光发热,为人类的审美体验带来无尽的惊喜和感悟。
常柳体书法,田英章书法作品
是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唐会昌元年 (841年)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为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玄秘塔碑》共28行,每行54字。叙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而告示后人。其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阳刚十足,字迹如刀刻一般,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特点显著。
《玄秘塔碑》为柳公权书法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历来被作为初学书法者的正宗范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六月,大达法师——端甫圆寂,享年68岁,葬于长安长乐原之南。他是继玄奘法师后,唐代又一位有名的高僧,唐宪宗时,因为端甫在佛学界的造诣和声名,宪宗诏端甫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开法场于秘殿,端甫继玄奘后又一次在长安震动朝野。
端甫在朝中掌内殿法仪,标表净众长达十年,尤以主讲《湿般》、《唯识》等著称于世。文宗赐谥号“大达”法师。而为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以告示后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于长安刻此颂功德碑。此碑为柳公权64岁时所书,碑文由唐朝宰相裴休撰,柳公权书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秘塔碑
柳叶体书法
柳叶体起源于现代。
《柳叶体》书法创始人朱万忠,1966年6月出生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一个名叫铁门的村子,其父母喜好书画受父母的影响和家庭的熏陶,朱万忠自小喜欢书法、金石篆刻,7岁时在父母的启蒙下开始学习书法,并崇家范临习墨迹承其则。14岁时因家境贫困中途辍学,开始了田间劳动。辍学后十五年学无师授总是探求其精深奥妙的书法艺术。访拜本县考古学家俞浩先生为师转习北碑及六朝墓志奠其基。简窥“二王“孙过庭”行草通其情临池之余、兼修并蓄,研求制印刻石、装裱、鉴赏等与书画邻近的艺术。在贫寒的岁月中临池不辍追求古人之法绳。土地承包到户,父母年已古稀,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父母传统美德的训教其秉承“孔孟礼教、耕读传家”。
田英章书法作品
田英章硬笔书法作品有《田英章系列书法字帖》、《田英章作品精选》、《田英章最新书法专业教程》、《田英章书法专业教学录像带、VCD光盘》等。
1、《田英章系列书法字帖》
该作品笔方势圆,铁画银钩,被很多人所学习临摹。
2、《田英章作品精选》
该作品汇集多篇名作,堪称精选之作,被广泛用于学生学习临摹。
3、《田英章最新书法专业教程》
该教程适合大多数学习书法人群,目前已应用很广泛,是很好的使用教材。
4、《田英章书法专业教学录像带、VCD光盘》
动态作品更加适合临摹,适合多方位学习书法。田英章简介
田英章,1950年生于天津,字存青、存卿,书法研究生,国家人事部干部。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1953年随父、伯、兄研习书法;l970—1980年在部队从事文艺;l977—1992年五次获得国内外书法展比赛一等奖。
1986—1996年主办国内国际大型书画展赛七次;自1985至今,曾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林业大学、日本国艺书道院等单位教授硬笔书法、毛笔书法;1987—2002年出版书法字帖、录像带、光盘七十余种。
以上内容参考:田英章 - 百度百科
硬笔书法
正书:也叫“楷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大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隶、楷之间的过渡。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未。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是汉字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作为书法艺术,都保存下来了,并各自形成众多的流派,出现了不少独擅名家,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珍品。
颜体书法作品
1、《麻姑仙坛记》
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楷书碑文代表作品。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
《麻姑仙坛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典范之作,是我们学习楷书的优秀范本之一。
2、《颜勤礼碑》
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此碑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3、《颜氏家庙碑》
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 ,是唐建中元年(780年)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刻立,碑文记述了颜氏家族及其仕宦经历、后裔仕途、治学经世的情况。4、《多宝塔碑》
全称为《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5、《自书告身》
楷书纸本, 凡三十三行,二百五十三字,结衔小字十三行,传为颜真卿所书的墨迹。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
该帖端庄朴厚,苍劲有力,用一种高古气象和庙堂之气,为其晚年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
关于常柳体书法,田英章书法作品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