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字书法,梆这个字怎么组词,老铁们想知道有关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吗,相信你通过以下的文章内容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就跟着我们的小编一起看看吧。
梆字书法,梆这个字怎么组词?
梆字是一个汉字,它的发音是“bāng”。在汉字中,梆字有很多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可以与其他汉字组成有意义的词语。
我们可以将梆字与“炸”组合成“炸梆子”。这个词语通常用于形容炒菜时的声音,也可以用于形容爆炸声或枪声。当厨师在炒菜时,锅中的食材爆裂的声音就可以形容为“炸梆子”。
我们可以将梆字与“棒”组合成“棒梆子”。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音乐或舞蹈节奏的强烈有力。当音乐或舞蹈的节奏显得非常有力和有节奏感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它们“棒梆子”。
我们可以将梆字与“声”组合成“梆声”。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钟声、鸣笛声或警报声等有节奏有韵律的声音。当我们听到这些声音时,我们可以用“梆声”来形容它们。
我们可以将梆字与“锣”组合成“锣梆”。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戏曲表演中的音乐器乐,特别是锣和梆子的声音。当戏曲表演中锣和梆子的声音响起时,我们可以用“锣梆”来描述它们。
梆字可以与很多汉字组合,形成各种各样有意义的词语。无论是形容炸梆子的声音,还是形容音乐或舞蹈的棒梆子的节奏,甚至是形容钟声或戏曲表演中的声音,梆字都能够为这些词语增添独特的意义和韵味。
梆字书法,梆这个字怎么组词
廖鹏,1989年出生于梨园世家,由于受祖父熏陶,从小爱好吹拉弹唱、书画,六岁登台献艺誉为“六岁红”。双手挥笔左右齐写,为吴桥杂技大世界八大怪之一绝。
最能体现吴桥江湖文化城中“文化”二字的,是廖鹏这个男孩子,生得十分秀气,长得象个小姑娘。据说他能唱五个剧种的戏,并且在他一口京腔洋韵的还能用双手同时挥毫泼墨写就一副洋洋洒洒的书法作品。
他还有拿手的画竹表演,他年龄虽小,一招一式却颇有大家风范,走台步,亮相一招一式,加上意味悠长的二胡声十分令人陶醉,令人无限感慨加佩服。 廖鹏6岁登台,擅长双手书画,演唱的评剧“人面桃花”、河北梆子“钟馗”和梅派京剧令人叫绝,人送绰号“六岁红”。更令人惊奇的是两手会写梅花篆字,字体洒脱自如,正如其本人。而那一挥而就,更让人钦佩。
廖鹏2001年参加“法国蒙彼利埃艺术家之春”艺术节,2004年《中华书画宝典》征稿活动中《冬雪》作品荣获银奖,2005年4月25日被邀请到北京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笔会,一幅《墨竹图》受到将军及书画名家称赞并入其书。
2005年7月20日廖鹏应邀去大连参加“纪念徐悲鸿大师诞辰110周年书画家笔会”,并和100多位著名书画家同场书画,作品为《荷花》、《鹏程万里》、《耄耋长寿》。
敷字书法
书 法 基 础 知 识
汉字与书法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一门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线条造型艺术.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汉字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书法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又伴随着文字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汉字发展史.那么,什么是书法呢 书法就是以汉字为基础,一般是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主体人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的一门艺术.简言之,书法就是把汉字提升到艺术境界的一种书写方法,或者说书写法则.
书法不同与写字,必然要写字.写字的目的是实用,只要笔画清楚,字体端正就可以了.而书法不只是具有实用性,更主要的是必须具有可供欣赏的审美价值.既然书法和文字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就沿着汉文字发展的脉络来探索中国书法的发展.
汉字的创造与中国书法的产生
文字,是一个民族由野蛮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汉字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字符号之一,它的成熟大约也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依附文字的创制而产生.因此,文字创制先于书法的产生,当可作定论.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代曾有过种种说法,如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说: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升,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迹之迹,知分理之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这里提到了汉字始于庖牺(伏羲)《易》八卦说,始于神农结绳记事及黄帝史官仓颉造字说等,其仓颉造字说的影响最大.
仓颉是怎样造字的呢 上文提到他"见鸟兽蹄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契.""仓颉初作书,盖以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据此可以推知,"文"是按照象形原理创造出来的文字,如日,月,山,川之象;"字"是按形声原理创造出来的文字,诸如江,河,湖,海等.然后再加上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形成"六书".
文字作为记事的符号,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它的产生应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形成的.不会是某一个人一时发明出来的,一定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不断的去芜存精,磨合淘汰的漫长过程.或许其中的某一个人做出了超出常人的非凡贡献,也大有可能.而我们的先民,有一种把集体长期积累形成的一些文化现象,归功于一人并加以神话的现象.正如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所说:"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吏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这样解释,比较符合文字产生的基本规律.
从出土的文物看,西安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山东大汶口陶刻符号",以及殷商甲骨刻辞等,文字发展的初始象形态势清晰可见.殷商时期大批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汉字才正式形成并被确认下来.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究竟始于何时,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郭沫若认为,中国文字至殷代才有"艺术风味",有意识地把文字做作为艺术品或使文字本身艺术化和装饰化,"是春秋时代末期开始的".既然殷商甲骨文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可识的汉字系统,那么以汉字为依托的中国书法就不可能比它晚两千年才产生,这是由中国书法的实用特点所决定的.
汉字字形的演变与中国书法的发展
汉字自夏商间产生以后,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古文字阶段"与"今文字阶段".所谓"古文字"一般指隶变以前既成熟隶书产生以前的各种汉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文字,及秦统一使用的小篆等.换言之,"古文字"就是指广义的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今文字"包括隶书和楷书.那么汉字的发展是由大篆,小篆到隶书,楷书而最终定型.
图
大篆
大篆是汉字最古老的字体,流行于战国(公元前220年)前,今天所见到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属于大篆的范畴.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系统,流行于殷商时期,距今约四千多年.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及兽骨上的文字,又称"契文","刻辞","卜辞".
称为"契文"或"刻辞",是因为其文辞锲刻在甲骨或兽骨上;称为"卜辞",是因为刻的是占卜内容.甲骨文于近代首先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发现,又称殷墟文字.目前所见的全部单字4500个左右,可准确辨识的仅千余(各家统计不一).甲骨文应该不是当时所使用文字系统的全部.
甲骨文作为书法作品,具有突出的风格特点,由于甲骨文是锲刻文字,多直线棱角,少有圆转线条,又因锲刻工具的利钝,刻技的高下,材料差异的变化,有的刻辞线条粗重古拙,有的劲利细巧,有的归整端庄,有的欹斜多变,有的轻秀妩媚,结体大小不一,错综复杂.但是变化中往往具有对称,均衡,和谐,稳定的特点.
甲骨文在清朝光绪25年(1899)发现.当时的考古学家王懿荣生疟疾吃药,大夫所开的处方中有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当从宣武门菜市口达仁堂买回要后,他发现"龙骨"上面有刀锲而成的篆文,大为惊奇,就将"龙骨"字迹清晰的全部选购,并追问其来源,使甲骨文得为世人所知.
王懿荣前后所收的甲骨文1500余片,未来得及深入研究,即于次年(1900)投井殉难,其所藏全部转归刘鹗,刘又合其自藏,在罗振玉的帮助下,于1903年将1058片甲骨文墨拓出版,称《铁云藏龟》.这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后来罗振玉经过近十年的苦苦追寻,于1908年探访甲骨文的出土地——河南安阳小屯村.其后,还有甲骨文的研究大家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等.
图
2.金文
时代在发展,文字在变易.当殷王朝由盛转衰,进而由周代替,我国的文字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金文的全盛时期.金文,指锲刻在商周及春秋战国以前用青铜铸造的钟鼎等彝器上的古汉字,因为铭刻在青铜器上,古人称铜为金,故称"金文".有因为这些青铜器多为钟鼎,有称为"钟鼎文".
殷商时期,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青铜器也逐渐增多,由于锲刻与铸造技术的限制,青铜器上的款识文字,长篇铭文则比较少.例如,现在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千克,只有腹内"司母戊"三个字.殷商晚期〈〈小臣 尊铭〉〉也只有27个字.到了周代就逐渐多起来.
金文的书法有着大致相同的特点:线条流动性强,曲直变化明显,字体,章法变化顺乎自然,合乎性情,没有定式.笔法较自由,肥笔较多.下面介绍几种金文风格:
2.1 以大盂鼎 骛鼎为一类 器上铸文正处于殷周甲骨文向钟鼎文蜕变阶段,其风格未脱甲骨文的淳朴,给人以稚气清醇的感觉.大盂鼎,清朝道光年间陕西眉县礼村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铭文19行,共计291字.
2.2 以毛公鼎,颂鼎,宗周钟等为一类 铭文笔法精严,线条流畅,结体瘦劲,字态婀娜.毛公鼎,清朝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台北博物院,铭文32行,计479字.其书法成就被视为金文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2.3 以散氏盘,楚公钟为一类 铭文笔势宕逸,结体宽博.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当时流行于荆楚等地的文字 ,所以与毛公鼎典丽风格有较大的不同.散氏盘,清乾隆初年出土,曾藏乾隆内府,现在台北博物院.铭文19行,总计357字.
2.4 虢季子白盘 清朝道光年间在陕西宝鸡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铭文8行,总计111个字.铭文的书法工整典雅,应规入矩.金文的书写由此变得趋向规整化,同时也体现了当时艺术上风格的多样化,也四乎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埋下了伏笔.
图
3.石鼓文
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自石鼓文出,三大文字形态在大篆中鼎足而三.六国异文则成为旁枝,也可以说石鼓文是完成大篆书历史史命的标志.
石鼓文因其铭刻在石鼓之上,所以称为"石鼓文".是我国最早可辨识的文字,也是石刻文字的始祖.
石鼓文是在唐朝初年发现的,当时有人无意间,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 原荒郊的草蔓里,发现了九个古老的鼓形刻石,一时间上下轰动,杜甫,韦应物,韩愈等争向作诗歌颂.后来在宋仁宗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一个名叫向传师的读书人,又在一个农民家里发现了一鼓,虽然已作舂米之臼,还少了一截,总算凑齐了十鼓.原石鼓藏故宫博物院铭刻馆.
石鼓共有十个,每个之上刻四言诗一首,记载秦君游猎之事,有人考证为秦献公十一年所刻;有人认为此石非鼓,而为石碣(古代碑碣并称,方者为碑,圆者为碣),故将碣上铭文成为"猎碣文".十鼓之中,其中一鼓刻文已全部磨灭.其余九鼓刻文也大多剥泐.唐代拓本今已不得见,到了北宋,欧阳修见到的已经只有465个字,与原有的700字已相差很远.到今天仅存约270字.好在清道光年间,江苏无锡一个叫安国的后人拆售天香阁时,竟意外从梁上获得石鼓文拓本10册,其中三册是北宋拓本.
从艺术角度看,石鼓文受到了唐代以后书家的高度重视,后世如苏轼,康有为等都曾为之大加赞赏.唐张怀 在《书断》说它"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韩愈在他的《石鼓歌》中称誉:"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可谓讲尽石鼓文的纵横遒劲,结体飘逸灵动.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李斯作小篆开启了先声.
在先秦古文字中,先后出现了很多古文字形体名称,如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六体等.篆书又有:龙虎篆,凤鱼篆,麒麟篆,仙人篆,蝌蚪虫篆,云篆,虫篆,鱼篆,鸟篆,龙篆等等,多达十多种.
图
小篆与李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中国,为了便于统治,巩固政权,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销毁天下兵器,制成"钟 "和金(金属)人十二个.建立了统一的政治,经济制度.包括度量衡的统一,交通规制的统一,文字的统一.结束了此前"田畴异亩,车涂异归,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①
在文字的统一时,"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与秦不合者.斯作《仓颉篇》,中书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 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秦居西周故地,所以秦国通行的文字,原为文籀,即以史籀《大篆十五篇》为主的文字,秦王扫六合,天下一统,李斯自然把秦文作为正统,上升为国家意志整改推行.
其实在秦代,小篆在民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这里的主要原因,当时的隶书已经产生.1979年在四川青川县出土的木牍,书写于秦武王二年(公元309年),比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早88年,其中许多字已是隶书笔法了.隶书比小篆写起来便捷的多,真正的小篆只留在为歌颂皇帝功绩的刻石上,只能说小篆是秦朝的官方文字了.而近年出土的秦代简牍,几乎全是隶书.而今见的小篆多是秦始皇五次出巡的时候在各地刻立的石碑,总共有七块.
公元前219 年: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在山东)
公元前218 年:芝罘刻石,芝罘东观刻石(在山东)
公元前215 年:碣石刻石(河北)
公元前210 年:会稽刻石(浙江)
李斯的书艺,后世一直评价很高.如"世为冠盖,不易施平(评)"南朝梁朝袁昂《古今书评》."斯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狭夫千均强弩,万石洪钟".唐朝李嗣真《书后品》."书如铁石,字若飞动".(唐李怀 《书断》).这些都是对李斯书艺的品评,而书艺水平只之外,还在于他在小篆上开山立派,从无到有的创造性贡献.其二则是中国文字的统一,这是文字学上的大事.
有意思的是,具说李斯在世时,曾说"吾死后九百四十二年间,当有一人替吾迹焉".后来唐朝李阳冰,继承李斯"玉筋篆"的风格,写小篆绝佳,人们认为应验了李斯的预言.
李斯其人
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小时候拜荀卿为师,学习政治文化,长大后到秦国做客卿,终于替代了吕不韦爬上了丞相的高位.始皇帝218年(公元前219年)开始巡视天下的大规模行动,东巡郡县.其间上邹峄山(山东省内),刻石歌颂秦始皇德政.并商量祭祀天地的"封禅"大事.接着秦始皇一行登泰山筑坛祭天,刻石纪行.再接下来还是在这次大规模的东巡途中,先后到过芝罘,碣石,琅琊,会稽等地,并有刻石记秦始皇功德,留下了李斯的书迹.他后来为赵高所忌,惨遭杀害.
图
隶书
隶书是汉代的常用书体,距今近两前年了.隶书的"隶"字,容易使人想到"奴隶".因而有一种说法,说是古代奴隶用的字体,在古代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识字断文已属难得,奴隶时代的奴隶不如牛马,有什么条件识字,更何况拥有自己的文字呢 这只是想当然罢了.
而隶书产生的时间与产生历来说法不一.据记载,秦时,由于国家刚统一,官狱较多,标准化的篆书书写又不容易,就把在民间流行的隶书作为文书的用字,是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使隶书得以大行其道,过去一般人认为隶书产生于秦朝.并且还有程邈造隶的说法.
程邈字元岑,是一个小县吏,因事被削职下狱.在狱中,他潜心研究十年,把小篆削繁就简,化圆为方,变成隶书3000字.后来上奏朝廷,秦始皇认为很好,任命他为御史.同时,"以奏事繁多,篆字难成,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故曰隶书."(《书断》)
隶人,如程邈,与今天的"奴隶"的意义大相径庭.奴隶自不必说.当时指小官小吏隶属于上层.掌握文化知识也是上层的事,非关一般普通百姓.因此,后人就把这种由篆书演变成的字体叫隶书,它把篆书的圆转笔画变成了方折,后来笔画中又出现了波菆 .又称 "八分","分书".
至于程邈造隶,有多少可信度 书论与文字学著作大多这么说.想来,应和仓颉造字差不多.他总结了前人开创性的成果,整理改进,规范统一,完善而成隶书3000字.今天,我们从出土的文物看,早在战国时期隶书就出现了.
隶书的出现并取代篆书是汉文字史上的大事.从书体上看,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从字体上看,有篆,隶,楷,草的说法.其中草书是在篆,隶,楷的快写基础上产生的,就有了草篆,草隶,楷书的快写演化出了行书,草书.从严格意义上草书不是一个独立的书体,所以说篆在前,楷居后,而隶在中间.在文化的发展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有两大特征值得注意:1.方块字的结构形态已初见端倪.如《书断》所说,"削繁就简,化圆为方".2.篆书的象形基础基本删除.为以后的楷书笔画开创了先河,为汉字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今天说来,程邈订定的隶书是什么样子,没人知道,一般认为隶书的成熟期是在东汉.我们津津乐道的《乙瑛》《史晨》《张迁》《礼器》《曹全》碑,都出自东汉时期.换言之,从隶书的出现到秦朝,经历了西汉二百年,才发展完善成自己的通用标准化形态,同时也达到了隶书的艺术高峰.
标准隶书从字体看有三大特点:1.字体扁平.2.改圆转为方折.3.开始出现用笔的变化,主要是"波"与" ".
在隶书方面,最有名的书家,程邈当然是第一人了.之后,最负盛名当然是东汉末年著名学者蔡邕(公元132——192),字伯喈,陈留圉(河南杞县南)人,他博学多才,善辞赋,工书画.以隶书最负盛名.曾写《熹平石经》,结字端庄厚重,深受时人所重,碑始立,观,摹者络绎不绝,填塞街陌.他官至中郎将,人称"蔡中朗".今存《熹平经残石》,对后世隶书的发展影响较大.
图
楷书
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是汉文字的定型书体.几乎同时产生并流行于民间.最初或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称谓相混,难分彼此.瘐肩吾:"隶书,今之正书也".张怀 《六体书论》中也说:"隶书者,程邈造.字皆真正,亦曰真书".唐朝以前,皆称楷为隶.后来,两者分道扬镳,有波 的蚕头燕尾笔势发展,成为隶书;没有波 的成为我们所知的正楷.到了汉末魏晋之交,楷书彻底脱离了隶书的影响,成为汉文字的最终定型形态.楷书一经成熟,就在钟繇父子手中大放光彩.
钟繇(公元151——230),字元常,三国时魏国颖川长社人.汉末,举孝廉,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后辅助曹操,官至太傅,封定陵侯.人称"钟太傅".《三国演义》中,在第五十八回出场,"钟繇出马答话,岱使宝刀一口,与繇交战,不一合,繇大败奔走 ".《三国演义》中他出场不多,作为谋臣,出谋划策,订定国事,为曹操做了不少大事.他工于篆隶,精于正楷.张怀 《书断》中把他的书法列为"神品".称他"秦汉以来,一人而已".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说他的书法"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也".《宣示表》,《荐季直表》等都是后人临刻再三的帖本.虽真迹早已不存在,但仍能见其风貌.
其子钟会(225——264),字士李,为世人熟悉,是《三国演义》结尾时的主要人物.他与邓艾带兵入蜀,打败姜维,平定蜀国.官至镇西将军.平蜀有功,进司徒封县侯.后因谋反,为乱军所杀.《书断》列其隶书,行书,章草,草书为妙品,书名为其父所掩.
三国曹魏时有二钟父子,韦诞,卫顗,张揖,宋翼等都是当时俊彦.吴蜀两地也不乏书法大家.吴国皇象,就是其中荦荦大者.当时社会上流行"八绝",其一绝乃是皇象的章草,他有〈〈急就章〉〉等传世.仅从书法的角度来看,蜀地较弱.史载有诸葛亮,诸葛瞻,谯周,张飞,张绍等能书,于后世影响不大.
图
神传邕授
隶书盛行于汉代,卓荦大作集中体现在丰碑大碣上面,汉末隶书书艺成熟,出现了大批书家,蔡邕是其中突出的一个.东汉的诸多名碑也构成了后人所说的"汉碑辉煌".今所见的"熹平石经残石"就出自蔡邕.由于他的名气特大,汉碑又多不留名,以至后人把一些不知何人书丹的碑碣,归之于蔡邕.
蔡邕,字伯喈(公元132——192),陈留圉(河南杞县南人),精通经史,音律,天文,且善辞赋,工书画.其书以隶书最负盛名.官至中郎将,人称蔡中郎.有书论著作《笔论》,《九势》流传,至今常为人引用.
《后汉书》中提及他书写《熹平石经》的事.熹平四年,乃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扬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摩写者,车乘日千馀两,填塞街陌".
车乘千余辆,交通就堵塞了.可见当时的盛况.或许有了这样的盛况,蔡邕的笔法只能是神人传授了.神人借他之手再传授世人.
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中所载传授笔法的人名:
"蔡邕受于神人,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 ,王僧 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虞世南传之欧阳询,欧阳询传之陆柬之,陆柬之传之侄彦远,彦远传之张旭,张旭传之李阳冰,阳冰传之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文传终于此矣".
从这一师承上看,汉唐间的大家几乎一网打"进".至此,后世之人多有学"二王"者,学欧,学颜,学张的人,都归于蔡门.其实蔡邕的影响并没有这么大.
沈尹默《在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说:"此文所记可供参考,并非一无缺遗,即如诸遂良与欧虞的关系,就没有提起,是其明证.至于蔡邕受自神人之说,自属无稽".不过,我们可由此参考,有可信亦有不可信处.第一,蔡中郎不仅善书,而且有笔法传世,自是书中翘楚,无庸置疑.第二,后世书论家借神奇的传说,给予隆誉,神授之说自不可信.如献之受法于白云先生的传说,都属妄言.其实学者耽玩古迹,精思熟虑,无师自通,若有神助,而世人不查,就说神传.第三,"文传终于此矣",并非不传,如武功秘籍失传而断.只是止于记载而已,并非不传.后世得笔法的大有人在,如元赵孟 等等.因为前代先贤的遗迹尚在,只要后世学人肯努力探讨,苦学多悟,自可重获笔法,继先贤遗墨.
图
草书,章草,今草,大草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李斯创造了小篆,摒弃了六国文字,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与必然.隶书的造始与应用,则是"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适应了社会生活发展的需求.
一种文字的兴起与流行,都有起根源.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字的使用越来越多,人们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来表达自我.也就产生了草书,草书的历史可追溯到第一个文字可识系统甲骨文时代.草书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草书,指一切写的不规整,潦草的字体.在这个意义上,草书就包括草篆,草隶等.也即是说,草书产生于当时的急迫状态,由于急而不工至草.狭义的草书是指隶书产生后,把隶书的笔画连起来书写,但依然保存着隶书的体势,略扁,横画有波 ,这就是章草.同时又包括了由章草等演化出来的今草.它把以前"潦草"之书规范化,使之成为一种常态,并把这种常态上升为一种书写规则,是书写人情感与书艺的一种物象化表达.
章草,作为一种成熟的书体是有秦隶,八分简化而来的,保存了隶书的体势,略扁,横画有波 .单字点化连带活泼,但字间常是独立的,笔势,行气较隶通畅,便于书写,是当时的常用书体.
西汉黄门令史游,是今天所知的第一个草书书法家.他所做的《急就章》"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是草书的开始,也是章草的开始.到了东汉章帝(公元76——88),杜度的章草写的很好,受到章帝刘 的欣赏,"虽史游始草,书传不记其能,又绝其迹.创其神妙,其唯杜公".章帝就下诏,破例让他以后以章草上书,从此就有了章草.还有一种说法,章草是汉章帝创造的,所以叫章草.《淳化阁帖》中还有章帝写的章草《前字文》数十字,但一般认为是后人所为.但汉章帝时,章草已经流行,一般是认可的,章草的写法已经确定下来.诸葛亮前后出师表若得流传,很有可能用的就是章草.
当时章草之名未立,把隶书快写叫做草书.稍后,出现了张芝把这种变化推向极致.后人为了区别把东汉时的草书叫章草,张芝后的草书叫今草,或叫草书.从这一变化来看,应是"篆——隶——章草——今草".这是书体发展的一条线索,另一脉络发展为楷书,到唐代达到高峰期.东汉崔瑗,与张芝并称,人称"崔张".是早期知名的草书大家.崔瑗(公元78——143),字子玉,河北安平人.《淳化阁帖》卷二载其《贤汝帖》,为今草,风格近"二王".
张芝( ——约公元192),字伯英.甘肃酒泉人,后移居山西华阴.少持高操,能文能武.尤好草书,学崔(瑗),杜(度)之法.临池之勤,使池水尽墨.草书最初为了便捷之用,常说"匆匆不暇草书",张芝已把草书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不易反难,从他的《冠军帖》可以看出,笔势纵横,气脉贯通,映带连绵,字体大小参差,回荡使转.被后世尊为"草圣".
大草,同属草书园地中的奇葩,是今草的"草写".今草创立之初,就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实用;二是艺术.大草是今草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草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世称一笔书者,起自张伯英,即此也".张芝是今草集大成者,一笔书的肇始者,开启了后世大草的创作的主要途径.
大草与今草难于一刀割开,哪是今草哪是大草,并非泾渭分明,一目了然.而大草重于抒情写意,感情的表达,实用性渐失而偏重于艺术性,激情奔放四溢而不失之狂怪,大开大阖而夸张有度.从结体上看,今草已符号化了,大草以书写时的笔势所需,再大而"化"之.其次,左盘右 ,钩连环带,一字之中,字与字之间,或萦带相连,或形断意连.再则,大疏大密,节奏感强烈,疏时疏可以跑马,密时密不透风.有时如曼舞轻歌,有时如银瓶乍破,刀枪突出.疏密对比强烈,造成"狂"而不怪的效果 .
图
琅琊王氏一门书翰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三国鼎立,统归欲晋.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晋朝并没有建立稳固的统一帝国,司马氏政治集团内部,就出现了八王之乱,你杀我砍,内讧不断.北方的少数民族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十六国纷纷扰扰,西晋(公元256—316年)只有几十年的光阴便逃到了江南,建立了东晋(公元317—420年).偏安一方,倒也享国百余年.
政治,军事上没有大的建树的东晋,在山温水软,非常富庶的江南,书法艺术上达到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了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以及以"二王"为代表的一大批书坛高手,群星争辉,呈一时之盛.成为后世所推崇的"东晋风流".同时,在这个星光闪烁的历史星空中,琅琊王氏一门,最为炫烂夺目.
从竹林七贤的王 算起,三国到南朝的陈国,王家书艺传承三百年左右,代有大家出现.
王 ,三国魏国,琅琊临沂人.书坛之上,多有父子书家等家族为单元的书法家.若以家族论,王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巍巍群山之中的珠穆朗玛.从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看,在当时也非常显赫.
当长安陷落后,晋愍帝自杀.司马睿在建业称帝,东晋建立.晋室南来,北南双方的矛盾很大,司马睿倚重丞相王导,使东晋的政治势力得到南北方的认可.据说司马睿登基的第一天,竟让王导同坐.当时有"王与马(司马),共天下"的说法,而在东晋的"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王居于首位,可见王氏之盛.
在精神上,王导也是士大夫的领袖人物,在成语"新亭对泣"中可见一般.
在文化方面,天下大乱,王室南渡.如此生命攸关的时刻,王导还把钟繇的《宣示贴》藏在衣带中南渡过江,成为佳话.也由此可知其对书法的重视与热爱.而他也身体力行,在从政之暇,又治笔翰,垂范家人;以丞相身份又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好书学书的风尚.出现了谢安,谢尚,郗鉴,郗愔,庾亮,庾怿,庾冰,庾翼等等,除了王家以外的一批书坛翘楚,在东晋时代呈现出千岩竞秀,百舸争流,群星争辉的气象.
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生活优裕,倦于战乱,也不可能挥军北上,收复故土.崇尚老庄哲学,流行清谈,时时闪烁士大夫精英思想的智慧火花.而王氏家族,本来就有书法的传统,自然专注于书学,醉心于书法,日日苦练,池水尽墨也不成问题.书法的经验与技巧自然汇聚此地,再加上社会的大环境,出现了这一大家族,出现书圣王羲之,也是时代所归,个人努力的结果.至于传说中的白云先生授献之笔法,会稽山异人披云而下授羲之笔法,实是后人附会,属妄人说梦,无稽之谈,殊不可信
围字书法
书法五大字体楷,篆,行。草。隶。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篆书是最有内涵的,同样写起来也是最难的。一幅名家的篆书作品,挂在墙上是,它是在动的。它起源很早,在书写的更迭之中,逐渐被人舍弃,但它依然用哪种深邃的内涵,灵动的线条表达古典的美,内心的美。
隶书——内心的思想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隶书在篆书之后,是一种非常优美的书体。有波、磔(zhe)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 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隶书有着自己独有的思想性,用柔美的笔画,严谨的章法,严肃但不死板,方直但不生硬。有思想,有内涵。
草书——缠绵的意境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草书是中国书体简化的极端,有着极强的艺术价值。
行书——速度的轨迹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以宋代的最为著名,有米芾、苏轼、蔡襄黄庭坚等。行书行书代表作《兰亭序》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行书的出现是书写简化,以及速度加快的结果。
楷书——方正的柔美
楷书,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是我国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种书体。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著名书家有楷书四大家: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楷书一般作为入门书体,其上可追篆隶,下可及行草,有承上启下之作用。拓展资料: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风格的分类。书法字体,传统讲共有篆书字体、楷书字体、隶书字体、行书字体、草书字体五种,也就是五个大类。在每一大类中又细分若干小的门类,如篆书又分大篆、小篆,楷书又有魏碑、唐楷之分,草书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篆书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缠字书法
导语:中国古代的书法是由我们劳动人民因为实践生活的需要,通过图画象形的方法记事历经了几千年的时代变更和历史更迭演变成现在的书法文字。
书法的种类有纂体、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草书是一种遵循虚实相生、错综变化、笔画连绵、结构简省并且是通过突破隶书的方整规矩写法而形成的书写方法。演变过程中,出现过早期草书、今草、章草三个大的阶段。
在此期间,唐代的狂草怀素跟张旭一起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颠张狂素”。而他的主要代表作《自叙帖》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便跟随这《自叙帖》一起感受一下其中的文化艺术和时代风华。一、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怀素狂放奔逸的书法技艺
怀素,字藏真,在唐代因为写的一手精彩绝伦的“狂草”而闻名于世。他自幼好佛出家,在经禅礼佛的业余时间喜欢书法写作,喜欢饮酒,经常在酒酣兴发的时候,在寺庙墙壁、衣服袈裟各类器具上信手拈来,留下自己的大作,人们经常叫他“狂僧”、“醉僧”。
正因为他的身份和禅学影响,他的书法中狂草奔逸里带着清秀隽永的神采,狂放洒脱中带有淳穆的气质,怀素的书法龙飞凤舞,千变万化,痩劲飞动,暴风骤雨般气势恢宏,率意癫逸。
而他的著名代表作《自叙帖》更是通篇狂草,笔劲豪放,全卷连绵草势,圆转遒逸,极其富有动感,可以称得上是中华第一草书,实在是书法界极具艺术价值的无上神品。
《自叙帖》的书写是在怀素知天命的晚年时期,全篇分成三个部分:
怀素用短篇八十字左右自述了他的一生大概经历事迹;
又从颜真卿的《怀素上人草书歌序》抄录了一部分,是通过颜真卿的口中,展示怀素的英气不凡,纵横不群,草圣大家的形象,大概有二百五十字左右的篇幅;
把钱起、李舟、虞象、许瑝等人的赠诗,取其精华通过内容的不同,分成“叙机格”、“目愚劣”、“述形似”、“语疾迅”四部分,把各位大家的评价称赞一一列举。
而帖中所写的“叙机格”是指写作的方法,大概用了一百字左右,主要的大意是他的写作可以超迈张旭,前无古人的高赞评价,比如“以狂继颠”、“吴群张颠曾不面”这些都是对怀素的书法赞誉;
帖中的“愚劣”是自谦,以谦仰扬的词语,例如诗句中显示怀素用张狂来轻看世界,酒醉之下得出真实的意义,这些诗词中的“狂”和“醉”等的形容词来自谦怀素的“愚劣”,但是“狂”、“醉”二字对于怀素而言,又怎么会是“愚劣”。
在全篇的结尾,怀素还担心后看著作的人说他通过重大家的赞誉评价来揄扬自己的高超,还特意加了一句,“固非虚薄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二、《自叙帖》的书法艺术:将狂草之精髓演绎的淋漓尽致
怀素的《自叙帖》通篇神采动荡、舒缓飘逸,笔笔中锋,笔画圆转顺畅,收笔出锋,完美的诠释了“铁画银钩”,整幅作品草书连绵,起伏跌宕,左右变幻,上下翻转,疾中有速,轻重交互,笔断意连,生生不息,节奏分明十分有动感,字里行间都在相互呼应。
通篇下来,规矩法度中,神采动荡,奇踪变幻,确实是把草书的书写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整篇的笔势恢弘,狂态展露,疾风骤雨一般的飞动走势,千钧一发般的力度,没有一丁点的滞涩,线条也是非常的精准凝练,不是一般人寻常书法技术水平可以驾驭企及的。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简单地方面赏析一下这篇字帖的妙处:(1)规则有序的韵律变化
怀素的《自叙帖》词句中的韵律变化规则有序,怀素对于文章写作的安排非常用心,对于自成一体的词组都是相继连笔,按词组为连笔词组,甚至连贯的语句作为连笔,一笔连绵到底,都是十分明显的表现了语法中的短句结构,词句中,还使用了大小错综和借笔牵丝的书写方法连绵映带。
比如:“电流”和“尤极”几个字,“电流”二字中“电”字的最后一笔向上挑的钩,笔势不方便向下借笔势牵丝拉向“流”字的最左边的第一笔一点,索性就把笔锋左转跟“流”字的第一笔相接;
而“尤极”就是简单地借笔势牵丝“尤”字的点和后边一个“极”字的第一笔左边一横的起势,虽然两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仍然是拉出了长长的一条斜线,借笔势牵丝;这些连笔都跟文章的语法结构遥相呼应。(2)独特的笔法线条结构
怀素的《自叙帖》通篇的笔法线条结构不同于寻常草书,整篇作品线条结构和速度前所未有,结构变化不可端倪,结合篆书的笔法,打破了常规准则,使用动荡而又疾速的线条独树一帜,开创了崭新的草书创作局面。
怀素通篇偶有简化的绞转,大多是采用一种中锋不提按的笔笔中锋的简单笔法,牺牲了草书运笔丰富多样的形式,而是采用异于常人的笔速和不可端倪的线条结构变化。
书者毫不介意简化写法读者可能无法辨识,运用动荡疾速自由的线条,摆脱习惯上的束缚,利用自己的书写展现作品意境,《自叙帖》中速度变化层次较少,线条结构变化十分的引人注目,提升了通篇的相对章法地位。
(3)圆转流畅的结体变化
怀素的《自叙帖》结体变化圆转流畅,打破前人的结体方式,不拘成法,笔走龙蛇,激电奔雷,以险取胜。他的书法字帖以狂草而著称,不但使用圆线圆笔,还写圆形字。历史上,汉字都是方块字,篆书大都是长方形的,隶书是宽矮方形,楷书大多写正方形,行书草书则是长长的扁方形。
怀素的浪漫主义夸张书写结合着后来时期运笔速度的逐渐加快,笔画的越来越节省,打破了惯有的方块字的外表,更接近圆形,以圆破方,引领时代,给人们耳目一新、特立独行的感觉。
在怀素的《自叙帖》中没有外框的字体都被塑造成圆形的字体,这是在当时怀素的新创作前所未有的,不论是合体字还是个体独立的字,不管点画的参差、疏密、长短怎么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方中有圆,圆中带方,相互包容转换,相互依存。
怀素因为字体多圆形走势,特别擅长用曲线走势缠绕的转笔方法,变化多方,纵横捭阖,字里行间松紧适宜,回笔旋转矫健轻盈,开创了草书的书写笔法新气象。
就像文章中的“激切”和“固非虚”圆笔走势旋转直挺屈折就像钢线盘曲,虽然形瘦但是却实际上很充裕,其用笔的跳转翻动,真真是随势参差,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狂草境界,也不辱世人对他的尊称。(4)打破常规的字体布局
怀素的字体布局,字字行行之间,上下左右,参差错落,大小错综,把当时的王献之打破自己父亲王羲之的旧的布白和平整方正的章草写法的束缚而创作的破体书写法中的布白和平整方正重新打破,采用解体书的书写方法。
也就是说,怀素打破前规,不再采用前人的结体方式和成法,把草书、行书、楷书、隶书、篆书融合为一体,创作出自己独树一帜的新的草书结体,也就是后来的狂草。
(5)险中求胜的书写布局
怀素的书写布局更是险中取胜,采用各种丰富的艺术手法,大胆的逾越书写规矩,却又出规入矩,大破大立。
正如孙过庭先生的《书谱》中所说:大破大立,破平正后立新,险中取胜,展现无限风光。布局大疏大密,怀素有着非常仔细的考量,比如:“醉来信手”这四个字,“来”的竖立一笔拉的极长,是为大疏,其他三个字却是跟他占用了一样的空间,是为大密。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6)变化统一的通篇布局
整篇的布局变化又统一,字里行间意贯“行气”。既能承上启下,又可以连属飞动,也就是说,行与行之间有自己的活气贯穿每一行中都有自己的画龙点睛之字。
怀素的圆形字体夸张变形,极尽变化,万态争呈,大小错综,相差非常之大,这其间的种种变化,就像“醉来信手”中的“来”字之大非常大,“醉”和“信手”几个字之小非常小,又带着自成一体的和谐和统一,形成了一种调和统一而又变化多端的视觉感。
结合怀素的《自叙帖》中布局和字体的结构变化,使用了前所未有的斜正参差、大小疏密相间呼应,每每字里行间都有文字以中轴为中心倾斜跌出,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奇险走势,打破前人惯有的结体字形,硬瘦的字体形象深入人心。
自创一套清奇的字体,婀娜清丽,塑造一种充满新意的草书写法,线条粗细均匀,柔刚并济,利用线和点之间的各种变化,字与字之间的借笔势牵丝走势,与文章的语法结构遥相呼应,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给读者一种共鸣,更是彰显怀素的用心良苦。
正是古典浪漫主义的狂草艺术,令人陶醉。怀素的通篇一气呵成,精彩绝伦,率意颠逸,被流传千百年间的人们所拜服。
感谢阅读
参考文献:《唐怀素自叙帖》、《怀素禅师--狂僧狂草》、《草书大师僧怀素》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梆这个字怎么组词
梆子
梆硬
梆鼓
梆锣
三梆
传梆
硬梆
木梆
丧梆
击梆
硬梆梆
老梆子
梆子腔
梆子戏
梆子头
梆梆硬
梆梆枪
南梆子
山西梆子
潦倒梆子
破梆破群
中路梆子
河南梆子
河北梆子
山东梆子
今天的关于梆字书法,梆这个字怎么组词的知识介绍就讲到这里,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