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分享书法家贾岛,贾岛简介及代表作品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书法家贾岛,贾岛简介及代表作品
贾岛(约公元777年-约公元846年),字梦得,号梦得道人,唐代文人书法家。贾岛出生于陕西长安,少年时期即展现出对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和天赋。他不满于庙堂之上的生活,常常远离尘嚣,隐居山水之间,与自然为伍,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贾岛深受道家思想的熏陶,他认为人只有在追求自然之道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平静与境界的升华。
贾岛的书法作品独具一格,给人以别样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他的作品遵循着古代文人书法的传统,写意潇洒,充满着自然的韵味。贾岛善于利用墨色的淡重与浓淡变化,给作品赋予奇妙的神秘感和凝聚力。他的字体刚劲有力,线条流畅自然,仿佛能够跳动起来。贾岛的作品中还常常融入了山水、花鸟等元素,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贾岛的代表作品有《行书六义篇卷》、《行书至道篇》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字体工整,气势磅礴,给人以力量与豪迈的感觉。他的书法作品一直被后人所推崇,并且对后代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贾岛的书法作品常常被用作题跋,成为文人雅士互相传颂的对象。
贾岛的一生注定是一个传奇,他的作品能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他通过书法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性的感悟,同时也启发了后人对艺术和生活的思考。他的作品虽然传世不多,但却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是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贾岛的书法作品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仿佛能够把人带入另一个世界。贾岛的书法精神仍然影响着我们,他的作品教会了我们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要用心灵去感受自然的美好,要用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贾岛的一生充满了诗意和哲学的意味,他将这种诗意和哲学通过书法的艺术形式传递给了后人,让我们受益匪浅。
书法家贾岛,贾岛简介及代表作品
李贺(诗鬼)、王维(诗佛)、王勃(无别称)、白居易(诗王)、孟郊(诗囚)、刘禹锡(诗豪)、贾岛(诗奴)、贺知章(贺秘监)、苏轼(苏东坡)、陈子昂(诗骨)。
1、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2、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3、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4、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5、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6、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7、贾岛
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遂州长江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有诗文集《长江集》。8、贺知章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9、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10、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子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贺知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禹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居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贺
贾岛全部的诗
一年级贾岛的古诗有:
1、《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4、《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唐代诗人贾岛
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贾岛30岁前累举不中第,后为生计所迫出家为僧。
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遂州长江县(今遂宁市大英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他著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多首。其以五言律诗见长,诗精于雕琢,曾因诗句“僧敲(推)月下门”中推敲二字受教于韩愈。因僧侣经历,造成他喜写荒凉、枯寂之境的特点,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卒于普州。享年64岁。
寻隐者不遇繁体字书法
【寻隐者不遇】作者:贾岛
内容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出处】:唐五代-贾岛
注释:
[1]寻隐者:寻访隐居在山路山中的人。本诗一作孙革诗,题为《访羊尊师》,无根据。
[2]松下:指隐者居住的地方。童子:男孩,隐者的徒弟。
[3]言:说。
[4]处:去处。
解译;
那一年,诗人上山访师,不遇师而遇一童子,说师傅采药去,只在此山中。诗人顺着童子手指的方向看,只见云里雾里,他要访的人杳无其踪。为此不遇,诗人改变了人生的方向,一个要隐逸世间的人难相遇,因为他们“虽有柴门常不关,片云孤木伴身闲。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拟移家更上山。”让你去遇而不遇的才是真正的隐者,他们不会如王维“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不会如杜甫“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诗人一去,怀着一点尘心,往往都会遭遇不遇,所以诗人不遇的诗很多,此种不遇反而让他们更见诗境,似乎隐者先知,以一不遇让诗人达到此行的目的。诗人本也是个功名利禄客,来此山中不为烟霞客,只为赏烟霞,就像白居易说的《晚出寻人不遇》:“篮舆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所以隐者遇之还不如不遇,此一不遇,人间还可以遇一首好诗,这才是一个诗人访隐者的价值。
我们有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有了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有了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有了李商隐的《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诗人们最恨的不遇,不是不遇隐者,而是不遇他们的周文王,让廉颇老矣,让诸葛真成隐者,让贾生被汉武帝“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让千古月空明,不遇它的李白,不遇它的苏东坡。
所以此般的不遇看看烟霞也好,看看“棋于松底留残局,鹤向潭边退数翎”,看看“数株溪柳色依依,深巷斜阳暮鸟飞。门前雪满无人迹,应是先生出未归。”
所以不遇隐者的诗人无怨,不像不遇明主的诗人往往怨成闺怨,空心想此缘成梦,拔剑灯前一夜行。
无怨的诗人写成的不遇诗都清高如“人家在仙掌,云气欲生衣”,都清淡如“所居人不见,枕席生云烟。”
偶尔遇到一两个诗人不甘,想提笔写到此一游,却又如窦巩一样在“篱外涓涓涧水流,槿花半点夕阳收”的不遇之景中“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如戴叔伦一般在“青林依古塔,虚馆静柴扉”中想要题字,却无处下笔!——“坐久思题字,翻怜柿叶稀。”山上的隐者难遇,诗人却需要松下的童子指点。顺着童子手指的方向,看到青山高处上不易,白云深处行亦难。诗人便下了山,而那些在山下红尘世俗里追逐功名的人却摩肩擦踵,熙熙攘攘,一个埋头想诗的诗人骑驴一走,都能撞出个韩愈、刘栖楚来。世间火宅,终焚却了诗人坐禅之身……
人们在寻人不遇的时候总会寻得一松下的童子回答:“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迷路的时候也能寻得一童子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自己为心所惑时,总有一童子稚声稚气指点你的迷途。欧阳修夜里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悚然而听之,说:“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于是就让童子出门看,童子回答说:“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童子的回答很美,诗人迷了路,唯见烟山万万层,而童子抬眼指归处,月挂一轮灯。童子的回答很美,诗人迷了路,唯见烟山万万层,而童子抬眼指归处,月挂一轮灯,照见你的路途。世间好声,皆是你梦,世间悲音,皆是你心。世间好色,皆是你幻,世间苦色,皆是你身。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呵。……(后文略)
贾岛简介及代表作品
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长安,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在普州去世。
主要作品:代表作品:《长江集》,另有小集3卷、《诗格》,《病蝉》,《唐诗纪事》。
贾岛早年家境贫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
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
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他的诗喜欢描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言律诗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于他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的。著有《长江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岛
END,关于“书法家贾岛,贾岛简介及代表作品”的具体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